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状分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9-09-10向永建

高考·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改善建议现状分析高中数学

向永建

摘 要:在高中学科里面,高中数学是一本比较基础的课程。但是换个方面来看,高中数学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数理科目。所以,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往往掺杂复杂和简单的课题,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很难迅速适应这样的教学节奏。随着而来,就会进一步出现比较明显的教学问题,影响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所以,接下来作者打算结合现实状况进一步给出合适的改善建议。【1】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改善建议

引言: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往往会因为对方反馈不及时,而造成比较大的教学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安排课堂节奏和课堂内容方面往往只重视教学计划而忽略学生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间隙,导致高中数学课堂在教学质量方面大幅度下降。所以为了进一步改善高中数学课堂现状,作者打算结合现实深刻分析原因。

一、现状分析

(一)学生与教师之间反馈不及时

高中数学的课程内容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其内容有时候非常易于理解,有时候又非常难于理解。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学生自己去理解,很容易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反馈又非常的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难度。

举例来说,在《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这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会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开展课前导入环节,这对于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知识点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随着课程逐渐的导入,教师讲课的速度逐渐的提升。随着知识点迅速的涌入学生的脑袋里,学生所能做就是去赶紧记下来,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也就不会发现问题,并反馈给老师。另一方面,教师只有在进行章节总结的时候才会回顾过往的讲课情况,等到老师发现问题再去更改的时候,时间往往已经过去了一到两周了。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遗忘,再去补充其效果并不大。

总得来说,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进一步开展知识讲解的时候,往往不会预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反馈不及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节奏安排不合理

高中数学课堂对于知识的讲解和习题的训练时间安排往往不是很合理。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过于相信。在进一步安排讲课的时间和内容的时候,往往更加倾向于“简单介绍自我理解”的讲课形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影响做题的质量,最后导致恶性循环促使整体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降。[2]

举例来说,在《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这节课程的讲解过程中的时候,教师会在课前导入环节过后直接过渡到知识的讲解环节,且难度比较大。然后,就是简单的收一个尾,预留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习题的训练。但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远达不到做题的标准。在该种教学节奏的引导下,学生会出现明显的基础不牢固的现象,对于后续知识点的开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总得来说,高中阶段的教学基本上都受到高考的影响而丧失了原本的教学节奏。不仅仅是高中数学课堂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他课堂也会出现做题时间的比率大于讲解知识的比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基础不牢固。

二、改善建议

(一)建立及时的反馈系统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也做了一定的分析,从根本上看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反馈系统,提高反馈的及时性。具体来说讲,就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及時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反馈,保证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会预留太多的疑问。然后就是建立反馈小组,适当的把权力交给学生,促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然后统一报告给老师,既保证了反馈的及时性又保证了反馈的全面性。

举例来说,在《古典概型》这节课程中,学生往往会把该知识点与“随机事件的计算”弄混,进而影响做题的准确率。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积极的组建反馈小组,把一些杂乱的反馈问题总结在一起报告给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同时也保证了师生之间反馈的及时性。当然,教师也可在该节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促使学生进行交流,保证学生能够在课上就把问题反馈教师,当堂问题当堂解决,绝不拖欠。

总结来说,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就应该积极的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保证反馈的及时性。作者大概提出两点反馈建议,首先是从教师的角度增加课堂反馈环节,然后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建立反馈小组。这两方面的建议,在进一步推动反馈及时性上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构造合理的课堂教学节奏

所谓“合理的课堂节奏”大概就是指:一节课程有课前导入、课上讲解、课后反馈三个环节,并且三个环节的时间比例分别是课上见解时间大于课后反馈时间,课后反馈时间大于课前导入时间。只有在这样的课堂节奏下,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才能做到非常的清楚明白。

举例来说,教师在进一步讲解《三角函数》的时候,应该事先带领学生回忆之前的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熟悉的学习氛围。然后就是结合自己的计划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堂活动,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应该积极的询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一个小型的反馈环节,尽量去解决学生的问题,不给下节课堂留疑问。

总结来说,有时候循规蹈矩的讲课看似没有创新性,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稳定性,促使学生能够迅速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不留太多的疑问,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相关的题型,往往会缩短讲课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习题训练。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因为缩短讲课时间就意味着打破以往的讲课节奏、没有及时的反馈环节等问题的出现,这对于进一步提升讲课效率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为了改善该种情况,作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一定的改善建议,希望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万君.浅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187.[2017-08-02]

[2]强源.浅谈高中数学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92-93.[2017-08-02]

猜你喜欢

改善建议现状分析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新时期强化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稽查的思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