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9-09-10陈丽霜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7期
关键词:示范习惯

陈丽霜

摘要:小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具体做法是从鼓励学生爱说、会说、敢说,培养清晰有序的口语习惯,并以准确的语言表达数学术语和数学概念。教师要用规范、简洁的语言影响学生。

关键词:爱说 会说 敢说 习惯 示范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教师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在尝试。课堂改革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沟通和合作意识。为了实现这一改革,语言作为学生之间思考、沟通和合作的载体变得更加重要。然而,我们发现,当学生们进行合作和交流时,只有几位优秀学生抢着发言,绝大多数学生成了“听话的机器”。即使被迫说话,也是吞吞吐吐,有的干脆站立不语。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做,不注意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技能,将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爱说

学生的观察,记忆和注意都是无意的,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材的情境图,色彩丰富、形象生动,都是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些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愿意说,喜欢说。例如,在教学《可爱的校园》的第一课时,可出示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学生刚到学校,小学校园生活的照片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每个学生都有所发现,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说,图上有两只小白兔,有一只大象,有3只松鼠……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给予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然后,教师再适时地点拨:“这里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小朋友们可以用数字来还表示哪些东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发现和表达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被动员起来。

二、创设游戏场景,让学生会说

有位儿童学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天生的玩家。”如何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可以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不同的游戏、故事,创设语言情境,借此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教材情的境图和练习非常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等活动将情境图提供的内容进一步情境化,让学生全心全意地置身于数学活动的真实环境中,增加实际经验,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猜数游戏》时,利用对口令的游戏掌握1~7的组成:

师:我拍一

生:我拍四

合:1和4组成了5。

师:我拍二

生:我拍五

合:2和5组成了7。 ……

这样的游戏孩子会很开心。有规律的说话游戏,每个孩子都会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避免无聊的训练,更好地激励学生说话。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新知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进行小型辩论,鼓励学生敢说

一位哲人说过:你给我一个苹果,我也给你一个苹果,然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给我一个想法,我给你一个想法,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不同的想法。辩论中的讨论和交流是学生分享想法的过程。例如,当我们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对“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个部分是圆的二分之一”进行辩论,最后根据“平均分”确定分数。课堂辩论通常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必须在短时间内理清想法并组织语言以使其具有说服力。如果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很难做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简单的小辩论入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小辩论分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培训:首先询问学生对教师解释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提问;二是提前安排辩论内容,使学生能够提前确立自己的观点,收集辩论材料;三是进行辩论。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例如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在辩论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表达了他们的意见,还学会了倾听。不仅锻炼了思维,还培养了敢于思考和敢于说话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数学语言是一门特殊语言。它也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数学标准化的培养。

首先,要求学生表达数学概念和数学术语是正确和完美的。比如有的学生说:“8是倍数,2是因数。”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这样说都不准确。而应说成“8是2的倍数,2是8的因数”。“当等底等高时,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两倍。”其次,要求学生说话要有依据、连贯、通顺。如提问:“ 是最简分数吗?为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回答:“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所以它是最简分数。”

五、教师的数学语言应该严谨并具示范性

教师自身语言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和严谨表达,发挥示范作用。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教师应注重科学和准确地表达数学语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字”,“要使三位数8 7为3的倍数, 可填写哪些数?”;我们有时还会把“同圆的直径与半径长度的比是2:1” 说成“同圆的直径与半径的比是2:1”,把“101×35-35= (101-1)×35”的计算依据,说成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众所周知,这些随意的表达会无意识地影响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精确。教师的数学语言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准确,严谨,不含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并给予学生清晰,正确的理解。如果教师指导语言不准确,缺乏准确性和严谨性,那么学生很难说出教师想要的数学信息。有时会往往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数”与“数字”,“增加”与“增加到”,“数位”与“位数”等。优秀数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练,“像敲钉子——声声入耳”。如果教师的数学语言含糊不清,他们只会误导学生,甚至会导致判断错误,这会扰乱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必须透彻底地理解教材的数学概念、术语的精确含义,准确而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力求表达简洁,严谨,流畅。如教学平行線的概念“在同一平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其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上”,“不相交”,“两条直线”。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的是,平行线反映了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并不能说某条直线是平行线;强调“在同一平面上”的前提,通过对关键词短语的强调,解释,使学生意识到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不相交”是必不可少的。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阶段的培训。把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付诸实践,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壬淑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有察,2011(22)

[2]付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基教,2015(3)

猜你喜欢

示范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养成书写好习惯
好习惯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
习惯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