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拱墅,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2019-09-10黄建正

杭州 2019年1期
关键词:围墙大运河运河

黄建正

杭州拱墅区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12公里运河穿境而过。千百年来,大运河滋润万物、连通八方、情怀博大,孕育了拱墅发达的农耕文明、商贸文明和工业文明,也铸就了拱墅文化灵魂。

近年来,拱墅根据全省文化浙江、全市文化兴盛行动的部署,确定“文化引领”战略,编制文化发展规划,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行动,推进“一址两街两园三馆两中心”十大文化项目建设,举办市民群众喜闻乐见、引人入胜的大运河文化节,走出了融合文化遗产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优化、生活品质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把拱墅全域打造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保起来”,应保尽保,

成就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最系统全面的城区

把世界遗产点作为最重要的“博物馆”精心保护。拱墅区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杭州市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条例》,突出“原真性、完整性、系统性”原则,对拱宸桥、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三处世界遗产点、两处还在通航的世界遗产河段精心保护,使拱墅成为大运河古迹保存最完整、风貌最典型、景观最优美的区域,多次获得世遗专家和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

把文保单位、历史文化遗存等作为“博物馆”精心保护。2014年以来,拱墅区开展了两批次共23处历史文化遗存的挖掘保护、树碑立传;对香积寺塔、高家花园等23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精心保护。2016年11月,“半山立夏习俗”成功列入人类非遗 “二十四节气”代表作名录,发起设立全国“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目前,全区拥有非遗保护项目59项,其中联合国1项、国家级2项、省级6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个,其中百年古街10个。

把承载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街区作为“博物馆”精心保护、持续提升。近年来,拱墅对桥西、小河直街、大兜路历史街区进行提升,培育引进文化业态40余处。2017年12月,桥西历史街区摘得中国年度大运河文化带特色项目奖。2018年启动祥符桥、运河湾两大历史街区风貌保护。

把工业遗存作为“博物馆”精心保护、合理利用。拱墅共有17处工业遗存,是大运河沿线区县(市)中最完整系统、最具典型意义的。2015年以来,利用原厂丝仓库而建的丝绸主题酒店等相继启用,由老旧厂房打造的运河天地文创园成为了省级示范园区。2018年1月,华丰造纸厂、杭丝联老厂房入选全国首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全省共三处)。

把江南水乡的运河人家作为“博物馆”精心保护。在拱墅区城中村征迁工作中,对吴家墩村、拱宸村、瓜山村等三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农居点进行风貌保护;开展城中村文物、民俗保护,征集老物件935件,启动建设民俗博物馆。

“联起来”,串珠成链,

成就大运河沿线最具特色的系列化“博物馆”群落

打造大运河沿线国家级博物馆最集中的区域。持续提升国字号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扇博物馆、伞博物馆、工艺美术博物馆、手工艺活态馆的征集、典藏、陈列、研究功能,吸引一大批特色博物馆集聚:全国首家非遗主题文献馆、省档案馆新馆2017年6月启用;拱墅区美德档案馆2017年12月开馆;运河金石博物馆2018年6月落户拱宸桥畔;高继生创办的全国首家照相机博物馆于2018年9月被纳入中国博物馆协会。

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地域影响的“泛博物馆”。郎朗、黄亚洲、孟京辉、天蚕土豆等文化名人相继在拱墅设立工作室(从2014年25处增加到目前45处),省作协设立大运河网络文学创作基地。

打造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微型博物馆”。2014年以来,拱墅新增67家位于社区、学校的“微型博物馆”(共134家),如2018年9月,荣华戏院成为戏曲展陈馆,每周举办两场公益戏曲演出。2018年10月,大塘巷社区的剪纸非遗工作室走进网络直播平台。新建成8家运河书房和16家社区文化家园,通过阅读节等活动,让文化融入家园,让居民就近浸润。

使大运河61条支流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有机组成部分。2017年以来,拱墅按照“一河一忆”部署,依托桥、码头、游步道等,在大运河61条支流打造“博物小品”,如古新河的运河西湖双世遗文化、胜利河的象戏文化等,各具风采、广受好评。

“活起来”,包容开放,

成就大运河沿线提升文化自信最为生动实践的城区

依托“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开展贴近生活的保护传承。拱墅每年接待游客约1100万人次,仅博物馆群就有约320万人次。

依托“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持续举办春走大运(沿大运河新年走运祈福)、夏品民俗(半山立夏節)、秋逛庙会(大运河庙会)、冬赏花灯(元宵灯会)以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大运河湖墅婚典、皋亭修禊等文化活动,成为市民热情参与的文化新民俗。

依托“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开展互鉴共进的文化交流。拱墅已成为各种官方主办或民间自发文化交流的热门基地,每年约有200余场活动开展。如第二届“中国——中东欧非遗保护专家级论坛”于2018年9月在拱墅举办;2018年7月、9月,文化部、中国社科院组织全球重要影响力汉学家、青年汉学家先后参访拱墅;2018年5月,牵头举办首届中国大运河沿岸区县合作论坛,发布《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区县合作杭州共识》等。

“带起来”,互融共生,

成就大运河沿线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典范城区

把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创新创业活力。拱墅注重用好“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的高附加值,推动“文化+”科技、旅游、金融、互联网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十大产业平台、“6+2”主导产业,智慧网谷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集聚了新浪、360、华为、联想、顺丰等一大批数字经济知名企业。

把博物馆的文化元素融合于城市功能提升之中。在分区规划、控规中对文化遗存保护、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元素提炼作了规定,无论是望宸阁、区图书馆等新文化设施,还是位于原热电厂旧址的杭州大悦城等商业综合体,都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2018年启动建设十大文化项目——半山历史文化遗址、祥符桥历史文化街区、运河湾历史文化街区、运河亚运公园、运河中央公园、民俗博物馆、文化规划馆、匠人馆、运河时尚发布中心、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在规划设计时就融入“博物馆”理念,彰显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贡献力量。

把博物馆的精神延续内化于人的文明素养之中。让博物馆不再晦涩无趣、高不可攀,而是可亲可学可体验,依托第二课堂、亲子体验和文化交流等,开展有观点、有情感、有互动的文化传播,使其释放出全新的生命力,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已成为拱墅的核心品牌,既存在于运河两岸和星罗棋布的具体场所中,又体现于市民的口碑、游客的点赞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科学发展之路,重塑了城市气质、提升了发展质量、增强了竞争软实力。开展保护传承的目的不止于尊重历史、留住传统,更在于古为今用、守正创新,丰富当代拱墅人的文化生活,在传承发展中不断续写新的精彩篇章。

猜你喜欢

围墙大运河运河
超越围墙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运河非遗正青春——2021“同乐江苏”大运河非遗分享荟在宁举办
突然之间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大运河
围墙的信念
我为大运河拍照
大运河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