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最好的态度是向死而生

2019-09-10丁壵元

大学·课外阅读 2019年1期
关键词:澡堂大提琴社长

丁壵元

《入殓师》曾获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大奖,它探讨的是关于爱与死亡的故事。

小林大悟是一名大提琴手,因为乐队解散失业了,又背负着高额的债务,他不得不与妻子搬回乡下。即便如此,没有其他工作经验的小林在找工作时依旧四处碰壁。最终,小林不得不瞒着妻子接受了一份高薪、短工时的工作一当一名入殓师,负责将遗体放入棺木并为之化妆。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亲、带着无数吻痕寿终正寝的老爷爷,在各式各样的死别中,小林逐渐认识到入殓师工作的意义和美好,就在他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这份不为世人所接受的工作时,妻子发现了他的秘密……

镜头

在第一次的殡仪工作中,小林接触了高度腐烂的尸体,尽管已经到澡堂洗过澡,但回到家后他还是难以遏止地感到恶心,因此他疯狂亲吻、拥抱妻子,借此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阴影。

人人都害怕死亡

虽然这部电影与死亡有关,但电影的整体节奏却十分轻缓、温柔,时而还有些小小的诙谐,如同大提琴奏出的深沉而动人的低吟。在这种轻柔的氛围中,小林近似疯狂的画面无疑极具戏剧张力。人人都害怕死亡,对于隐喻危险和死亡的事物,我们已经进化出本能的逃避反应。因此当小林想到死亡和尸体时,他本能地逃向妻子温暖的怀抱,用力地拥抱妻子的身体,是在不断地确认生命的温度和美好。

人人都害怕死亡,因为死亡意味着终结,它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垂在每个人的头顶,以消亡的本质带给我们唯一、真正的平等——有限的生命以及无法掌控的命运。直面并接受死亡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只是我们总是匆忙地活着,为了迎合他人的评价兢兢业业地活着,因而常常忘记抬头看看这柄死亡之剑。意外随时会发生,当下的每分每秒,人都应该勇敢追寻内心真正的渴望。只有从心里接受消亡和命运的无常,才能有真正的勇气去追寻生的意义。正是这份对死亡的恐惧,驱使着我们去拥抱、热爱美好的事物。

镜头

工作第一天的夜晚,妻子早已熟睡,但小林却迟迟无法入眠,白天目睹的尸体仍使他感到心悸,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接近死亡。恐惧驱使小林迫切地想听听大提琴的声音,他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拿出破旧的大提琴,却在琴箱里意外发现一块用琴谱包裹着的石头。伴随着舒缓而忧伤的琴声,小林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童年:儿时在河边玩耍,他和父亲分别捡了一块代表自己内心的石头交给对方,他给父亲的石头小小的,圆润而光滑,像一颗易碎的鸡蛋。而父亲给他的石头却黝黑又粗糙,沉甸甸的。小林继续追忆,却发现父亲的面容早已模糊……

向阳生长是人的本能

童年,是生命的起点。父母的爱,是生命最初的养料。但小林的父亲因为出轨与母亲离婚,后来又抛弃小林,给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理智的时候,小林不会想起父亲,而此刻他十分脆弱,不由自主地渴望来自父亲的温暖,但因为心里仍然存在恨意,所以无法记起父亲的面容。这种反应是人的向阳生长的本能,无论过去受到怎样的伤害,都无法阻止我们,在脆弱的时候,渴望靠近温暖和幸福。

镜头

又是新的一天。冬日的清晨,小林在桥上伫立良久,他看着桥下拼命往上游的鲑鱼,它们奋不顾身地要回到出生的地方产卵,但之后等待它们的却只有死亡。小林看着从上游漂下来的鲑鱼尸体,又看着那些不为同伴的死亡而退缩,仍然前赴后继往上游的执着鱼儿,他开始对生命的存在感到困惑。小林对身旁的路人说道:“真可悲啊,拼命游上来就是为了去死,反正是死还这么辛苦。”路人的回答言简意赅:“它们是想回家。”这时,社长找到小林,准备带他去进行入殓仪式,并对他说:“你生来就是做这份工作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被美好和爱浸润的过程

这是影片中小林第一次思考死亡和生命,既然生命的终点只有死亡,为何还要前赴后继地接近终点?答案不言而喻,却鲜少有人能真正体悟。王小波说:“生命中那些有趣和美好的事物,值得去关注,错过的话会很可惜。”生命的意义往往不在结果,而在被美好和爱浸润的生命的过程。社长对小林说他天生就适合这份工作,虽然这是出于社长看人的直觉,但作为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也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其背后的意义与其说是一种判断,不如说是提醒和祝福。我们热爱并期盼着生命,也眷念生命中的美好和爱,但死亡始终无法逃避,每个人都无法决定死亡的时间。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敬畏死亡,好好活着,珍l昔在世的每一寸光阴。

镜头

这是小林第一次经历入殓仪式,他看着社长郑重地为往生者擦身、换衣、化妆,被这肃穆的仪式震撼了。那一刻,一切的声音都在刹那间消失,电影里响起了小林的内心独白,伴着大提琴低沉而优美的曲调,他说:把失去的人重新唤回,赋予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而温柔,更重要的是充满了爱,目睹了每一次的生死离别,这份舒缓、完美,深深地打动着我。仪式完毕后,死者的丈夫对小林和社长表达谢意,说这是他妻子最美丽的一天。此刻的小林深切地体会到入殓师工作的意义,并开始真正爱上了这份职业。

入殓是帮助他人踏上安稳旅程

在大多数人眼里,入殓师的工作意味着不祥,会让人产生一些黑暗、抑郁、危险又恶心的联想,那入殓师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用影片中入殓社社长的话说,入殓师就是“帮助他人踏上安稳旅程”,他们的职责是成为生者与死者最后的纽带,通过郑重的仪式一步步消解生者在面对亲人亡故时的逃避与恐惧心理,帮助他们释放出内心的悲痛。当生者心中消退了对死亡的恐惧,就会表达出对亡者的爱意和思念,这样亡者的灵魂就可以安稳踏上旅程了。

镜头

小林和妻子经常光顾的澡堂的老板突然去世了,她是一位善良的婆婆,为了周围邻居的方便,即使身体日渐不支仍然坚持开着澡堂。得知这个消息时,妻子刚刚告知小林自己怀孕了,她希望小林可以為了孩子着想,辞掉入殓师这份“不光彩”的工作。两人的谈话被老婆婆的死讯突如其来地打断,他们一同匆匆赶到了澡堂。在安静又悲伤的氛围下,小林为澡堂老板进行了入殓仪式,他认真且仔细地为亡者擦身、换衣、化妆,为她戴上生前最喜欢的黄色丝巾。妻子看着此时的丈夫,渐渐模糊了双眼,不知何时,她的嘴角挂上了一丝感动的微笑。

死亡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这是妻子第一次看见小林为他人人殓,她看着小林那温柔、细致的动作,心中某个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她觉得自己的丈夫是一个充满爱的人,她由衷地为丈夫感到自豪。这一刻,妻子对入殓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理解,导演也借着妻子与小林对视的镜头将入殓师这一职业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升华。

村上春树说:“死亡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亡并不可怕,也不丑陋,它也属于生命的一部分。正如在火化澡堂老板的遗体时,那位负责焚烧棺木的守门人所说:“死亡,就是一扇门啊,它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我作为守门人,送了很多人穿过那扇门,最后总会对他们说声:路上小心,我们后会有期。”是啊,后会有期。不会永垂不朽的我们终将奔往那个地方,那一直以来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入殓师》一再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念:生死有序,万物有情,死亡,就是一扇门,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

镜头

小林得知父亲在渔村去世,百般纠结后,最终还是带着妻子一起前往渔村。当小林看见父亲那张遍布沧桑与皱纹的脸时,他依然觉得陌生。小林为父亲进行入殓仪式.他发现父亲的手中竞然紧紧握着儿时自己送给他的那块白色石头,这时他突然记起了父亲的脸,记忆中的父亲正用那慈祥、温柔又充满爱意的眼神注视着他。小林的眼眶顿时湿润了。

死亡面前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小林因为童年父母离异深受伤害,也因父亲的离去缺失了应有的父爱,但长大后的小林经过重重磨难依然找到了热爱的工作,邂逅了相爱的伴侣。每个人的人生都不那么完美,也许被爱的人抛弃过、伤害过、忽视过……这些不可控且不公平的人生际遇,总是让我们伤痕累累,可无论生前的障碍有多么不可逾越,隔着生与死的距离却能被化解。当小林发现父亲手里紧攥着当年的“承诺”时,他心里最后一道心锁被打开了,他原谅了父亲生前对自己的伤害。

影片的结尾耐人寻味。小林把父亲的手轻轻掰开,把小石子放入已经身怀六甲的妻子的手中,妻子面带微笑,把小石子紧贴在微凸的腹部上,此时此刻,伴随着久石让所谱的舒缓的大提琴曲,小石子无疑具有了一种象征的意味:人间的爱从未消逝,反倒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澡堂大提琴社长
大提琴之味
我的第一次采访
爆炒学院
怀抱大提琴的男人
电信局长进澡堂
皂滑弄人
社长大人和他的FANS
社长/总编荐书录
社长/总编荐书录
杜普蕾和大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