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之探索

2019-09-10袁耀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15期
关键词:教学观培养兴趣教学方法

袁耀林

【摘要】语文知識是学习其它学科知识的基础,因此,要重视语文学科的教学。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单一,学生阅读面狭窄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和教学方法,设法优化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观;教学方法;培养兴趣;阅读教学

笔者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中总结得出,农村地方的初中学生因受文化氛围的影响,学校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单一。同时,囿于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较低;作文内容空洞无物,胡编乱造,词汇贫乏。因此,改变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冲出这个困境是当前初中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那么,要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以上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和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老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则往往是以老师为“主角”,以学生为“配角”。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博古通今,口若悬河,一讲到底,有时还生怕讲得不够呢;或者以问代讲,一问到尾,有时还担心问得不够深入呢。这样的课堂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结论,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学生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全被“没收”了,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被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个性也被埋没了。于是,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要落实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就要将老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以“导”的角色精讲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并在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笔者觉得,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即可:一是学什么;二是怎样学;三是学得怎么样。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营造一种平等、宽松、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爱上语文,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培养兴趣,养成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创设“乐”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之中,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有帮助。语文教师要像像教育家魏书生那样,做到“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尽可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因为幽默的语言、谐趣的故事宛如春风化雨,比板着脸孔说书说教更易沁入学生的心田。教师幽默、谐趣、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言和教材中优美的文句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同时,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自主去阅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应“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放心地把自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其才智,开启其悟性。这时,教师只需要从旁适当地“点”“拨”“扶”学生,鼓励学生对文章提出质疑,指导学生抓住主要的矛盾,抓住本质的东西,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去解决问题。教师若能经常这样做,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便能养成。

三、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农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写作缺乏素材,这是由于农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机会比较少,出去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的机会也不多。那么,改如何在课堂上开拓农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视野,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呢?笔者认为,要课内课外相结合。所谓课内课外相结合就是说把课外大量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上综合训练,或在课堂上结合课内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分析、理解。通过大量的读读、写写、练练,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写作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初中语文新大纲强调,“中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阅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若要达到这些要求,语文教学就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也就是说“课内课外相结合”。班级里的书架和学校的图书室有大量的书刊报纸杂志,为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阵地。在图书室里,学生可以广泛阅读、自主阅读、选择阅读。正如鲁迅先生说:“大可以看各样的书,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例如,我每周都会利用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各类书刊杂志,积累词汇,摘抄精彩的句段或优美的文章,并写写读书体会和随想。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享受了语言文字带来的人生体验和思想震撼,又在摘录的过程中对文章进行了鉴赏、品味和感悟;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既可以互相学习,又可以相互促进。这样,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束缚中“走出来”,进入自主自由的阅读时间和空间,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又能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为学生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阅读的习惯,并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课外阅读。这样,才能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J].中华书局,2005.

[2]王淑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8(16):61-62.

猜你喜欢

教学观培养兴趣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