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数学探讨

2019-09-10陈爱兰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数学

陈爱兰

【摘要】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如何将教学知识与游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众多幼儿教学工作者的重点研究目标。本文围绕幼儿数学教学,分析在生活和游戏中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希望为广大幼儿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幼儿;游戏;数学

一、合理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幼儿数学教师在向班级幼儿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依据自身对数学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合理设定讨论主题,与班级幼儿围绕主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提升幼儿的数学素养,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在教幼儿10以内数字加减知识时,教师可以依据对幼儿日常生活的了解,合理设计更加贴近实际的如“小明的妈妈买了8颗苹果,让小明每天吃1颗苹果,已知小明的妈妈吃了3颗苹果,请问小明吃了几天的苹果”这样的数学题目,教师让幼儿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采取实物演示的方式,用铅笔代替数学题目中的苹果,两名幼儿扮演小明和小明的妈妈,从而算出数学题目的答案。在数学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让班级幼儿回家观察生活中含有数学知识的事物,并且在下一节课堂中让幼儿阐述自己发现含有数学知识的事物,从而提高班级幼儿自主学习意识。

二、创新游戏内容,添加数学知识

幼儿教师应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深入了解班级幼儿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结合对数学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创新出新的适合班級幼儿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向游戏内容中添加一定量的数学知识,提高班级幼儿的数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如在讲解数学符号含义时,教师先向幼儿讲解“<”“<”“≤”“≥”“=”的含义,并且将这些数学符号写在不同的方形草稿纸上,让班级幼儿抽取草稿纸,纸上的数学符号就是幼儿将要扮演的角色,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班级幼儿依据对数学题目的了解,举起相应的数学符号草稿纸,加深数学知识在幼儿脑海中的印象,从而提高其数学素养。如教师向班级幼儿提问3加4是否等于7,观察手持“=”幼儿的反应,当幼儿反应较慢时,教师面露出可惜的表情,鼓励班级幼儿提高思维速度,同时再次提问数字8和数字7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观察手持“<”“>”数学符号幼儿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只有手持“>”数学符号的幼儿会举起方形草稿纸。教师向班级幼儿讲解数字8和数字7之间关系时,手持“<”“>”数学符号的幼儿都可以举起草稿纸,从而让幼儿领略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其数学素养。

三、游戏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幼儿数学能力

幼儿教师在设定游戏教学方案时,可以依据对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的了解,合理制定更加贴合实际的游戏内容,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到自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其思维拓展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具有不同颜色的气球,并且吹好绑在一起,将其作为数学教学道具。在教班级幼儿认识数字时,教师举起色彩斑斓的气球,让幼儿数黄色的气球有几个,对于数数较快且表现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数数较慢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身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班级幼儿的数学能力。

四、结语

处在幼儿教学阶段的学生,其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精心制定游戏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幼儿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创新出新的适合班级幼儿的游戏化教学方式,激发班级幼儿参与游戏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潘秋荣.如何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数学探讨[J].读书文摘,2014(14).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数学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