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织出来的国画

2019-09-10于颖

哈哈画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玉簪纬线缂丝

于颖

南宋的时候,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出了位了不起的女子,名朱刚,字克柔。她不但能写善画,还能巧手纺织。在她的一双巧手下,一幅幅国画另辟蹊径地通过丝线织就,而非笔墨,让人们惊叹不已。直到明代,仍有名人文从简赞美朱克柔织造的缂丝画古朴幽雅,如画一样美丽,价值高,是大家都梦寐以求的收藏品。

《缂丝莲塘乳鸭图》

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国家一级品宝物《缂丝莲塘乳鸭图》就出自朱克柔之手。它是一件巨幅缂丝作品,纵107.5厘米,横108.8厘米,也是目前所见尺幅最大的宋缂丝画作。

《缂丝莲塘乳鸭图》全幅以彩色丝线缂织出一幅生趣盎然的春末初夏池塘之景。图中左上方有一块奇形怪状的青蓝色太湖石,石上缂织“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款和“克柔”朱文方印。太湖石的周围还展现了9种植物,4种禽鸟和2种昆虫。各种动植物大小比例逼真,植物多为喜温暖潮湿环境的水生或沼生的观赏性花卉。

放眼望去,画面中最引人注目当属绿头鸭一家四口。绿头鸭因头部和颈部为漂亮的荧绿色而得名。成年绿头鸭的大小和家鸭相似。“英俊”的鸭爸爸系着显眼的白色“领带”,翅膀边缘有紫蓝色的羽毛,飞行时极醒目。“朴素”的鸭妈妈身上以褐色和暗棕黄色羽毛为主,翅膀边缘也有紫蓝色羽毛。《缂丝莲塘乳鸭图》中描绘了绿头鸭一家栖息于湖畔,在水中觅食、戏水,一家四口休息时互相照看、其乐融融的样子。它们也是此图的主角哦。在它们身边不仅有鹭鸶邻居,还有燕子和翠鸟朋友,周围更是花草环绕。

现在,就请你睁大双眼,仔细找找这些活灵活现的花草鸟虫吧。

睡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花色非常多样,除了常见的白色,还有红色、黄色、蓝色等。因为它喜阳光,白天开花,晚上闭合,仿佛睡着一样,所以叫“睡莲”。不过,虽然长得像,但睡莲和荷花的亲缘关系很远。

萱草,有“忘忧草”的别称。《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在古代民居中,靠北的屋子往往是家中主妇的居所。于是,萱草这种要种在屋子北面的花卉,又演变成了母亲的象征。

玉簪,是夏秋时节的花儿。传说,西王母宴请群仙,仙女们欢饮玉液琼浆,个个飘然入醉,云发散乱,头上的玉簪遗落凡尘,便化为玉簪花。细看玉簪花的骨朵的确特别像一支玉簪子。

慈菇,又称茨菰、剪刀草、燕尾草,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古时候,人们见慈姑每株根部都会生长出十多个果实来,就像一位妈妈慈爱地哺育着自己众多的孩子,所以称之为“慈姑”。

不走寻常路的缂丝

缂丝是织造工艺中的一种。所谓织造是指将经、纬纱线在织机上相互交织成织物的工艺过程。缂丝又名刻丝,采用不同寻常的“通经回纬”的方法进行织造。缂丝工艺流传至今基本不变,如今苏州地区还沿用类似的缂丝机。

宋人庄绰曾在游记《鸡肋篇》中提到过缂丝工艺。缂丝工匠会坐在木织机前,按预先设计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将不同颜色的纬线分别织入相应的位置,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等到所有颜色都织完后,图案就显现出来了。织造一幅缂丝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这不但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一种匠人精神的体现。

《缂丝莲塘乳鸭图》之所以如画写生,生气盎然,是因为朱克柔心中有着绘画艺术的理念,所以她在缂丝织造过程中使用了“合花线”技术。所谓“合花线”是指将两根不同颜色的纱合股而成一根线,比如用蓝和白两根纱合股,捻成一根忽白忽蓝的纬线,放入梭子中。在《缂丝莲塘乳鸭图》中蓝白花线分为多个层次,有浅蓝和白、蓝和白、深蓝和白、浅蓝和深蓝等。当纬线细密而颜色深时,会产生退后凹陷的视觉效果,緯线粗实而颜色浅则产生前进凸出的视觉效果,如此一来,画作就显得凹凸有致,立体感扑面而来。

价值连城的缂丝织品

缂丝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贵重的丝织品,缂丝画作更是将绘画艺术创作和丝织工艺有机结合起来的艺术品。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着“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比起缂丝衣服,缂丝画因为蕴含艺术底蕴而更显得珍贵无比。上海博物馆所藏这幅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所含艺术底蕴深厚,缂丝技法纯熟,就当时的生产效率,历久经年才能完成如此细腻又巨大的缂丝画作。

如今,缂丝工艺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苏苏州、南通等地都有传承点。即使是现代化生产技术发达的今天,缂丝工艺还是需要沿袭古老的手工艺方式才能做好并传承下去。

考考你:

下面两幅荷花,哪个是缂丝画,哪个是绘画?

答案:左图为《缂丝莲塘乳鸭图》,右图为《宋人红莲图执扇页》

猜你喜欢

玉簪纬线缂丝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玉簪:角落里的“花仙子”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细看小花, 也许可知道生命的取舍
“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探源お
初中地理教学之“巧识经纬线”
立井平衡钢丝绳使用寿命分析
焱鼎—KE演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
“织中之圣”藏巷陌
老爷子的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