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厌学情绪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2019-09-10韦艳珍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厌学情绪寄宿制学校对策研究

韦艳珍

摘  要:农村地区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也较多,再加上,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为爷爷奶奶年纪较大,无法全面照顾孩子,因此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较多。而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中学生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学校需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本文主要对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矫正学生厌学情绪提供措施指导。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厌学情绪;对策研究

1前言

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一旦小学生产生较多的厌学情绪,对其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都会有较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辍学的情况,而学校承担着家长的期望,必须对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寻找解决对策,并进行深入研究,使之形成有效的应对措施,逐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重新使小学生燃起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能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弥补缺少父母陪伴的缺失。

2寄宿制学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因素

2.1家长对学生的求学表示了错误的认知

在农村地区,很多家长对教育意义和重要性缺乏着正确的认知,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就业也存在较大的竞争,特别是家庭情况较为贫困的家长认为于孩子的学习投入成本过高,上学之后还是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性,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予过多关注,将精力都投入到工作挣钱中,那么孩子在接受到家长的这种思想后,很容易在寄宿制学校中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会有辍学的情况发生,这种原因在整体学生厌学情绪原因中占较大比例。

2.2寄宿制学校了管理严格,学生吃苦意识薄弱

寄宿制学校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校内的规章制度较多,对学生的要求较多,小学生由于年纪原因不能够严格遵守纪律,会感受束缚感。另一个方面,随着学习科目知识难度的加深,学习任务的加重,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畏惧也丧失了信心。在学校内就展示消极的情绪,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更多的依赖教师的提醒和管教,与同学之间也容易产生矛盾摩擦,在学生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就会产生较多的厌学情绪。

2.3学生受到社会不良诱惑的影响

现在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小学生辨别能力较低,会认识一些不良社会人员,被一些虚假的事情所吸引,再加上现在网络上信息传递速度非常快,学生也会受到不良影响,会对自己在学校中感受的学习压力产生较大的抵触,错误地认为,社会上的事物才更加精彩,才值得去尝试,才是属于他们的生活。长时间的存在这种思想,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幻想,而对学习逐渐产生厌倦,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2.4学校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不够及时有效

寄宿制学校没有对小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一些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目的性较差,特别是现在就业竞争大,学生的求学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学科要求逐渐增多,学校不同于以往,教学节奏较快,学生不能够适应现在的校園生活。而学校缺乏足够的心理教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将更多的教学资源运用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就导致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产生较多的厌学情绪。

3寄宿制学校学生厌学情绪矫正的方法

3.1开展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

学校需要一定的理想教育活动,向学生展示大学理想,向学生传递求学的正能量,为学生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学校要宣传正确的求学理念,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意义,拥有了知识和学历能够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学校的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3.2促进家校有效沟通和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农村地区的家长大多外出务工,对孩子的陪伴较少,但是寄宿制学校仍要和家长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问题,对于一些产生学习无用论思想的家长,学校要特别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向家长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对孩子人生的影响。在社会上想要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学习知识的过程必须坚持下来,不能够为了一时的挣钱而放弃了学习。帮助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能够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对学生的学习而努力,进而消除小学生的厌学情绪。

3.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上的诱惑

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的不良诱惑保持良好的辨别能力,学校就需要多组织思想教育活动或者主题班会这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有乐趣有意义的活动,而引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对生活品质有正确的认知。同时要向学生讲述一定要远离不良场所和社会人士,特别是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更加不要接触不良事物。学校要开展相应的正确使用网络的知识普及,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心态面对网络,对网络世界中的东西要具备辨别能力,对使用网络的时间和用途有较高的自控能力,通过这些能够及时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3.4学校建立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校要积极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课外活动有较高的参与兴趣,学校要抓住这个特点,通过课外活动培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形式,给予学生发散个性的平台和机会,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做喜欢的事情,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面貌,就能够最少的产生厌学情绪。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表示厌学情绪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因此,想要解决这种现象,所需要采取厌学情绪矫正的措施就需要多元化。对学生开展的教育工作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引导学生抵制不良诱惑,进而杜绝厌学情绪在寄宿制学校学生中滋生,要对学生建立长期的疏导机制。

参考文献

[1]潘进龙.寄宿制学校学生厌学情绪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7,20(20):51-52.

[2]牛小康.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及培养策略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172-173.

[3]张玉卿.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有效管理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9,390(06):143-144.

猜你喜欢

厌学情绪寄宿制学校对策研究
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寄宿制学校软硬件资源改善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关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浅析寄宿制学校内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高职学生厌学情绪抑制途径的几点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