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信息通信专业群建设探索

2019-09-10战美玲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实训室建设信息通信教学团队

战美玲

摘要:信息通信技术专业群依托行业优势,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本文就信息通信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归纳剖析,努力推进信息通信专业群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

关键词:信息通信;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1-0110-02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信息通信行业将会肩负更加光荣和艰巨的使命。作为以培养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有责任在信息通信专业群建设上下功夫,为社会培养面向信息通信的测试与开发、运维与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岗位的创新创业典型技术技能拔尖人才[1]。

1 学院信息通信专业群建设基础

我院目前以院级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云计算、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移动应用开发为支撑建设信息通信专业群,本专业群重点围绕信息通信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整合校企优质资源,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艺技精湛、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适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打造省内一流的信息通信产教研融合实训基地,积极推进信息通信专业群建设,服务地方区域经济。

1.1 校企深度合作,成立二级学院

在信息通信专业群建设中,多个专业与行业知名企业形成了深度的合作模式,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共建二级学院--软件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移动通信专业与国内领先信息通信技术综合服务提供商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嘉环·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

同时建立和完善了校企合作董事会、理事会制度,进一步创新了办学机制体制。校企合作董事会积极推进了校企深度融合工作,董事会研讨并通过了《董事会章程》、《例会制度》、《现代学徒制精品班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培养和就业、实训室建设等方面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2 建立信息通信专业群实践基地

专业群现有校内实训室11个,仪器设备总值共556.2万元,初步建成了集实用性、共享性于一体的信息通信实训中心,将企业实际项目作为实训的项目,并参考企业生产环境,构建工作室和实训室内部环境。

本专业群拥有南京嘉环科技实训基地、天津滨海迅腾实训基地等2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规范化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引进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体验和顶岗实习等教学需要,并能在毕业生就业分配岗位中承担着重要作用。

1.3 借力合作企业优质资源,改善师资结构,提升队伍素质

本专业群教师团队主持、参与省级以上课题28项,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主编、参编教材37本,校企合作开发教材3本,专利6项,发表教科研论文共84篇。教师参加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山东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利用假期学院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锻炼、专业技能培训、研讨交流沙龙等活动,多名教师获得了HCNP华为认证网络资深工程师、高级网络设备调试员等证书,完成了行业工程师与教师“双师型”身份塑造。同时合作企业驻派项目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承担信息通信专业群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修改、课程开发等。企业资深工程师与我院教师组成信息通信专业群混编师资教学团队,进一步夯实专业教师队伍,目前学院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师资保证[2]。

2 信息通信专业群建设探索

2.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信息通信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统一专业群各专业人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增强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平台的共享度,同时对专业群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以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3]。本专业群课程体系由人文素养课程平台、基本技能课程平台、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岗位技能实践模块构成,并且将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框架见图1。

2.2 加強校企深度合作,打造省内一流的信息通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建设满足专业群课程体系需求的实训教学环境,构建“公共+专业”专业群实训体系[4]。一方面要归纳本专业群中各专业人才岗位技能培养的相近情况,根据共同需求构建本专业群公共平台实训体系,在这个实训体系中各专业的学生能够共用共享,完成相关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技能。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群中各专业核心能力,并结合面向企业中的岗位技能要求,构建专业群专业平台实训体系。同时加强与企业在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合作,设计开发有行业代表性的精品实训项目,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技术推广等,提高专业群实训室内涵建设,丰富实训室产学研功能。

2.3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

充分利用信息通信专业群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面向山东及周边区域开展通信技术培训认证服务、承办华为技术认证研讨交流沙龙,为全国高职教师提供信息通信专业培训。此外开展面向社区的电脑维修服务、为淄博市及周边地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与技术支持等,全面服务区域经济。

3 关于信息通信专业群的思考

3.1 提升师资力量

按模块方向优化教师团队组合,引进、培养、聘请相结合。首先培养或引进行业影响力大的专业领军人才作为专业群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较强的行业影响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其次培养或引进某个专业方向有专长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具备模块方向综合项目实践经验和开发能力。同时培养信息化教学水平一流的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还需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生产一线专家和技术骨干来校授课或指导专业建设。通过提升师资力量,建设一支项目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强的“工匠型”“双师型”教学团队。

3.2 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

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以职业岗位技能的认证体系开发构建信息通信专业群的核心课程,推动专业群设置与信息通信产业需求对接,专业群教学内容与信息通信职业标准对接,专业群教学过程与信息通信行业生产过程对接,将职业资格证的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课证融合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更多就业机会[5]。

3.3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通信行业内涵不断丰富,这就要求专业群建设中课程资源需要不断优化。只有将企业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共同编写具有企业生产实践内容的优质教材,共同进行专业群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等,才能使得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能够根据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调整和更新,努力打造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方受益的共同体[6]。

参考文献

[1]落健文.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计算机专业群建设[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75-76.

[2]罗全珍.高等职业院校ICT专业群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158-160.

[3]周劲松.基于专业群的高职“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3(8):23-26.

[4]刘志勇.产业升职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6):9-12.

[5]康忠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教研究,2017(3).

[6]高永梅.基于计算机类专业群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6(14):25-28.

猜你喜欢

实训室建设信息通信教学团队
浅谈信息通信安全技术的应用
关于中职楼宇自动化实训室建设的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浅析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生产性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研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实训室建设
物联网系统集成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