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2019-09-10黄少勤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语言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黄少勤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通过抓数学术语、句、篇,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着重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内部言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导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训练;语言习惯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数学语言是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前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语言区域比较窄,数学语言缺乏,他们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因此数学教学通过抓数学术语、句、篇,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着重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内部言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导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下面就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一、利用主题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它是教师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有目的创设的。在课堂教学中,它是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情感倾向和意志倾向的一种教学现象。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是通过一定的生活场景,活动场景来呈现数学学习素材,也就是将数学知识隐藏在画面之中。面对情趣盎然的主题图,学生就有了说话的冲动。在教学中老师根据教材的插图让学生准确地说出图中物体及数量,把看到的事物有顺序、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例如在教学第一册玩具(5以内数的认识),教师出示主题图,提问:“你看到笑笑和淘气有哪些玩具?小朋友你能说说吗?”学生争着回答:“我看到有皮球,我看到有布娃娃,我看到有汽车发我看到有……這是老师接着引导你能用数字来表示吗?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数学课一下子就成了看图说话课,这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能追问:“你能用数字来说说吗?”,学生回答:有3个皮球、1个布娃娃、4辆汽车、5块积木,图中还有2个小朋友。通过看图学生把说的联系到数学语言中,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表象,加深对数字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操作,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学生操作是一种手脑并用并密切沟通,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内化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老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尽量安排学具操作,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边操作边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使每一个人都要考虑怎样把操作的过程、看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交流。例如在教学一年级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时,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56+30=,老师提问:“你能用学具算出答案吗?”于是教师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学生就开始操作了,操作完了,老师提问:“想一想,谁能把你的结果告诉大家?”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生:我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就是86根。生:我是从计数器上拨珠子,56里面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上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和6个一,就是86学生借助刚才动手操作的演示,组织自己较简单的语言;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示范边操作边叙述:“。生:我用56根小棒,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学生借助刚才动手操作的演示,组织自己较简单的语言,把操作的过程有条理的叙述出来,规范了数学语言,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手到、脑到、口到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增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的最终目标。

三、小组讨论,让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了教学的亮点,小组讨论则是不可或缺的形式。在数学课堂要抓住每一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说思路、说解题过程、说操作过程、说分析过程,低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先想后说,用完整的句子来达。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有几瓶牛奶(9加几)时,当老师提出9+5你会算吗"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说:“同学们,你能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吗?”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大胆汇报自己的结果,如我是这样来算的:一个一个数到9+5=14、我是这样来算的:原来有9个再放一个就是10个,再加4个就是14个,我是把9分成4和5,先算5+5=10,,再算10+4=14。……象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认为非常必要。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是在语文教学的言语训练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表现,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表述的完整、准确,就直接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麦曦主编

猜你喜欢

语言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贴近阅读过程,建构高效课堂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低年级数学应重视语言训练
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