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与控制

2019-09-10杨志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土建施工控制

杨志锐

摘要:本文从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念、施工技术要点入手,随后总结分析当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应用的种种问题,最后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探索提出改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提高土建施工的对策路径。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土建施工;应用;控制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张、建筑工程项目数目不断增加,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突发性以及随机性,很容易引发工程事故。近年来,如何通过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来有效增强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成为工程施工界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是以笔者所在工程的高支模支撑体系为研究展开分析。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概念、施工技术要点综述

(一)定义

高支模施工技术通常运用于大型框架建筑的结构施工,泛指采用高度大于5米以上、跨度大于10米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的钢管架设及模板,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搭建结构支撑体系的一种施工方式。从施工操作来看,由于高支模技术使用了高度超过了水平投影、宽度相对独立的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

(二)施工技术要点

1、材质选择

根据工程具体结构要求,在尺寸、性能等方面对相关施工材料进行选择,使所选各个构件可以严丝合缝,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结构只在允许范围内发生下沉和变形,同时考虑钢筋绑扎、安装、拆卸的便利性,为工程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2、架设模板

按照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柱间距、梁跨度,分别进行墙、柱模板、梁、板模板的安装工作,包括安装模板、定位板密封条、封模等环节,此阶段对工人提出了较高技术要求,要求模板安装完成后需满足建筑结构抗压、抗剪强度要求。

3、混凝土浇筑

在对模板架设成果进行安全鉴定基础上,按照柱混凝土、梁板结构混凝土的顺序进行浇筑,为满足模板支架均衡受载、保证施工安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专业监理人员参与,全程监控混凝土浇筑和结构支撑有无异常变化。当发现支架下沉、弯曲、松动等变形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撤离人员,并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4、拆除模板

同上个阶段类似,模板拆除也需在对混凝土浇筑强度进行评估基础上进行,这是高支模施工的最后阶段,主要技术要点包括按照先外墙、再内墙的操作顺序,熟练运用调节顶部支撑头使模板与楼板精准分离等,更要特别注意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应用的现状问题

(一)风险意识淡薄,施工安全隐患严重

正如前文所述,高支模是一项难度大、危险性高、对作业人员技术要求较高的施工技术,然而从我国工程建设实践来看,工程负责人缺乏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和技能培训。加上高支模技术的施工作业人员往往多为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很多施工人员无法看懂施工方案图纸,导致工程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这种施工队伍技术和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建设工程发展的状况,是造成高支模施工技术管理难度大、建设质量堪忧的关键因素。

(二)监理人员技术水平受限,质量监管体制存在漏洞

施工验收对混凝土浇筑和模板拆除两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有起关键作用,通过这些施工监理的技术监督和指导,应该起到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器械设备安全运行的作用,然而从我国目前建筑监理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多为无资质、无技术、无经验的“三无”企业承担监理任务。具体监理人员多为大专院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无法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尽把握,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更是缺乏控制和预判能力。与此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不够、安全生产的体制不完善、操作手段太过落后,从而导致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完善,不能为施工监理人员管理提供依据

虽然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日新月异,相关安全生产法规及技术标准也得到了与时俱进的更新。然而由于高支模属于建筑施工中比较细微、具体的组成部分,对于技术运用过程中的材料选购,风险实时监督、定点排查等环节,相关的规范标准却十分匮乏,难以满足施工监理人员的工程监管需求。

三、改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提高土建施工的对策路径

(一)建筑工程公司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人应转变过去“赶超工期重于一切”的错误思想观念,树立“安全事故无小事”的发展理念,切实认识到加强风险预测、进行风险安全评估对于企业品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通过成立应急领导团队、制定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来层层落实企业生产过程中,完善相关安全防范机制,有效对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予以排查。另一方面,需对施工方面的全体人员进行不同阶段特性的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作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后再进入工作岗位,有效对各类风险隐患做到未雨绸缪,大大降低施工质量监管难度。

(二)建筑工程监理企业提高施工监理技术人员素养,同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管安全责任制

建筑工程监理企业负责人应加大施工监理人才的培训力度,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人才继续深造,为高支模技术工程的发展储备技术过硬、实践能力超群的监理人才。还应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开展有关的技术革新工作,研究门架、钢管、杆件连接等高支模关键领域的新技术。与此同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管理部门需定期针对高支模施工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安全帽、安全带等是否合乎规范;检查高支模施工脚手架搭设情况,做好高处坠落物预防措施。还可以大力完善自动化信息监控处理的方式方法,实现对高支模施工现场的精细管理、实时监测、远程监视,大幅提升工程质量。

(三)政府部门完善优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体系,大力填补高支模技术应用的标准空白,为监理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扎实依据

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应在对高支模技术施工空间较为狭小、工期比较紧张的现状进行详尽调研,以此为基础,结合现代施工技术发展趋势,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修正。同时尽快制定高支模技术所使用的混凝土骨料准确配比关系等标准规范,从源头做好高支模质量控制工作,以规范标准完善促使高支模技术应用能够实现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为监理人员开展考核督察工作提供扎实依据。

四、结语:

随着建筑行業的快速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面临“风险意识淡薄,施工安全隐患严重;施工监理人员技术水平受限,质量监管体制存在漏洞;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完善,不能为施工监理人员管理提供依据”等现实困境,需建筑工程公司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筑工程监理企业提高施工监理技术人员素养,同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管安全责任制;政府部门完善优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体系,大力填补高支模技术应用的标准空白,为监理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扎实依据,使高支模技术可以在城市建设领域发挥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德星,盛学武.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3:19-20.

[2] 邱兵.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332.

[3]倪瑞.浅谈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119+66.

[4]师云章.浅谈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门窗,2018(03):110.

猜你喜欢

高支模施工技术土建施工控制
探析建筑高支模施工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论述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