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儿童阅读推广的几点思考

2019-09-10吴丹

新阅读 2019年1期
关键词:阅览室儿童文学书店

吴丹

儿童阅读对于儿童早期語言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尤为重要。世界各国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如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英、德从8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阅读,把儿童智力教育的重点放到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我国有关儿童阅读的研究起于80年代,教育界对儿童阅读的研究也日益重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这是对中国阅读现状的要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做好少年儿童的阅读工作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那么,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儿童的阅读到底该由谁负责?本文将针对以西部中小城市为例,探讨如何做好儿童阅读推广。

目前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儿童阅读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家长在孩子阅读中重视度和参与度不够、指导性不强。儿童图书家庭年均购买量偏少,大部分家庭年均购买图书不足15本。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家庭用于孩子的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家长注重孩子成绩提高,把教育开支的很大一部分用于给孩子报名各种课文辅导及兴趣班,对购买课外阅读书籍投资较少。家长陪伴孩子阅读时间少。调查显示,有36.67%的家长经常陪伴、引导孩子阅读,有53.33%的家长表示偶尔陪伴、引导孩子阅读,有10%的家长表示没有陪伴、引导过孩子阅读。对于西部地区一些乡镇、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来说,作为“家长”的爷爷奶奶们大多识字不多,不能陪伴孩子阅读。四是家长对优秀儿童读物的认知不够,对优秀儿童作品了解较少,更别谈对其作品的选择,想给孩子很好地帮助和指导谈何容易。

二是学校阅览室“形同虚设”,教师不够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西部地区除了一些中心城市,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或者没有阅览室,或者阅览室的图书阅读率比较低,学生们除上课时间外下课一般回家做作业,很少会去阅览室看书,造成学校阅览室“形同虚设”。一些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研究理解不深,在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时,要么以课程辅导为目的,要么推荐一些作文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了课外阅读以后,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情况没有太多关注,把孩子的课外阅读辅助寄托在家长身上。

三是实体书店图书分类摆放不科学,对儿童购书导引性不强。对于西部偏远山区,一个乡镇往往没有或者只有个把小型书店,通常一个书店有时就是一个镇村唯一的“精神食粮店”。而一些书店老板单一追求以盈利为目的的销售模式,再加上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进购图书“跟风、趋众”,质量把关不够,导致进购图书内容品质低下。此外,实体书店图书分类“混杂、不科学”,对儿童购书导引性不强。调查中发现,实体书店基本上是按照年龄或者读物内容来进行分类摆放的,但大多数书店在分类上标准不一、名称各异,分类不科学。在一些书店,笔者发现,杨红樱、沈石溪的一些作品和一些外国儿童文学名著经典,一部分放在“儿童文学”区域,一部分又放在了“综合读物”里面。笔者问及原因,书店工作人员解释不清,对于“儿童文学”“经典名著”的认识理解缺乏。书店工作人员素质不是很高,培训机会较少,对图书分类标准的理解不准确、不清晰、不科学。

四是一些中小城市没有专门的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影响力不够。西部地区一些中小城市没有专门的儿童图书馆,孩子少有借阅书的场所。尽管现在很多图书馆会不定期的举办儿童阅读活动或读书日活动。但总体上看,图书馆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影响力不够,很多家长都表示未曾带孩子参与过,也并不知晓图书馆有这些推荐活动。

五是社区阅览室图书种类单一,质量低下。目前,一些社区在居委会的监管下,出于弘扬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兴建了一些社区活动室、阅览室、书籍报刊箱。但大部分社区活动室都是针对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或者文娱活动,针对青少年的读书活动基本没有,或很少举行。另外,在唯数不多的社区阅览室和小区书籍报刊箱内存放有很少的图书,但都是一些捐赠的图书,有课本、有报纸期刊,品质低下,长年累月地存放着,灰尘布满、无人阅读。

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儿童阅读推广策略的几点思考

一是家长应重视亲子阅读,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儿童阅读习惯的形成、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还得依靠父母,家长要多抽出时间参与孩子阅读。美国女作家Emilie Buchwald说,孩子是在家长的腿上成长为读者的。虽然孩子每天会有不同的兴趣班要参加,家长有各种工作或家庭的事物要忙碌,但是坚持“亲子共读”是对孩子一生受益的活动。此外,家长要注重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习,增强对优秀儿童读物的识别判断能力,父母只有在自己充分认识有哪些优秀的儿童作家和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判别、实施引导。

二是学校要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校阅览室真正发挥效用。除了家庭,在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学校扮演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唯分数论”,应当注重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校阅览室真正发挥其用。学校可以将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成绩纳入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体系中,让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俱乐部”,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还可以举办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活动,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阅读体验,教会家长如何开展良好的亲子阅读。此外,学校可以多举办针对家长的“阅读指导”培训、讲座,可以请一些优秀教师或者相关儿童文学领域的作家、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指导培训,让家长意识到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会家长如何判别优秀儿童读物。对于乡镇和农村地区而言,很多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自身学习能力较弱,拥有专门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鼓励民营书店发展。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要建立制度保障机制,鼓励民营书店的发展,如杭州曾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扶持民营书店健康发展的暂行办法》,2012年对16家民营书店补助了263万元。民营书店老板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购好书、卖好书”。政府或相关机构比如出版社等,也可以定期对实体书店老板进行培训,提高其对优秀儿童读物对儿童成长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之持有一份社会责任心、关爱儿童成长之心。此外,不管是国营或民营书店,应提高书店工作人员任用选拔的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增加更多培训机会,让他们学习了解儿童图书的种类、性质和划分标准,增强他们在儿童选购图书过程中的指引、推介作用。

四是加大公共儿童图书馆建设,提高读书推荐活动的影响率。首先,应投入对公共儿童图书馆的建设,在一些发达地区,一座城市基本上都会有一座儿童图书馆,但在西部地区,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城市,基本上没有单独的儿童图书馆。其次,现在很多地方的图书馆都会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活动,但应该尽量扩大其覆盖范围,做好充分的宣传,可以到每个小区进行动员宣传,保证大部分的家长都能够得知,并参与到其中来,而不是只是流于形式。

五是儿童文学作家专家学者应持具责任与情怀走进校园。儿童文学作家专家学者进校园活动,对于儿童阅读推广意义重大。但就西部地区的很多学校而言,由于本地儿童作家、专家学者较少,导致这样的机会较少。笔者真诚地呼吁,儿童文学作家、专家学者们能够自发组成一些公益性作家专家团体,走进西部、走进西部校园、甚至走进山区,能够不只是以售书盈利为目的,肩负一份责任、持有一份情怀,为关怀少年儿童的发展走进校园。让教师和家长们知道儿童阅读的重要性,让教师和家长们能够为孩子选择优秀的儿童读物,能够和孩子一同阅读。

六是举办社区读书活动,建设社区阅览室。社区读书活动相对于图书馆的阅读推介活动,可能更具有影响率。社区可邀请一些儿童专家学者来讲座,对家长进行培训;也可经常举办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一起阅读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沙龙。要提高对社区阅览室重要性的认识,除了部分捐赠图书以外,更多的应该以政府购买为主,放置大量优质图书,经典名著,让社区阅览室成为孩子家长晚饭后经常去的地方,建设书香社区。

七是社会各阶层形成合力,助力“读书下乡活动”应大力开展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形成合力的“读书下乡活动”,给乡下的孩子们送去优质图书。且可与当地的村委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教师阅读培训、家长阅读指导培训,还有给孩子举行阅读指导培训,与孩子们一起读书,让“书香”也能够飘荡在西部贫瘠的土地上。

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儿童阅读推广也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政府要重视,要通过政策和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儿童阅读推广,并加以管理和引导,家长、教师、儿童文学作家专家学者们应当做好儿童阅读道路上的优秀“引导者”。要形成合力抓儿童阅读,给儿童营造一个美好的阅读环境,助力建设“书香家庭”“书香学校”“书香社区”“书香社会”,助力“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

作者系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阅览室儿童文学书店
刊首语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高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功能及管理浅探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功能及管理研究
最美书店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面包圈
小侦探与艺术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