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点及监理控制要点

2019-09-10傅勇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监理控制顶管施工质量控制

傅勇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与施工工艺的发展,雨、污水管道的设计埋设深度渐深,在老城区的改造配套项目也比较多,越来越多的采用非开挖施工技术,特别是大直径管道采用顶管技术。

关键词:顶管施工;质量控制;监理控制

一、质量控制点

(一)工作井及接收井、检查井施工,根据地质情况及现场条件,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开挖,然后尽快做好底板及壁板混凝土,并进行顶管所需的后靠背混凝土以及土体的强度复核 ,确定混凝土以及钢板垫块的厚度。这是管节能否顺利顶进的关键。

(二)顶管施工设备

顶管设备要根据土层、地下水等情况进行选择。演算所需顶力防止管道顶进时顶力不足。

(三)管节顶进

采用手工掘进顶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工具管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

2、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cm,管前超挖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

3、在对顶施工中,当两管端接近时,可在两端中心先掏小洞通视调整偏差量。

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时,应编制施工方案,并应包括泥浆配合比、压浆数量及压力的确定;制备和输送泥浆的设备及其安装规定;注浆工艺、注浆系统及注浆孔的布置;顶进洞口封闭泥浆的措施;泥浆的置换;注浆孔的布置。 在施工操作时,必须“先压浆后顶管,边压浆边顶进,停顶进勤补浆”的办法维持泥浆 套的性能。

(四)顶进线路的控制

为了使管道按照设计要求的高程和方向顶进,在顶进过程中应不断对工具管的高程方向 转动进行测量,“勤测勤纠”,根据测量反馈结果,调整纠偏千斤顶,使工具管改变方向,从 而实现顶进方向的控制,确保管道按设计轴线顶进。纠偏贯穿顶进施工的全过程,尽量做到纠偏在偏位发生的萌芽阶段。

(五)顶管注意事项

1、顶管最小覆土:一般要求管顶覆土大于2.5倍的管道外直径,其最小不得小于1.5倍的管道外直径。

2、注意防止地面的沉降或隆起:在顶管施工沿线按一定间距布设沉降观测点,监测顶管顶进施工期间的地面沉降量。开挖端面的取土过多或过少,会造成地面的沉降或隆起。为避免这种不良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在压浆时要控制好压力,恰好能平衡“泥浆套”以上土体的压力。严格控制管道 接口的密封质量,防止渗漏。在某些管节埋藏较浅,离地面不足1.5米的位置,可采用沿管线局部压钢板,上堆砂包加载的形式,防止管节顶进时触变泥浆上浮使到泥浆套失效。

3、工具管纠偏后,刃脚后形成一个空隙,管道顶进时周围的土体会塌入空隙,造成地面沉降。为避免这种情况,在顶管顶进时,要及时测量,勤测勤纠,避免大角度纠偏。

二、顶管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一)工作井、接收井监理要点:

图纸设计以上两种井全是采用沉井工艺施工,沉井施工时要做好以下监理工作:

1、沉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要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沉井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材料检测、沉井定位、预制、入土下沉和封底砼等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排水、出土的安排、安全施工措施、施工机具、人员和施工工期安排等,監理工程师认为方案可行,准备充分后方可批准开工。

2、沉井制作检查

(1)检查沉井定位情况

(2)对沉井结构钢筋、模板、砼的检查

(3)沉井刃脚下的支垫位置、砂垫层厚度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要注意使刃脚受力均匀,抽垫方便

(4)抽除垫木应分区对称,同步依次进行,抽垫前沉井砼应达到设计要求。

3、沉井入土下沉的监理工作

(1)监理人员应随时检查沉井记录并了解现场地质情况,随时校正位置,防止倾斜。

(2)本工程设计采用不排水法施工。井内取土时要先挖锅底后掏刃脚,必须对称取土均匀下沉。

(3)在下沉过程中要及时测量观察若发现偏移,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井内取土不得堆放在基坑周围。

(4)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1.0m时,应放慢下沉速度,每天不大于0.2m,锅底开挖深度应减少,刃脚下掏土应慎重。防止突沉和超沉事故发生。

(5)沉井下沉过程中,井内水位必须高于井外水位0.8~1.0m,若沉井重量不够时应采用配重下沉。

(6)沉井下沉后位移值与下沉深度之比小于1%,沉井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沉井相互垂直两直径与周围的交点中任何两点的刃脚踏面高差不得超过该两点水平距离1%。

(7)沉井落底后,封底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沉井刃脚底标高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基底面应尽量整平,清除淤泥和残留物,防止封底砼和基底间掺入有害夹层。

(8)灌注封底砼按水下灌注砼施工工艺,导管要有足够埋深,最终灌注高度应比设计标高提高15cm。

(9)封底砼达到设计强度值前,应保持井内外水位相等,以免封底砼承受水压,影响封底效果。封底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抽水,将凸出砼剔除后绑筋浇筑底板砼。

(二)顶进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包括顶力设备选择、所需顶力、导轨安装定位高程、顶进高程和轴线控制、纠偏措施、起重设备的固定和制动性能、安全措施等内容,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方可批准实施。

2、采用手工掘进顶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工具管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

(2)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cm,管前超挖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

(3)在对顶施工中,当两管端接近时,可在两端中心先掏小洞通视调整偏差量。

3、接口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节末进入土层前,接口处外侧应垫麻丝、油毡或木垫板,管口内侧应留有10-20mm空隙,顶紧后两管间的孔隙宜为10-15mm

(2)顶管结束后,管节接口的内侧间隙按设计规定处理。

4、管道顶进时的检查与纠偏

在管道顶进的全部过程中,应控制工具管前进的方向,并应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确定纠偏措施。

管道采用手工掘进时,工具管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30c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c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纠偏时应增加测量次数。

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轴线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相对高差,并作出测量记录。

纠偏时应注意在顶进中纠偏和应采用小角度逐渐纠偏。

5、触变泥浆及注浆

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时,应编制施工方案,并应包括泥浆配合比、压浆数量及压力的确定;制备和输送泥浆的设备及其安装规定;注浆工艺、注浆系统及注浆孔的布置;顶进洞口封闭泥浆的措施;泥浆的置换;注浆孔的布置。

三、结语:

总之,顶管技术不需要对面层进行开挖,具有较少的占地面积,能够在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中穿越,可以使交通保持畅通,使沿线拆迁工作量有所减少,使工程造价大幅降低,切实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中,顶管工因其独特优势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玉,东李丽.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162.

[2]郑玢.浅谈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在道路排水工程中的实践应用[J].科技视界,2015(3):308.

猜你喜欢

监理控制顶管施工质量控制
浅析排水项目顶管施工方案
试论市政道路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
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技术探析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高层建筑的监理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顶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