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的“德育生活化”的探索

2019-09-10巩莉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生活化德育

【摘 要】中职学生在文化以及行为习惯上普遍存在不足,这对德育工作来讲是巨大的挑战。面对中职学生,想要德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我们从多方出发,更要从他们的生活出发,让德育生活化。文中就笔者所在学校在“德育生活化”探索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中职学校做好德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

引言

坐落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是一个集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民族师范中等学校,以前光辉的历程让老一辈阿坝州人都为之骄傲,但最近的新形势下,学生的生源、师资的配备等新矛盾下,学校提出了一系列转型发展方法。针对学生的德育课教程提出“德育生活化186”。用新型育人模式“186”生活细节培育学生,从大孝爱祖国,中孝爱集体,小孝爱家庭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改变原有远离现实生活的“假、大、空”的弊端,细化具体做法,向学生展示。

中职学生的文化和行为习惯普遍较低,如何用简明的话语说出智深的道理,并让学生付之于行动,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思考的问题。

我校在“德育生活化中”要求每位师生共同进步,特别针对中职生提出“德育生活化86条”,这86条详尽的指出学生每日如何做,学校也要求老师自己要做好,并结合这些内容做好教育、监督等工作。作为中职班主任的经验,我认为在实施德育生活化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以突发事件做教育

放假期间,班级中一住校同学打篮球时,把走廊的天花板给打坏,私自接电最后触电。随后被其他同学送进医院。在收假的晚上,我进行了以安全用电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安全常识,特别是用绝缘体来保护还做了现场示范,用到木棍、塑料口袋等。这件事情让全班促进对安全用电的知识学习,并且也让同学们明白处理突发事件要见义智为,帮助同学及家人解决困难.

2以班委建设为中心,倾听大家的心声

班委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力量,班委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同学,经过熟知大家的能力后,通过认定不同的班委把大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每个人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让班委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影响周围的人,老师带头用平行教育原则去影响每个人的认识和习惯。班主任用民主的方式听取学生的心声,根据这些心声做出相应的调整,达到彼此的尊重与和谐。合理对待班级中抱团现象,如果现象非常明显并影响到班级体,班主任可采用一些小伎俩让抱团散开。如:面对同一件事对几方的说辞不一,能诈出一部分事情真相,以便合理處理。老师既要为人师表,又要表里如一,不代表不能使用一些智谋。合理对待班级中班委的竞争现象。细化分工,对自己管辖的范围严格管理。在处理某些班级事情中,可主动询问班委的意见,并抛出反向问题,使其站在班级立场和班主任立场中处理。

3与科任老师加大联系

面对学生问题不单一而定,要全方面动态了解每个学生,分析学生的各科表现,中职学生特别是要与学生兴趣社团老师联系,能分析学生的表现,在面对学生突发事情能有的放矢,做到全方面的了解学生。对学生已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以最大的耐心和爱心细心引导,在现实中,很多老师因为学生情商和智商差异处理各种事情和作业的能力不一,甚至某些同学会朝反方向进行,老师再面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平静而客观,尽量不立马做出相应处罚条件,用冷处理方法先缓缓,始终相信学生的年龄和成熟度,指出问题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先反思,训练和练习学生自己的处事能力。

4共同设定成长目标,达成共识

中职生因为学习习惯的不良,让周围很多人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认为是双差生,但部分中职生有社会工作的经验,可以从重回校园的原因和社会立足的能力等方向让班上其他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和老师共同设定班级目标,也需要家长配合老师协助完成。这些目标是大家共同探讨出来的,让大家共同参与效果会更好。班级一女生,因特令独行常常出众,在一次打架事件中充当了推波助澜者,在批评教育后依旧没有大的改变,并在后面的多次活动中抹黑班级形象,写的检讨敷衍简单,没有道歉诚意,并且丝毫不知自己的错误,更有各种理由狡辩,几乎完全忽视班纪班规。这样的学生在现阶段的中专生里屡见不鲜,这需要班主任和家长就学生的问题达成共识,让学生明白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想让学生学到本事学到规矩,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及时向父母反馈信息,一起做出相应的措施。

5德育工作常态化的重心永不变

(1)布置成作业形式的德育内容。学校作业引导学生对德育提高执行力,这些作业以影响学生的家人,家人反作用于学校和学生。布置作业形式能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在儿时,父母为我们洗脚变得理所应当,但长大了,我们只对自己的子女洗脚,却没有关心我们年迈的父母。这是我们成年人的通病,特别学校布置让是学生为家人洗脚的视频作业,虽有做作的嫌疑,但很有实际意义。通过教学相长的教育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

(2)反思日常所做,教师先自省。在面对问题学生时要考虑自己的处理方法是否欠妥,是否对其了解深入。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同学,通过了解得知因为父母离异,母亲一人带大,养成胆子大、脾气暴的特点,但是他从心里就很理解他的母亲带他的不宜,最终采用多次举例讲述母亲多次幸苦为其善后、旁观者观察母亲的劳苦等,心里动容行为改观,特别是在推荐成班委后,大家的注意力和自我的效能感让他转变越来越好。让有效沟通和榜样行为共同影响学生。

(3)重复优秀习惯,养成思维定势。在新生进校后,班主任应关心和注意学生的规矩意识。在开学初,养成好习惯。如:离开学校需要填请假单,回到家中向老师报平安,在新生当中,开始没有这种意识,从第一个周末就开始讲解,按要求实施,到最后影响到家长,部分家长在周六放假时学生到家后主动发平安信息。个别学生不太爱整理,显的教室凌乱不堪,物品摆放不整齐,垃圾随手扔,在卫生监督员的多次监督的情况下,多次重复的练习后,大多人都能积极主动去捡垃圾,保持教室整洁。

(4)教会学生基本礼仪。适当监督,巩固效果。在具体行驶这些措施中,选择单个模块进行一周或以上时间练习并巩固,如:学生回家要向老师报平安,在外学习要多向父母打电话。不能因为没有请过假就不会写请假条,发信息和打电话时喊长辈好,打完电话后让长辈先挂电话,在节假日发祝福短信给亲朋……这所有的礼仪礼节都是教学生成人的方式,这些生活知识犹如父母在侧给我们鞭策。这些小的祝福和问候会让亲朋留下好的影响也会让反馈给主人公。

6设立班级奖励惩罚机制

在中职学校,学生既要学习文化技能也要学习专业技能,既要培养智商又要提高学生的情商。目前很多学生家庭优越,父母宠爱,不会分享,略显自私,学校设置了流动红旗等作为评比班级,班级也要设置学生奖励和惩罚评比学生。加分和减分一定合理、公正、公开制度,在实践中总结,重新制定适合自己班学生的加分减分项目。

总之,班主任在实际面对学生时,首先应考虑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本班学生、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对中职部分学生在初中或者小学时有很多差的行为习惯,不能有思维定势。让学生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中成长,选择得力班委,培养和谐班风,锻炼学生职业教育能力,伴随德育时时、事事为先的原则。始终坚持:德育在实践中来,到实践去。

作者简介:巩莉(1989.09--),女,四川巴中人,汉族,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德育。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生活化德育
《中国德育》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