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绘本在信息技术绘画创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赵惠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5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绘本信息技术

赵惠兴

【摘要】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及大湾区新时代发展的推动下,中山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入户的优惠政策促使各幼儿园、中小学的建立及开设变得越来越紧迫。新的学校建设,顺应时代的发展,硬件设施建设越来越好,面对硬件设备的高端配制,但如果不使用又有什么用呢?正如胡一勇教授说过:“学校在信息化设施建完以后,就‘束之高阁、建而不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信息技术教育不但要走前一公里,更重要的是最后一公里。而要突破‘最后一公里’,必然途径就是技术的应用落地和融合创新,而这少不了四个关键词的支撑。”那么,面对新校只有低段的学生时,到底如何运用好学校的资源开展信息技术课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课题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低段信息技术与美术绘图的融合创新课程进行了教学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段;绘本;信息技术;创新课程

一、课程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1.基于信息技术和美术课程标准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中提出:“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入门”加“感悟”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原则基础,教师将低年段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学科融合进行,既能提升学生在美术素养中的持续学习、不断创造,也能通过美术的教学把学生自然引“入”信息技术的大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提出了“一个综合理念、四个发展目标”:以“美术˙人文˙科技”融为一体的综合创新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学科的整合学习是现今时代教育中的新模式。

2.基于低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时代性

新课标中也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从三年级才开设,但对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也可以结合其它学科进行信息技术的融合。因此,结合我校“体艺”教育的特色,以及学校条件较好的情况进行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相融合的整合性研究,为低段学生开展信息技术社团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资源把学生“引”入信息技术的“大门”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

3.基于学生的信心与兴趣培养需要

低段学生的操作能力及接受能力都较低,面对学生这一特点,采用低段學生爱画画的教学手段,通过与美术学科的相融合带动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信息技术的大门。在课程开设的前期调查中得知86.7%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93.6%的学生都对绘本感兴趣,因此,教师通过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故事性强的绘本教学,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引起学生对创作时图画的构图、色彩的搭配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模仿。

二、课程设立的思考

1.电脑绘图的现状

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电脑绘画遇到的最大的困惑就是课堂的重点应该放在计算机的软件使用上还是绘画的技巧上?因为电脑绘画不同于铅笔作画,一、二年级的学生使用铅笔的频率较高,所以,学生在使用上是完全没有问题,所以铅笔绘画课堂中更注重的是构图和绘画技巧的教学。但是在电脑绘画教学中所有的学生基本上的都没有接触过电脑,那么电脑的使用教学就变得更为突出了,因此,笔者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进行了调整,前半部分的教学侧重点放在计算机的入门上,后半部分的教学放在绘画的技巧上。

2.电脑绘画与画画的区别

在课程开设的前期,笔者就在思考,到底电脑绘画与画画有什么区别呢?只有搞清楚两者在根本和教学上的差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两者的差异寻找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依据。由下表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两者之间的优缺点及区别。

3.学生操作能力低,无法完成精细绘画

根据课程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课程设计上,笔者选择先从计算机的基本认识开始教学,接着到计算机鼠标、键盘的认识,再到计算机软件的认识,当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开始从软件的各个工具使用开始教学,让学生一步一步慢慢进入到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来,最后再通过各个图画的作品绘画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和色彩搭配感。

三、绘本在电脑绘画教学中的应用

1.绘本的选择

在教学开展前,我们小组成员共同查阅了市面上比较常见的200本绘本,选择其中的10本进行教学。在绘本的选择上我们首先对文字内容较多的绘本进行排除,接着由美术老师对绘本的色彩与构图进行筛选,最后在每一册绘本中寻找适合的教学点。

2.教案编写

确定好教学的绘本后,接着我们结合画图软件各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教案的编写。从浅入深,如,在教学圆形工具的使用时,笔者使用了《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教学生使用五个圆形工具画出可爱的毛毛虫;又如在学习曲线工具的使用时我使用了《小猪变形记》教学生使用曲线工具画出小猪耳朵等。

3.课程前测

在课程开展前,我们先对社团班的学生进行了课程学习前的情况检测,对学生家中是否有电脑?是否接触过电脑?对电脑的熟悉程度?以及家中亲人使用电脑的情况做了初步的测评,再运用评测的结果进行小组分配。这样在教学中就能运用小组成员的带动作用以优生带后进生,使教学更加有效及高速。

4.课中措施

每个新的尝试都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每个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过程中我们总能在其成长并有所收获。而在这个“绘本结合信息技术”创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以下问题出现。首先,在准备阶段,我们进行了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使用情况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低段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弱,其次在课程开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中过多投入于绘本的故事内容。最后在教学后的展示中我们发现都是动物的作品。而每个不同的问题,总能带来新的对于教育的思考,而针对本个课程开展中的问题我们就采用了以下四种策略来进行教学。

①巧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画画及绘本的兴趣是最大的,以学生最喜欢的、感兴趣的课程来带领学生进入信息技术的课堂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理想的。特别低段学生86.7%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在教学绘画前,我们必须进行计算机的认识、开关机及鼠标键盘的认识。但这样的课如何运用绘本进行教学呢?在多次的研讨和交流中,我们认为通过运用绘本的情境导入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子不但能够使课堂生动,而且也能让学生把枯燥的认知课变成有趣的情境课。例如,在教学鼠标和键盘的认识中,我们运用了绘本《咔嗒、咔嗒、哞》来串通课堂,由听一听什么声音,导入键盘,再通过鸭子打字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一步步跟着小鸭子进行学习,最后再升华让学生了解学会打字的重要性。这样的绘本教学课不但有趣生动,也能够让学生很快的投入到课堂中来,真是一举两得。

②微观

本课程的设计教学中除了运用绘本的情境教学,我们还抓住了低段学生爱模仿、善模仿的特点,让其在绘本的教学中观察绘本,每个绘本的每页设计都是作者经过精心设计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及思考。如,在教学圆形工具时,我们就通过一个《小猪变形记》的绘本来教学,先让学生观察绘本中的主人翁是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出我们的课题《曲线工具的使用》,通过直接的绘本图画观察,学生很快就抓住了小猪圆滚滚的特征,那么面对有这些特征的动物和事物,我们都可以使用圆形工具帮忙我们绘制。这样的课,不但让学生直观明了,更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③勇创

在教学的后阶段,我们让学生大胆的尝试,运用之前所学的工具进行作品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其中一页,思考这页为何这样画呢?这样画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在这页图画中作者运用了几种颜色?这些颜色搭配怎么样?最后再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如何你是作者你还会怎么画?这五个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勇于创新。低段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让孩子模仿,這样很容易就会抹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课中我们更要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创造不一样的图画。

④智评

杜威曾经说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互评不但能让学生明白每个作品的优劣,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更全面的思考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通过观察学生回答问题、上台演示操作、绘制作品的情况,再运用肯定性、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知识的过程评价,接着在课堂中我们运用小组评比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学生的课堂礼仪,以及学生学习、发言、参与的积极性进行积分制评价,对最终获胜的小组进行剪纸作品的奖励。最后作品完成后,收集学生作品,在全班展示。采用简单、明了的星级制,展开生生、师生之间的作品评价,肯定和检查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结果性评价。

四、成果

1.在通过为期半年的课堂探索,我们形成了基本的低段信息技术绘画课堂七步走形式:从绘本情境的导入-教师工具的使用教导-自我探索尝试-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小组内完成作品-评价与介绍七个步骤。通过每节课的尝试与调整,在这七步的基本环节中电脑绘画课程能够较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2.通过本课程的探索教师在低段教学能力上明显有所提升

信息技术教师基本上都是教3-6年级,接触的都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中高年级的学生相对低段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技术能都有较大的差异。低段学生注意力较低,所以需要在教学中更注重情境的导入;其次,低段的学生操作能力较弱,因面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讨论及小组时间;最后,低段学生的构图能力较差,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拓展性知识。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上教师更注重低段情境的教学和学生注意力的训练,在本次课题应用过程中教师们低段教学课堂的调控能力明显有所提高。

3.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所提升

在一学期的社团结束时,笔者对参加社团的30名学生进行了后期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使用鼠标的能力、画图软件的使用、新建及保存作品的能力基本达到了三年级的水平,这对后期三年级的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后期的设想

当然在新的尝试中总会有那么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课堂可以更多元化。但不可否认每个新的尝试总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像这个课程开展后,笔者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大大的提高了,虽然现在还是一、二年级,但三年级的课程他们也可以胜任了,所以在之后的教学中,还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课程延续下去,并且与之后三年级的学习衔接起来,这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胡小勇.走进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整合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DB/OL]信息化教学创新,2018,06.

[2]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

[3]张一春.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14.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绘本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绘本
绘本
绘本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