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心理健康特色教育

2019-09-10郑春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专业水平特色教育

郑春艳

内容摘要:在小学阶段进行心理健康特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以“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努力践行个性化教育,打造个性学校、成就特色教师、培养特长学生。学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切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把健康教育工作放在学校的主体工作中,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作了大量的探索。学校依据师生实际,初步探索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从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架构、心育环境建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渗透、心理咨询、家校合作等“六条渠道”进行深入研究,初步构建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框架。

关键词:特色教育 专业水平 健康活动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心育”全员格局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每个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需要形成全员参与的格局。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形成以心理健康教研团队为中心、班主任及中队辅导员为骨干、全体教师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组织。

(一)以心理健康教研团队为中心,着力培养一支“心育”专业队伍。

我校组织考取咨询师证书的四位老师和六位年轻骨干教师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研团队——实小心理团队,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核心力量,组织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活动。

为提高老师们的心理健康专业技术水平,学校大力支持老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与学习。省心理研究会的每年心理培训均派老师们参加,章丘区组织的心理教研也积极参加。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探究中,实小心理团队成员专业素养大大提升。

(二)以提升“心育”的施教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让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每学期,学校会举办2-3次面向班主任群体、全体辅导员老师的团体心理活动、心理培训。

(三)学科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力量,学校以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会邀请省级、市级心理专家入校,为全体教师做情绪管理、学习心理等主题的心理培训。

二.加强环境创设,营造“心育”文化氛围

(一)实验小学不遗余力改善校内硬件设施,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购置办公设备、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书籍等;耗资二十多万元建设学校心语室,配置各项设施设备。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环境温馨、安静,学生流连忘返。

(二)校园环境影响着师生的心境,对师生的心理产生直接的情境作用。我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师生成为最好地自己”,通过对宣传窗、墙报、黑板报,以及体育节、艺术节的举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着力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使学生在和睦的人际关系中感受自我价值。

(三)学校有自己的心理网站,学校的心理网站既可以供家长和学生浏览心理文章,还提供心理在线,直接向心理老师咨询,由心理老师回复。学校心理网站的心理测评中心,可以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在线测评。

(四)加强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我校通过家长会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培训,对家长们进行相关的家长教育和亲子关系方面的讲座,解答家庭教育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构建家校一体的教育环境,并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五)渠道丰富、形式多样的心育途径。

1.每学期利用学校电视直播系统、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等方式,为全校师生做不同主题的心理讲座,如:国庆节后心理调适、如何远离校园暴力、“525”——我爱我等。

2.各班设置心理委员,成立学生心理小组。学校重视培训学生心理骨干,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利用每周四下午校本课程活动时间,心理小组的学生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团活动,及时发现班级同学的心理异常现象。

三.开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打造“心育”校本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重要途径。我校将心理健康活动课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组织心理教研团队开发了一到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的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活动课与班会、队会相结合,每月一课,利用学校信息化直播系统,由心理团队中的老师担任辅导课主讲,班主任和团员助讲,每学期每班至少4节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增强悦纳自我意识,实现自助和互助,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做人。

四.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解决“心育”疑难问题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师生,开展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能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门机构和医疗部门。根据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团体辅导。

每学年至少开展1—2次以上的教师或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针对学生或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所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师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纠正不良的行为。

(2)个体咨询。

个体咨询的目标是在学校心理咨询能力范围内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重塑健康心理與人格。在每周四下午,校本课程活动时间,两个咨询室同时对学生和老师开放。

(3)书信咨询。

学校在每个教学楼的一层设立知心信箱,全校共设置了6个心理信箱,由心理教研团队的老师们负责收集和回复。

(4)网络咨询。

利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软件建立的学校心理网站,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与心理教研团队的教师进行心灵对话。

五.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拓展“心育”深度广度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通过坚持经常的、形式灵活多样的校本研训活动,使学科教师达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共识。

教师们在备课时,着力挖掘“心育”的因素;在课堂上,适时渗透“心育”的内容;在方法上,积极采用激励性评价机制,竭力帮助学生达成或接近“心育”的目标。从而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成功感、喜悦感,不断增强学习欲望和学习信心。

六.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心育”和谐互动

为了更好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实验小学联合各方力量,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凸显“家校联动创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有效结合。通过家长会、沙龙、座谈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推进家庭教育,强化观念;开展亲子团体心理活动和感恩亲子实践作业,增进亲子关系;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发送“教子妙方”短信,联合互动。

除此之外,学校还经常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一年级入队仪式、四年级学生成人礼、艺术节学生汇报演出等,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见证孩子的每一步成长,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为学生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隨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实验小学的心理健康特色教育,有利于学生性格的良好塑造,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滋润,让每个生命在心理教育中熠熠生辉!相信实验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定能助力每一位实小学生全面发展、筑梦未来!

七.结语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教师在健康教育中要尽量保持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衡,可以适当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身体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自觉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和完善,以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传清.浅谈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

[2]陈小华.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身心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

[3]吴从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4]崔喜敏.怎样在科学课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5]阎雨平.让学生拥有一片亮丽的蓝天: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

[6]朱春洁.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13(01).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专业水平特色教育
论新形势下青年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
在音乐鉴赏生态课堂优化教师角色的思考
职业技能教师与职业院校的需求差异性探讨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助力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两点建议
对《液体的压强(1)》一课的点评
资产评估报告的说理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