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

2019-09-10志伟

新晨 2019年1期
关键词:管理法浪费时间菲利普

志伟

《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的作者法国人让-菲利普·拉夏,是一位研究神经认知的科学家。菲利普在书里提到了三个提升注意力的实用方法,分别是时间管理法、感官配合法和事物突破法。这里我们就来看看时间管理法。

柳比歇夫是前苏联的一位昆虫学家,26岁那年,他养成了一项奇特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时间都是怎么花掉的。每天记录与核算时间使用情况,一天一小结,一月一大结,一年一总结。柳比歇夫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发表了70部学术著作,相当高产,个人生活也相当丰富,他乐于交朋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喜欢到处观看演出。而且他从不开夜车,每天睡足10个小时。他怎么有时间做这么事情,难道时间真的越算越多!

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分为三步:记录时间、统计时间和消除浪费时间。

在柳比歇夫的记录里,1963年,他一共工作了2006小时30分钟,这是他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年了。平均下来,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只有5小时29分钟。柳比歇夫把时间分为毛时间和纯时间。纯时间指的是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时间,毛时间呢,还要加上你进入状态的时间、开小差的时间、闲聊的时间、这中间刷微博、翻朋友圈的时间。可能你工作的毛时间挺长,但所用的纯时间却不多。而柳比歇夫记录的,就是他工作所用的纯时间。

1976年4月7日这一天,柳比歇夫工作比较忙,他给昆虫分类用了3小时15分,鉴定袋蛾用了20分钟,给朋友写信用了2小时45分,植物保护小组开会用了2小时25分,会议休息时间,给另一位朋友写信用了10分种,读报纸用了十分钟,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书用了1小时25分。所有这些加起来,用了6小时20分。事情虽然多,但柳比歇夫也不过花了6个多小时,这是纯工作时间。他用这六个多小时,做完了别人或许要两三天才能完成的事。

当然,单純记下来是不行的,不总结的话,那就是一份流水账。所以呢,我们来到了时间管理的第二步——统计时间。柳比歇夫把自己的时间大致分成四块,研究性工作、附加工作、社会工作和休息。

每天记录各个部分花费了多少时间,到了月末,再把情况进行汇总。在一份月底小结里,柳比歇夫写道:基本科研用了59小时45分,分类昆虫学用了20小时55分,附加工作用了50小时45分,社会工作用了5小时40分,合计用了136小时45分。这份月度统计看起来很简单,但数据积累得多了,好处也就来了,他可以看出,哪些工作占的时间短了,成绩却没有下降,这说明效率提升了;哪些工作所用时间长了,却没有什么进展,这就要考虑是不是要变换工作方式了。

统计时间还便于成本核算。柳比歇夫写过一篇论文,需要多少时间,究竟这篇论文值不值得去做?看了统计,柳比歇夫应该心里有数了。所以说,把时间统计起来,有助于我们做出理智的决定。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时间管理法的第三步——消除浪费时间。

哪些行为,你会界定为浪费时间呢?我们首先要清楚,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判断标准也不一样。对于一个工作狂来说,看电影、和朋友聊天或者睡个懒觉,在他的观念里属于浪费时间;而对于一个崇尚慢生活的人,这些行为可能是必不可少的。那在柳比歇夫眼中,什么事情算是浪费时间呢?做了不该做的工作;做了应该由别人做的工作;做了浪费别人时间的工作;犯了过去犯过的错误;开会和处理人事关系时间过长等等。

这些事情,在柳比歇夫那儿就是浪费时间,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在月末的统计表里,大家可以仔细研究一下,哪些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时间是可以压缩的,哪些时间是完全不必要花费的。消除掉浪费的时间,其实就是减少毛时间的过程,让纯时间的占比增加,提升你的效率。刚才我们讲了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三步,分别是记录时间、统计时间和消除浪费时间。把头开起来其实不难,重要的是长期坚持。

书名:《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

作者:[法]让-菲利普·拉夏

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仁仁阅阅读平台)填字游戏

猜你喜欢

管理法浪费时间菲利普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先来后到
自己的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活跳板
不见得
Pennises Make a Dime十分为一角
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