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油罐区防火控制与预防分析

2019-09-10李权陈斌于静羽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雷击静电

李权 陈斌 于静羽

摘 要:储油罐是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主要设备,储油罐区是防火防爆的重要防护地带。在正常情况下,油气水等介质都是在密闭管道或储罐内流动,不能直观发现存在的异常情况。这就需要岗位员工了解防护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工艺流程设备上的各个仪表来掌握生产运行状况,对运行趋势做出分析和判断来完成各种安全生产操作。

关键词:储油罐;静电;雷击;自燃;明火

一、油品的危险性

在联合站储油罐中的油品主要是原油,是中质油和轻质油的混合体,是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受热、遇火以及与氧化剂接触都有发生燃烧的危险。油品的闪电和自然点越低发生燃烧的危险越大。液面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可燃气体蒸汽,与空气混合比例达到爆炸浓度时,遇火花即会发生爆炸。油罐中重质或含有水分的油品燃烧时,会导致油罐膨胀,甚至爆炸引起火灾。

1:静电火花而引发的爆炸

静电实质就是存在剩余电荷,当两种不同物体接触或摩擦时,物体之间就会发生电子得失,在一定条件下,物体所带电荷不能流失而发生积聚,就会产生很高的静电压,当不同的电荷的两个物体分离或接触时,物体之间就会发生火花,产生静电放电,其危险性能最大。

如:(1)高温高压设备在超温超压下运行。(2)油品的过滤。(4)油品的快速蒸发和泄露。(5)油品在泵内流过。(6)采样或运输等晃动、震荡。(7)人体带的静电。(8)穿脱化纤衣服。(9)塑料桶灌装油品等。如果油罐接地电阻大于10欧姆,或消除静电的装置失灵,静电电荷很容易积聚,一旦放电形成火花,就会引燃引爆油蒸汽。

2:雷击引发的火灾及爆炸

油罐区存在油气混合物遇到雷击起火,即时油罐接地,也会造成火灾,而浮顶罐雷击起火往往是浮顶与罐壁的电器连接不良或罐体密封性差所致。

3:自然引发的火灾

自然通常是由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是物质自发的着火燃烧过程。在没有火源的条件下,因散热受到阻碍,热量积聚,逐渐达到自然的而引发的燃烧。

4:明火引发的火灾及爆炸

由明火引起的油罐火灾位居榜首,主要原因是在使用电气、焊修储油设备时,动火管理不善或措施不力而引起。其中,明火引燃占67%,静电引燃占13%,雷电引燃占8%,电气故障及其他原因占12%。

5:电气设备的原因引起的火灾

油罐主要电气设备如输电设备、线路、泵发电机照明设备等,若发生断路、漏电、接地、过负荷等故障时,产生的电弧、电火花、高热极易引燃泄漏的油及油蒸汽。

二、油罐区的安全控制以及检查维修的特点分析

1:提高清洗质量,减少油气挥发

首先清洗油罐,储存油品的粘附性决定清洗的难度。特别是会在罐内死角处残留有较多的油品。但在测量时由于检查不标准、方法不正确等主管原因,罐内可燃气体的浓度完全可能达到爆炸下限的5%甚至1%以下,使维修检查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因此,要防止油罐维修中爆炸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提高清洗质量,坚持标准,严格把关。

2:加强通风,确保除气

油罐经清洁后需进行或机械通风,才能保证测爆合格,从意义上讲,测爆合格是通风除氣的结果。对油罐而言,经测爆油气浓度在爆炸下限1%以下,就具备了进行动火作业的条件,但并不排除罐内继续产生油气而达到爆炸下限的可能,对油罐而言罐壁及构件上总会或多或少残留一些油品,同时油品还会侵入罐壁及支架表面锈蚀部分,在环境温度和动火作业的影响下,扔会继续挥发油气。油气一般比空气中1.5倍,挥发出的油气一般难以清除,所以在拆卸管道、阀体时往往会散发出大量油气。为此,对油罐进行维护修理和施工过程中通风必须作为油罐修理中防止爆炸事故发生的先决条件,而且必须是有效的通风,能达到罐体底部。

3:及时测爆有效监控

油气检验合格后,对于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罐区,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区域,包括影响区域,要随时进行复测,同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并要严格控制动火范围,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修理主管人员认为测爆合格后就可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合格,即使局部动了管道,阀体,油气浓度也达不到足以引起爆炸的程度,所以忽视了申请复测,还有测爆人员在测爆时未按测爆的基本要求进行,特别是死角。所以每次施工前或施工中,特别是进行管道,阀体的拆卸后,都必须及时进行认真的复测,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强通风,待再次复测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

4:严格控制着火源

1)对盲目管道、阀体进行明火切割、电焊从而引起燃烧、爆炸,或是拆卸管道、阀体时近处明火或有明火溅落引起燃烧、爆炸。原因大部分是管道、阀体内存有残油、油气,所以对管道及阀体的拆卸切忌不要贸然动火,而是采用手工方法进行拆卸,在清油,除气经测爆合格后,才能动用明火。

2)施工现场使用非防爆照明,施工人员使用普通手电或常规照明,一旦油气达到爆炸浓度时,就会由于手电开关时所产生的电火花或照明灯碰碎的灯丝高温引发爆炸。所以在施工过程必须使用防爆电器,非防爆电器一概不得带入现场。

3)施工人员违章将火种带入并使用。有些施工人员严重缺乏防火意识,消防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讲香烟,打火机随身携带进罐内,并在油气浓度已达到爆炸范围的施工现场抽烟或打火照明而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对此,为杜绝此类情况发生,必须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专项培训,特别是对从事相关作业的外来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一定要落实实处,使他们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4)未穿着防静电服、鞋。工作期间必须穿防静电服、鞋防止人身聚集静电造成危害。

5)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施工人员不按操作规程,野蛮施工,导致施工机具过热,过压等引发火灾。

总之,油罐区施工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照规定,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浓度和着火源,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

作者简介:

李权(1975-),四川省南充市人,目前在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集输大队从事油气储运工作。

陈斌(1985-),山东省莱芜市人,目前在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管理四区从事油气储运工作。

于静羽(1987-),山东省聊城市人,目前在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集输大队从事油气储运工作。

猜你喜欢

雷击静电
静电
当心静电
浅谈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对策
静电魔力
浅谈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及预防措施
美国“雷击”垂直起降试验飞机
奇妙的静电
“可怕”的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