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分析与应用

2019-09-10尹力彭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隧道施工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各类客运货运专线,在地势复杂、高山较多的地区,开挖隧道是较常用的施工方法。采用开挖隧道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节约建设成本、缩短线路长度,而且对于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是极小。为了保证隧道施工正确贯通,一个合理的隧道施工检测信息网络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本论文基于此,主要探讨了隧道施工检测信息化技术及其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分析

现阶段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隧道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能够直接对公路建设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隧道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需要意识到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测量测技术在其中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进度,而且还能够保证隧道施工的整体质量,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隧道施工项目

在针对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时,将贵州省六盘水至盘县高速公路扎营山隧道作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扎营山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隧道线间距进口约为27m,中间段为40m,出口约为38m。左幅隧道起讫桩号为ZK68+220—ZK70+955,长2735m,最大埋深307m;右幅隧道起讫桩号为YK68+215—YK70+973,长2758m,最大埋深320m。隧道位于贵州西部盘县鸡场坪乡与滑石乡交界处,坪子村至滴水岩组之间。

二、监测技术分析与应用

关于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国家有专门的技术规范,另外,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展开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作业方法,主要是依托技术规范,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以及所处的施工地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监测方法。

(一)监测目的

在隧道工程中,开展隧道施工监测时,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测绘仪器和设施, 来对围岩与支护结构所产生的应力情况进行测量工作。

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对有关围岩和支护结构相关内容的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预见隧道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合理规避。在隧道施工中监测工作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判断围岩稳定性。隧道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体现在四个方面。全面了解与掌握围岩情况,如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受力大小等,并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建设情况与稳定性进行评估,对计算结果加以验证,确保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及时反馈监测信息,可以对隧道施工中的险情进行有效预测,施工单位并根据监测信息内容来确保隧道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测量结果,能够更好的反馈出围岩与支护等具体参数,促使施工单位更好的完善和优化现有的工程设计方案。在这之后,可将其作为的优化整个隧道工程施工流程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能够为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按照要求,对支护结构中的相关参数与工程施工技术是否合理进行深入验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测点和断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1)在测点和断面布置时应遵循其技术原则和标准,确保必测项目的测距保持在 20m~50m 左右,如浅埋段或是软弱段应保证测距在 20m 之内,符合锚喷支护规定内容。2)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测距选择这个环节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地段来对其进行测试。例如,在某区域工程中,如果该地质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要按照要求保保证其布点是处于密集状态的。对此,施工人员在布置工程周边位移测线和测点时,首先就要注重隧道所具有的形状和施工规模情况。常见的有交叉形、十字形和三角形,选测项目应对每一个断面进行多点位移计检测,确保每个断面上测点在 3~5 个点之间。在通常情况下,使锚杆轴力与喷射混凝土应力有效监测的进行,能够保证3~7个断面层上的测点。

(三)监控量测管理

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规定,极限相对位移值(U0)是指极限位移与两测点间的距离之比,具体来说就是拱顶下沉的变化值的最大值相对隧道高度的百分比、或者净空收敛的变化值的最大值相对隧道开挖宽度的百分比。一般都是U为实测位移值,U0为允许相对位移值(也叫极限值)。就是绝对不能超过的值,与这个值相对应的有三个管理等级,用来控制隧道的安全性及施工进度,技术方案。U0的算法是根据隧道宽度,围岩的脆塑性、及覆盖层厚度、围岩级别综合确定。极限相对位移值是一个经验统计值,主要用来结合变化速率去判断监控量测数据的可靠性,确定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判断监控量测的结束时间等等。

国外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有很大的进展,各种类型的扫描仪层出不穷。但是对数据处理以及具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内容比较少。三维激光测量技术是最近10 年兴起的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维测量技术已逐步应用到测绘、医学、工程等领域中。国外的研究要早于国内,技术也相对成熟。现在研究的重点正逐步集中到对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以及城市Lidar 建模、大坝监测、矿井三维扫描、地质灾害分析等等,都取得很多卓有成效的成果。同样,这个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引进,必将极大的丰富隧道测量手段,为隧道施工提供更科学和详尽的数据。

(四)隧道施工变形

监测数据处理对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是初步阶段,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方式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接下来的施工设计提供依据。还可以通过对长期的监测分析案例进行总结,从而在整体上提升隧道施工技术水平。目前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主要程序为:首先进行回归分析,将变形监测的相关理论引入到数据的分析上并作为指导,对多个监测点得出的变量值进行计算,从而确定最终的位移距离,在对位移距离掌握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推理出变形程度 ;然后是将数据运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备案,以便总结和以后的参考。通过对监测点数据信息分析结果进行判断,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出评价和说明,并最终形成监测报告。

三、结语:

目前由于隧道施工的类别不同,围岩类型错综复杂,因此目前尚无统一的理论公式模型可以准确计算隧道各部位所承受的压力。因此监控量测就显得尤为必要。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是施工安全的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要求进行此项工作,并将结果做系统处理后及时反馈指导工作。因此实施隧道信息化动态施工控制,既能达到安全快速施工,又能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參考文献:

[1] 吴哲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8):79-80+83.

[2] 陆秀登.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8(19):80-81.

[3] 林常青.隧道施工监测信息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3):272-273.

作者简介:姓名:尹力彭,出生年月:1990年01月22日,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监控量测

猜你喜欢

隧道施工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谈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浅谈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回填土质施工技术
光面爆破在隧道施工中应用
试析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的成因及处理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