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形拓扑遗传学习人工蜂群算法研究*

2019-09-10王贞李旭飞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12期

王贞 李旭飞

摘要:针对人工蜂群算法探索能力强而开发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环形拓扑的遗传学习人工蜂群算法。算法中引入环形拓扑遗传学习策略来生成精英个体,可以增加种群多样性,保证算法的探索能力。同时,在搜索方程中利用精英个体和全局最优个体进行搜索引导,可以提高算法的开发能力,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对6个标准测试函数实验,与其他算法比较发现.所提出的算法较其他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性能。

关键词:遗传学习;人工蜂群算法;环形拓扑

中图分类号:TP301.6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2005年Karaboga通过模拟蜜蜂群体觅食行为提出了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10ny Algorithm,ABC)。自ABC算法提出以来,由于其良好的优化性能,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ABC算法改进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过去十几年间,尽管ABC算法得到了有效的改进,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与其他基于种群的算法类似,ABC算法在优化过程中仍然存在收敛性弱的问题。这一问题与算法中的随机搜索方向和随机步长有关,ABC算法具有较强的探索能力,而开发能力较弱。一般而言,算法的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是互相对立的,因此为了提高算法的性能,有必要在算法的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间寻求平衡。基于以上分析,本论述采用环形拓扑遗传学习机制,以此平衡算法的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提出基于环形拓扑遗传学习的人工蜂群算法(Genetic learning artificial bee co10ny algorithmwith ring topo10gy,ABC-RTGL)。

ABC-RTGL算法中采用遺传学习策略生成精英个体,并在搜索方程中利用精英个体和全局最优个体进行引导,增强算法的开发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环形拓扑可以扩大算法搜索的可行域,在增强算法开发能力的同时,平衡算法探索能力,在算法中引入环形拓扑。通过对测试问题的实验发现,提出的ABC-RTGL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性能,是可行的有效算法。

1人工蜂群算法

受蜜蜂群体采蜜行为启发,Karaboga提出一种新的群智能优化算法——人工蜂群算法。该算法中的人工蜂种群设置为三种类型,包括雇佣蜂、跟随蜂和侦查蜂。首先,在雇佣蜂阶段中,雇佣蜂对可行域进行随机搜索来寻找食物源,并将食物源信息传递给在蜂巢中等待搜索食物源的跟随蜂。其次,在跟随蜂阶段中,跟随蜂根据雇佣蜂传递回蜂巢的食物源信息,选择需要进行搜索的食物源进行采蜜。最后,在侦查蜂阶段,如果所有食物源中有已经被开采完蜂蜜的,则该食物源将会被抛弃,同时与之相对应的雇佣蜂将转变为侦查蜂,重新随机搜索新食物源。在算法的整个搜索过程中,食物源对应的是优化问题的候选解,而食物源的质量代表了候选解的优劣。

在ABC算法中,采用随机初始化方式生成初始人工蜂种群,其生成方式如式(1)所示。

x=x+rand(0,1)(x+x)(1)

其中,i=1,…SN,j=1,…,D,SN表示种群数量,D表示问题维数,rand(0,1)为0-1之间的随机数,x和x分别表示个体第j维的上界和下界。

雇佣蜂通过以下搜索方程对候选解进行搜索:

v=x+φ(x-x)(2)

其中,k∈{1,…,SN}是随机选取的不同于i的指标,在生成新的候选解时仅有一个随机选取的解;j∈{1,…,D}是随机选取的指标,这意味着新候选解与旧解之间仅有一维发生了变化。φ是[-1,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跟随蜂根据一定的概率对雇佣蜂找到的食物源进行选择更新.其按如下方式进行计算:

其中,fit表示第i个食物源的适应值。选择好食物源的跟随蜂同样利用搜索方程(2)对食物源进行搜索。

2 基于环形拓扑的遗传学习人工蜂群算法

通过上述ABC算法的描述,分析出算法具有较强的探索能力,而开发能力较弱,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算法的收敛速度。针对ABC算法的上述问题,本论述引入环形拓扑的遗传学习策略,来平衡算法的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从而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

2.1环形拓扑

由于环形拓扑结构可以增大可能的搜索空间,在算法搜索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加算法的种群多样性,增强算法的探索能力。因此,在精英个体生成过程中采用环形拓扑有利于算法维持种群多样性。环形拓扑生成精英个体方式如式(4)所示。

2.2 遗传学习策略

为了平衡算法的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在原始ABC算法中加入遗传学习策略。该策略主要通过引人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和选择操作来生成能够引导算法搜索的有效精英个体。具体策略如下算法2。

算法2:遗传学习策略

Step 1:对个体o进行交叉操作。随机选择个体x,计算其目标函数值fit。若fitk,则按环形拓扑式(4)生成个体o,否则将随机个体x赋给个体o。

Step 2:对个体o进行变异操作。若随机数小于变异概率,则对个体o按初始化方式随机生成。

Step 3:对个体o进行选择操作。估计个体o的目标函数值,若其目标函数值小于当前精英个体e的目标函数值,则利用o对e进行替换。

Step 4:若o的目标函数值小于当前全局最优解的目标函数值,则对当前全局最优解进行更新。

Step 5:若e违背更新代数超过s,则利用轮盘赌选择在当前局部最优解中进行重新选择生成。判定是否所有精英个体都已更新,若更新完成,则返回精英种群和当前全局最优解,否则返回Step l。

通过对原始ABC算法的搜索方程分析,发现该搜索方程具有较强的探索能力,而开发能力较弱。因此,受Lin等学者启发,对ABC算法的原始搜索方程进行如下改进。

其中,k∈{1,…,SN}是随机选取的不同于i的指标,j∈{1,…,D}是随机选取的指标,φ是[-1,1]止均匀分布的随机数,φ是[0,1.5]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搜索方程中e表示由遗传学习策略生成的第i个精英个体的第j维,y是当前全局最优解的第j维。由此可以看出,搜索方程(5)包含两个学习项,其一是遗传学习项可以增强算法的探索能力;其二是全局学习项,可以增强算法的开发能力。

2.3 基于环形拓扑的遗传学习人工蜂群算法

结合上述的环形拓扑和遗传学习策略,构建了基于环形拓扑的遗传学习人工蜂群算法(Genetic learningartificial bee co10ny algorithm with ring topo10gy,ABC-RTGL),具体算法流程如下算法3。

算法3:ABC-RTGL算法

Step 1:初始化。在搜索空間中利用初始化方程(1)随机生成SN个初始个体组成初始化种群。计算初始种群目标函数值和适应值。记录当前最优解和最优值。

Step 2:雇佣蜂阶段。利用算法2生成精英个体,并用搜索方程(5)生成新的个体,计算新个体的目标函数值和适应值。若新个体的目标函数值优于旧个体,则用新个体替换种群中的旧个体,否则不替换。

Step 3:跟随蜂阶段。对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利用式(3)计算选择概率,并利用轮盘赌选择对跟随蜂需要更新的个体进行选择。利用算法2生成精英个体,并用搜索方程(5)生成新的个体,计算新个体的目标函数值和适应值。若新个体的目标函数值优于旧个体,则用新个体替换种群中的旧个体,否则不替换。

Step 4:侦查蜂阶段。若种群中存在个体未被更新次数超过上限limit时,利用式(1)随机生成一个新个体对该个体进行替换。

Step 5:记录当前最优解和最优值。若达到终止条件,则结束搜索,返回最优解和最优值,否则,返回Step 2。

3 数值实验

为了检验ABC-RTGL算法的优化性能,本节中将对6个标准測试函数进行测试实验,测试维数D=30,最优值均为0,具体特征见表1所列。实验中种群数量SN为100,limit为200,最大循环代数MaxCycle对应1000,算法独立运行25次。

表2给出了实验结果,包括均值和标准差。同时,在表中给出5%置信水平下Wilcoxon统计测试结果,在表中以“+、=、-”分别表示ABC-RTGL算法优于、相同、劣于其他算法结果。实验结果中较好值均由黑体标出。表2所列,ABC-RTGL算法几乎在所有测试问题上的优化结果都要比原始ABC算法和GABC算法要好。

图1给出了测试问题的收敛曲线图来进一步展现ABC-RTGL算法的优化性能。从图中可以看出,ABC-RTGL算法的收敛速度较ABC算法和GABC算法更快。以上实验结果说明,ABC-RTGL算法不论在搜索最优解的质量方面还是在鲁棒性方面,都比ABC算法和GABC算法更好。

4 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求解全局优化问题,本论述给出一种基于环形拓扑遗传学习的人工蜂群算法。由于ABC算法注重探索能力而开发能力较弱,因此引入遗传学习策略来增强算法的开发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平衡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引入了环形拓扑来生成部分精英个体。通过与其他算法在测试问题上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ABC-RTGL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性和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