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下作业清洁生产在安塞油田的应用

2019-09-10赵瑞元巩继云蒲新辉姜朝阳

石油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清洁生产井下作业

赵瑞元 巩继云 蒲新辉 姜朝阳

摘要:安塞油田地处“三库四河”环境敏感区、点多面广、区域分散,井下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油、污水、泥浆、砂、蜡、固体废物等,使用锅炉车在地面清洁油管、油杆时,由于油管、油杆桥下敷设一次性防渗布,导致污油水、蜡收集困难,末端处理费用高,不能完全满足安全环保要求。随着国家新“两法”及“土十条”的实施,井下作业必须转变思路,从源头削减作业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降本增效,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现安塞油田可持续发展,达到井下作业清洁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井下作业;清洁生产;工艺原理

1概  述

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不能用传统的末端治理方法来对待,要本着预防为主的环境治理思路,从设计开始考虑清洁生产,抓好过程施工的运行管理,辅之一科技创新,不断追求管理现代化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才能实现企业管理上水平,促使企业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进步,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作业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2实施井下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实施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是国家及地方法律、中央政府的要求。在国家立法领域出台了“两法”,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陕西省及延安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及管理办法、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标准等。

实施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集团公司要求三年时间建立清洁生产技术体系,达到清洁生产技术全覆盖,全面创建绿色矿山。油田公司始终坚持在油田开发时注重保护环境,积极建设“绿色、科技、人文”的现代化大油田。

3井下作业生产现状

安塞油田共管理油水井***口,井下作業施工每年大约***井次,井下作业产生油泥约4000吨,主要是检泵、隔采、措施、大修作业产生的,内部处置及委外处置,油泥处置费1500元/吨,防渗布处置费158元/井次,处理费用高达750万元,另外高液面及泄油器故障造成1500吨以上的原油流失。由于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环保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单次作业产生的含油污泥及含油废弃物10-15袋,二次固井、永久封井、大修等作业甚至高达200-600袋。

4三种井下作业清洁生产工艺原理及应用效果

4.1井筒密闭清洗工艺

4.1.1工艺原理:以高压水力喷射、高温蒸汽密闭连续清洗、残液实时回收为一体的技术。

4.1.2河北麟润700型密闭清洗设备工艺试验

(1)工艺原理

在对抽油杆清洗时,废水同步回收。起油管时内壁清洗,提油管时对外壁同步清洗。

抽油杆:配套抽油杆清洗器,清洗泵将热水加压后对油油杆进行清洗(图4-11),残液由回收泵进入回收箱内重复利用。

油管:外壁清洗与抽油杆相似(图4-12),内壁清洗利用高压软管自上而下清洗(图4-13),从油管内及油管外返排至地面。

(2)制定热洗技术标准

从现场作业效果来看,温度越高,清洗效果越好,但高温会使油管内原油及轻质组分快速气化膨胀喷出。结合井筒结蜡状况和熔点,优化合理的热洗温度、排量、温度梯度等参数。

(3)优化工艺技术

一是在热洗装置上抽油杆防喷器,实现井口密闭清洗,消除井控风险。二是采取井口逐根清洗和软管分段刺洗的方法解决油管内蜡和砂子下沉造成泄油器堵塞无法打开,油管内壁不彻底的问题。三是回收箱增加负压真空泵,同时将回收管径由38mm优化至50mm解决井口气大的问题,提高残液回收效率,残液除油后重复利用。

(4)现场应用情况

抽油杆清洗(图4-14):超导加热炉加热清洗液,通过清洗泵输送至油杆清洁器刺洗油杆,残液进入回收箱除油后继续循环加热利用。

油管清洗(图4-15):井口逐根清洗和软管分段刺洗的方法,将连续清洗软管与油管内壁喷射清洗工具连接,用高温热水分段清洗油管内壁。

(5)油管、油杆热洗效果

油杆杆体清洁(图4-16),不沾蜡质及原油;扶正器、接箍处清洗干净;油管内外壁清洁(图4-17)光滑,无结蜡结垢;抽油杆桥下不落污油(图4-18)。

(6)工艺评价

累计实施密闭清洗32井次,通过现场应用情况和清洗效果,对河北麟润密闭清洗工艺优缺点作综合性评价。

优点:清洗残液可返出地面;残液除油后可重复利用;对泄油器打不开井可实现油管内壁清洗;适用范围广。

缺点:油管内壁需分两次热洗,不连续作业导致泄油器堵塞;结蜡严重井清洗速度慢,影响占井周期;高压软管在长时间高温下发生变形,井口易出现刺漏。

六、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目前年检泵及隔采等工作量约5100井次,全面应用清洁生产工艺(表6-1)后全年需增加投入2040万,节约费用785.7万,总体每年需增加1254.3万元。考虑回收原油价值450万元,需增加投资804.3万元。

6.2环保效益

6.2.1实现了油水不落地,全部回收利用。

6.2.3实现了含油污泥源头减量,单井次由8-15袋减为1袋以下。

6.2.3削减了危险废物管控风险,符合清洁生产及危险废物等法律法规管理要求。

6.2.4全面贯彻落实了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绿色矿山创建要求。

6.2.5提供可复制、能推广的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模式和机制。

井下作业清洁生产工艺推广应用后,可以实现源头‘减量化’、井场‘不挖坑’、终端‘不落地’的良好局面,达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朱正国,井下作业清洁生产

[2]聂海光、王新河,《油气田井下作业修井工程》,2002年2月

猜你喜欢

清洁生产井下作业
基于多手段教学的《清洁生产》教改研究与实践
浅析山东地区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
油田企业清洁生产初探
低压水切割机解决煤矿井下锚索切割的应用
“清洁生产”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油气田井下作业环境保护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