APP下载

武术段位制指导思想的分析与反思

2019-09-10王翰林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推广武术

摘 要:武术段位制的提出和实施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针对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存在主体对象错位、缺乏保护武术多样性和社会应用观念的问题,并对此作出了相应的反思,期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武术段位制的推广,使武术段位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武术;段位制;指导思想;推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136-01

自从武术段位制实施以来,武术界纷纷响应号召,尽可能地为推动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也由于武术段位制提出相对较晚,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发展尚未完善的原因,以及面临外来同类项目的抢滩和国内运动等级制度的竞争,使得武术段位制的推广一直不尽人意,虽然多年以来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效,但总体上讲,武术段位制要想发挥出预想中的作用和效果还存在一定难度。本研究旨在通过完善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来促进武术段位制的实施和推广,因此,主要对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研究,期望为武术段位制的完善提供一些思绪。

1武术段位制发展的现状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各地的武术段位制推行进度不一,出现参次不齐的状况,虽然经过段位制标准化改革以及段位制进校园等相关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但目前看来,武术段位制在传统武术习练者人群中缺乏权威性、在竞技武术习练人群中缺乏认同感、在全体社会成员中认知程度不足的状况依旧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状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还不够完善、不够全面,不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2指导思想存在问题

2.1主体对象的错位

武术段位制未清晰所要面向的主体人群是谁,分不清是只单纯地适用于规范现有武术人群还是为了扩大武术习练人口而侧重于未接触过武术的人群。就武术段位制的目的而言,推广武术段位制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武术文化,以及以科学、系统的方式引导人们习武健身。如此看来,仅仅是单纯的规范现有武术人群显然并不能涵盖这一目标,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将工作重心放到那些对武术感兴趣但还未曾习练过武术的人群上,从而起到扩大武术群体,传承传播武术文化的效果。所以说,规范现有武术人群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精力放到怎样扩大武术人群上,但目前武术段位制更多的还是将工作重心放在对已有武术習练者的考段上,并未充分承担起扩大武术人群的职责。

2.2社会应用意识的匮乏

从竞技武术习练者对武术段位制归属和认同感不高来讲,一方面是相对于武术段位制,运动员等级制度提出时间更早,发展时间更长,制度相对更为完善,人们也对此更为了解熟悉,所以,人们更倾向于运动员等级制度。但更主要的一方面是,竞技武术运动员大多正在或有意从事武术相关职业,而运动员等级制度的评价结果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个人武术事业的发展。反观武术段位制在这方面就略显不足,缺乏相应的社会应用意识,对评价结果的应用仅仅是止步于个人是否能成功晋升段位,体现不出作为一项评价体系应有的社会价值。显然,在这种情形下,只能是单纯地依靠人们对武术的热爱和对武术段位制的热情进行推广,而只有人们付出却缺少回报的推广只能是一时的,只有强化武术段位制对社会应用的意识,使评价结果与个人的需求和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进一步激发人们对武术段位制的热情,使人们自发拥护和传播武术段位制,为武术段位制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2.3武术多样性观念的缺失

武术段位制缺乏保护武术多样性的观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武术段位制涵盖的武术拳种不够全面,割裂了武术的完整性。虽说武术体系庞大,内容繁多,不易整理,但武术段位制实施已有20多年,到如今段位制所包含武术拳种流派也仅是习练人数较多的17种,相比武术129种拳种流派可谓屈指可数,还有大量内容有待整理到段位制的考核体系中。二是现阶段武术段位制的等级评价未细化到具体的拳种,仅仅是用武术进行统称,对等级的定义体现不出武术拳种的多样性。比如说,不管是长拳或是太极拳晋升了武术段位制五段,都称为武术五段,而非长拳五段或太极拳五段。总体说来,现阶段武术段位制缺乏对武术多样性的关注,这将不利于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也不利于武术段位制自身的全面性建设。

3反思和建议

3.1部门层面

一方面要摒弃“差不多”观念,确保武术段位制的细致化程度,明确武术段位制的主体对象、细化段位制等级所对应的拳种类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武术拳种流派的整理,在武术段位制中融入更多的内容,保护多样性的武术文化。

3.2社会层面

武术段位制的建设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不同阶层甚至不同领域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武术庞大的体系决定了只单纯地依靠个别相关部门的努力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民间团体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并且,想要促进段位制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就要加强与社会各领域的联系,使段位制与企业、高校、组织甚至活动之间相互联动,这也需要社会各领域的支持与帮助。

4结语

武术段位制是促进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从1998年提出并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预期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改善。相信段位制在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会以全新的面貌显示在人们面前,充分发挥推广武术文化的作用,使国人继承发展自身的武术文化,使世界各民族学习共享中华的武术文化,为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增订本)[M].北京:武术研究院.2013.

[2]张长思,钟秉枢.机遇与挑战: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03):560-533.

[3]何乃朋.吉林省武术段位制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8.

作者简介:

王翰林(1995—),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研究方向: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推广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