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新样态现代学校,构建智慧型学习生态

2019-09-10江为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2期
关键词:智慧型

江为彬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日新月异,教育进入3.0时代,学校竞争加剧与变革……再没有比教育更加强大的变革力量。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启了数字的时代,社会的视角也从熟练技术工人到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的时代。先进的可穿戴技术、第六感技术、普适计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技术生活化,生活智能化的普及,整个社会因工具而连接,思维方式因连接而改变。

【关键词】新样态;智慧型;现代学校;学习生态

我们在21世纪需要怎样的教育?在当前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的宗旨是什么?应如何组织学习?课堂教学环境从传统教学环境到信息媒体环境向智慧教育环境转变,课堂的样态也从黑板、粉笔、模型挂图到传统电教设备、多媒体投影、互动白板一体机向网络访问便利、资源易得、富媒体、智能终端、VR/AR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向会利用各种资源学习、数字化情景中的自主学习、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交流与协作方向变革。我们今天需要对教育再次做出高瞻远瞩的思考,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重新审视教育。

教育要突破以往的发展方式,就必须立足于学校的文化传统、内生基因和自身基础,走内生式发展之路,创建原生态、去功利、致良知、可持续的现代学校,我们称之为新样态学校。“新样态学校”是对学校发展状态“基于原点”的系统思考、深度回归、高度提炼和理性认知,基于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现状,通过整体建构的有效模式走系统路径,提出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愿景使命、总体目标、实施路径的系统变革和整体创新。“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是新样态学校的特征,新样态学校可成为未来学校的一种模式。

一、确定学生发展目标,创建新样态现代学校

没有学生研究,就没有教育。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要有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决策的能力。学校发展规划的三个层级:首先,有清晰的学生发展目标的学校;其次,以人的发展为己任的学校;第三,以学生为本的学校也是全体教职工发展的学校。

学生发展目标是教育的灵魂,是学校系统构建的灵魂,是教育的大爱。很多学校没有学生发展目标,即使有也没有针对性,不是从问题的解决去确定学生发展目标。要让办学思想的词成为一种概念并阐述本质特征,而不是画面呈现,每一个目标都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一)以人发展为己任的学校

问题是最重要的资源,不要怕问题,问题让生活五彩缤纷。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家庭,是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发展的家庭,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学校也是全体教职工发展的学校。通过实际工作关注的学生发展—>德育和教学—>公民的道德和知识—> 成为负责任的能适应社会的公民—>社会適应性和人的本体性(自发性)的平衡和谐发展。

关注学生发展的四大领域:

1.健康发展。教育如何为自发性保留,那就是自由,要让孩子自由,有规则的自由就是爱。什么叫爱?就是对孩子人性的关注。比如,婴儿的啼哭,母亲对婴儿的安抚。遇到一个好母亲,饿了有奶吃,渴了有水喝,婴儿的自发性会得到发展。遇到一个不好的母亲照料时,他会感觉外在的世界在对抗他,他将出现人生的第一次焦虑,当得不到满足时,就少哭或不哭,从而压抑。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在其身体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缺钙、缺营养的一种状态,导致孩子出现的情绪问题。

2.生活自理。班集体建设应该有班集体生活,因为这是孩子的民生问题。比如,书包的收拾、整理。只有在解决学生民生的基本问题中,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生活管理班级,如,成立女生俱乐部,聘请美女老师当顾问,什么话题都可以有。小学阶段审美问题解决得好,初中青春期就容易过。青春期爱美,又不知如何美?多着急啊,没有审美是现代人最大的病。通过主题班会、美食会、购物会解决孩子的民生问题,让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找到教育的逻辑起点,通过班级生活关注学生民生达到审美。

3.人际交往。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好朋友。中国人际交往的智慧:避而远之、志同道合、亲密关系、合作关系、娱乐关系、礼节关系等六种人际交往关系。

4.学业发展。培养好习惯、健康生活。开发孩子的潜能,给孩子今后选择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让孩子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懂得了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二)以学生为本的新样态学校

理解“学校发展”之“发展”。校长头脑中学校的发展是什么?发展是解决问题和发扬优势的过程。发展是一个不断唤醒需求(愿景、理想、期待)的过程(主管和客观的需求)。最好的领导就是唤醒下属员工一个高层次的需求。优势、问题和期待是最重要的发展资源。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是个历史概念。

以自我诊断为路径,从行为入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校长的权威建立起来,如果领导干部的民主没有建立起来,中层干部就会没有活力。一个学校中层领导、年级组长、科组长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培养“勤奋、合作、独立思考,做更有品位的老师”,做到外有形,衣着得体;内有德,独立思考,内外兼修,最大限度的发展是一种所有人的自由的独立的欣欣向荣的状态,即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和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校长要善于搭建教师多方面的平台,让老师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让一部分人影响一部分人到所有人影响所有人。有些校长回到家是“人”,回到单位就变成领导了,忽略了校长作为“人”的一部分,要还原校长原有的丰富的“人”的部分,教育工作者既要管教学也要关注“人”的问题。

学科知识教学要从意义开始讲,让学生对未来的选择要有依据,这是对“人”的尊重。比如,数学老师面对数学课差的学生如何谈话?1.体面的尊严。“你的小提琴、足球毛笔字非常不错”,让孩子体面地活;2.健康的心态。一科不好并不代表全部都差,前途无限可能;3.陪伴的纠错。陪着做几道题,找到火种、自我肯定、再扶正过来。

班级管理要向班级教育转变,必须把学生看作“拥有一切人的尊严的完整的生命体”来对待,强调的是对人的关注。评价老师的授课除了学科知识之外,还看老师对人的关注,很多班主任对学生停留在管理上而不是教育。家长和教师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就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新样态学校。

二、以学科素养为统领,构建智慧型学习生态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将其归纳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學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未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航向和风向标。强化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打造中国学生发展“最强基因”,共同探寻如何“教得有意义、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

(一)教育工作是面向未来的工作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教育之所以是未来,还在于它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近现代的发展史,证明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论断。年轻一代需要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适应未来就要具有:发展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合作的精神、有后劲的功底。

教育是为了明天培养今天的人,从培养对象看他具有超前性,从培养内容看他具有滞后性。这种超前和滞后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做教育的瞭望者。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敬畏生命。所以,必须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对教育的敬畏之心。

(二)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和能力

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方法、人格是设计未来教育的顶层理念、教育变革的方向。其关键是思考力的培养,思考力特指以思维为核心的认知能力,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探索者。具体内容和指标:5个方面20个指标。

1.品德发展水平: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

2.学业发展水平: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3.身心发展水平: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

4.兴趣特长养成: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

5.学业负担状况: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

(三)学科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专业化、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理解知识、体验情感、践行价值观的学习愉悦感是所有解决方案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课堂模式更关注学科思想、学科品质这些本质属性的多元开放的无边界课堂。

课堂改革的新样态:从生本课堂走向自本课堂。1.师本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为主的课堂;2.生本课堂:以先学后“教”,“交”后再教,以学为主,关注教学意义的课堂;3.自本课堂:“自”指以每一个学生为本,重心更加下移。即:从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进入“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不分彼此的“第三种教学关系”,课堂则实现了“促进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混合式学习方式。教学相长、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时而学进、时而教进。

教学方法的新样态:教学内容+方法模块=活动思路。1.理解信息:回忆、总结、概括、分类等;2.处理信息:归纳、演绎、应用、解决问题;3.生成信息:比较、综合、创新等。把知识点穿成知识链,编成知识网,能整体呈现的,绝不割裂。各学科、各课型都有方法模块,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模块当中,以活动为纲,如,上午上课、下午活动,实现模块自由结合。传统“思维训练”要保留,但同时也要改变。比如:6-2=?一题变多题:6=?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诊断者、促进者,教师要走在课堂中央,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追求“规范、和谐、共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主人,要树立课堂主人翁的学习观,以“静听、凝思、敢说、分享、会做”为课堂规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想学,会学,乐学。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育不是工业,教育需要生态,教育是有季节的,教师就是麦田的守望者。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气质。气质改变原生态,气质打造新样态。创建新样态现代学校,构建智慧型学习生态,学生变了,整个学校都会变。

猜你喜欢

智慧型
上海“十四五”大力发展智慧型基础教育
做一位智慧型班主任
智慧型语文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与智慧型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研究与探索
如何做一个有幸福感的班主任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探析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议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
论金融监管中整合性风险管理范式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