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公益节目制作与经营收益相结合

2019-09-10李艳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讲堂栏目科普

李艳

【内容摘要】本文以武汉教育电视台《科学讲堂》栏目为例,剖析了其制作与经营创收的相关作法,得出了关于公益节目制作与经营收益相结合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公益节目;经营收益

坚持教育性、公益性、服务性是教育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①在坚持这三个属性的同时,教育电视台怎样实现公益节目制作与经营收益相结合?武汉教育电视台《科学讲堂》栏目就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2014年以来,为突出频道的教育特色,武汉教育台对节目进行了重新整合,加大了对教育教学类节目的制作播出比重。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沟通,2016年5月,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武汉教育台签订《科学讲堂》栏目制作和播出协议,共同打造一档面向公众、具有武汉特色的公益性科普周播栏目。同年9月,该栏目正式开播。两年多时间,在已播出的100多期节目中,共有7部作品先后荣获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优秀节目奖、湖北新闻奖、湖北广播电视奖。2018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与武汉教育台签订合同,由该社免费出版《科学讲堂》栏目全部音像作品。2018年,《科学讲堂》栏目年度经营收益突破百万元。

一、优化节目内容 提升栏目品质

(一)强化受众定位 做百姓需要的科普

《科学讲堂》栏目以“阐释生活奥秘,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着力强化受众意识,贴近百姓生活。每周五晚8点20分播出,每期节目15分钟。本着效益最大化原则,栏目仅配备了2名编导(主持人、摄像均为兼职),一名编导具有十多年专题节目制作经验,主要关注与百姓生活相关的选题,另一名编导则从业不久,侧重关注与前沿科技相关的选题。通过“每周召开选题会,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每半年外出考察一次”的方式促进团队业务建设。

家庭入住新装修房屋,如何净化室内环境保障身体健康?栏目邀请林业部门高级工程师制作了《新装修的房子该养什么花草》专题,为观众传达花卉种植的小妙招;以往每逢汛期,武汉常遭遇“看海”的尴尬,栏目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制作了《海绵城市:一座会呼吸的城市》专题,既为市民科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知识,也为市政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取得市民理解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每逢冬季为心脏病高发期,栏目应需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制作了《面对心梗,该如何急救》《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新方》《揭秘人工心脏》等系列节目,教给观众常见心脏病的急救和保健知识。

(二)科学家讲科学做准确无误的科普

科学家讲科普,当属权威人士对科学的权威解读。拥有1200万人口的武汉,有高校80多所、两院院士65名、国家级科研机构近百所,是在校大学生规模较大的城市之一。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优势,为《科学讲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由武汉市科协、武汉市教育局和中科院武汉分院共同发起成立的“武汉科学家科普团”深入学校开展科普已近10年,现有科学家80多人。依托这个资源,栏目组与科学家紧密合作,精心策划、制作每期选题,为观众呈现了一道道科学大餐。

中科院测地所研究员郝晓光博士研制的“竖版世界地图”,打破了经线切割地球仪的传统思维,成为我国南北极考察的官方用图。《郝晓光和他的竖版地图》专题,为观众讲述了竖版地图创新的源头和编制经过;武汉博物馆举办建馆以来首次馆藏文物修复展,一件件跨越千年的残破文物如何修复如旧?栏目组邀请文物修复首席指导、研究馆员胡家喜制作《青铜器修复的奥秘》专题,讲述出土青铜器存在的主要病害及修复的主要方法;一台因病人体内肿瘤巨大被多家医院认定为“不可能实施的手术”,最终由武汉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成功施行,栏目组制作的《院士闯禁区,挑战不可能》专题,详细剖析了该手术面临的困难及专家团队的精湛技艺。科学家讲科普,为《科学讲堂》节目传播科学、增进知识、拓展视野、激发热情发挥了独特作用。所有这些选题,都因为有顶级专家参与,使得节目内容具备了先进的科学理念,让关注这个节目的观众大开眼界,获得了收视满足,成为了节目的忠实“粉丝”。

(三)严管制作流程 做精品科普

打造精品科普节目,是栏目的主要目标和努力方向。《科学讲堂》创办之初,栏目组就提出了“知识性、趣味性、可看性”的制作要求。很长一段时间,栏目组把“知识性”放在第一位,围绕怎么把知识点讲透、讲明白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栏目的深入发展和收视调查,栏目对不同文化水平人群的兴趣点、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有了直观感受:收看科普节目是观众自我教育的过程,如果没有兴趣看不下去,知识性再强也达不到传递知识的目的。因此,对精品科普节目的最基本要求是趣味性和可看性。

在制作流程中,栏目组首先考虑從哪里入手能引起观众的兴趣,然后逐渐展开。怎样让观众产生兴趣?怎样的深度才能适合更多的人观看?这些都是需要编导在每一期节目中摸索和策划的。科普节目不可能有电视剧或娱乐节目那样动人的情节,但科学上的新发现、科技在推动人类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优秀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这些内容如果组织得好,也是可以引人入胜的。

为了让观众对栏目保持新鲜感,《科学讲堂》虽仅创办两年,却已经从片头、片尾、片花、包装等方面进行了两次升级。对文稿风格、拍摄画面、音乐感觉的评定标准则每半年升级一次。精良制作、品质至上,使得栏目视觉呈现更加精美,传播效果更加出色。

在节目制作中,编导们不是一味做科学家的传声筒,常常通过阐述、实验和推理,通过三维动画、图表分析来帮助公众真正理解科学。

二、用好行政资源 扩大节目经营范围

(一)政府购买服务 共担科普职责

依据职责分工和工作需要,武汉市科协承担着武汉地区科学普及的重要任务,由于机关人员较少,他们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科学讲堂》栏目制作和播出委托第三方具体承办。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直属单位且有经营职能和电视资源的武汉教育电视台,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8年前,政府部门交由第三方制作节目的单项合同经费若超过20万元,要公开招标。当时,武汉教育电视台以制播分离的方式与武汉市科协开展合作,将栏目制作部分交由台全资子公司承接,将栏目播出部分归为电视台负责。

两年多来,栏目全部使用财政资金,没有遭遇任何市场风险。节目经费随着投入增多和质量提升逐年上涨。而在市场化运作中,通过用好行政资源和周到优质的服务,也使我們很好地规避了市场的竞争与风险,让栏目有了良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创新科普活动 吸引更多部门参与

武汉教育电视台尽心到位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引起了其他相关部门的关注。

2018年3月,江汉区科协与武汉教育电视台签订合作协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武汉教育电视台承接10场“科学家江汉社区行”活动。目前,已分别邀请了9位科学家走进江汉区所辖社区,为居民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该活动场场爆满,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科学家江汉社区行”活动以新颖的科普形式、良好的传播效果,为江汉社区科普工作注入了新动能,江汉区科协将该活动确定为2018年科普品牌活动,列入区科协的重点工作。而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意外发现,因人手有限,将编导作为主持人推上科普课堂后,不仅提升了编导的主持能力,编导的自信心和对科普工作的热爱也与日俱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2018年11月,江汉区科协主动提出与武汉教育电视台续签合作协议,并要求2019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经费、增加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武汉市园林部门也主动与武汉教育电视台联系,出资制作《科学讲堂》中有关园林类节目。

(三)推出公益广告 营造科普氛围

公益广告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也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形象的内在需要。《科学讲堂》栏目开播来,我们邀请在汉科学家拍摄了多系列、多主题的科普公益广告,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其中《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最大动力》《原始创新,让世界“竖”起来》等公益宣传片分别荣获了省、市公益宣传片奖,公益宣传片《走进科学人生,走向美好生活》获省公益宣传片专项资金扶持。虽然早期公益宣传片的制作费用全部由武汉教育台承担,但我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高品位高品质打造栏目,得到了社会认可。

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前夕,武汉市科协专门与武汉教育台签订合同,追加经费委托武汉教育台制作科普日宣传片,栏目编导无不为之振奋!2018年9月,由武汉教育台精心策划和制作的李德仁院士代言的宣传片《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在武汉科普日大会上推出,随后在武汉地铁电视滚动播出。

实现公益节目制作与经营收益更好结合,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电视的新课题,也是我们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注释:

①马良柱:《坚持教育性、公益性、服务性是教育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传媒研究》2018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讲堂栏目科普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红领巾,好榜样!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栏目设置一览表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DV校园 数彩讲堂
DV校园 数彩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