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应用性和行业性”

2019-09-10李强张雄孙旺斌卜耀军陈小辉张敬全曾春梅

高教学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应用性技能型应用型

李强 张雄 孙旺斌 卜耀军 陈小辉 张敬全 曾春梅

摘  要:社会持续发展与经济健康运行要求人才要有合理的结构。文章尝试对应用转型背景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进行商讨,分析认为从地方产(行)业中优选岗位群,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从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实践课程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从课程体系中嵌入专业进展课,兼顾人才培养的行业性。

关键词:本科生人才培养;应用性;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6-0158-03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healthy process of economy require rational structure of talent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training of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 local ordinar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finds that it is appropriate to select the best job groups from the local real estate (industry) industry to highlight the loc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dd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from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bi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addition, enter the professional progress cours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ofessionalism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undergraduate personnel training; applicability; local gener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社会是一个大系统,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因此社会上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技能型三类人才要有合理的结构[1-2]。实际工作中,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所交叉,但整体而言,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从事将学术或工程人才发现的科学规律与构建的设计方案,经过技术性的方法、熟练的转化为产品实体,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最后一公里”的作用[3-5]。可见,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紧迫。为此,教育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转型高校要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进一步归纳,即人才培养需要处理好“地方性、应用性和行业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陕西榆林学院是全国首批应用转型的试点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榆林及晋陕蒙周边地区,这些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技术的引进、集成、推广及创新,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一线工程

师)。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应用性、地方性和行业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榆林学院实际,就普通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应用性和行业性”谈几点看法(见图1),其工作主线是:1.通过行(企)业调研,优选岗位群,进一步明晰岗位能力;2.将能力分解为若干能力要素,这些能力要素通过电脑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措施来达成。研究旨在为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从产(行)业中优选岗位群,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因此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才要有合理的结构。笔者到企业及生产第一线调研时,许多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大学毕业生不能有效对接岗位能力,急需能胜任研究、开发、设计、策划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6]。因此,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专业及方向上,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岗位能力需求, 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趨向, 从产(行)业中优选岗位群,根据产业岗位能力要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 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构建由“质量标准体系,过程监控体系及信息反馈体系”三部分组成校地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质量标准体系中,由学院、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标准;过程监控体系由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及实习单位检查三部分组成;信息反馈体系由实习单位反馈、行业专家评价及信息员反馈组成, 鼓励行业企业技术骨干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实训指导、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突出人才培养与输出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色(图2)。

二、从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实践课程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7-8]。因此,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 打破学科界限,对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进行整合重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9-10]。例如,教学方法体系由“电脑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顶岗实习”逐级提升(图3)。教学内容体系由“四层次实验课程,五模块实践环节及多途径职业技能训练”组成。四层次实验教学包括基础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五模块实习活动包括通识实践、认识实践、应用实践、综合实践以及创新实践;多途径职业技能训练包括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以及实用技术培训等。毕业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实行校地(企)双导师制,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三、从课程体系中嵌入专业进展课,兼顾人才培养的行业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与之对应的岗位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有效对接岗位能力和“双创”需求,致使培养出的学生实践应用及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使得原有实践教學体系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1-13]。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问题,积极采取政校企三方组建的产教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各方优势资源,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共享“双师型”师资队伍,将产业发展和需求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同时,鼓励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将实践知识,以嵌入专业进展系列讲座的形式走进课堂,从被动接受的配角转变为积极参与的主角,充分兼顾人才培养的行业性。

参考文献:

[1]罗君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对称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80-82.

[2]高振刚,李晓雪,曹宇.普通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7):50-52.

[3]高洁,王萍,王飞娟,等.地方性本科高校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30):170-171.

[4]刘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7(3):150-151.

[5]刘亮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7(14):11-14.

[6]陈拥贤,苏芝兰,盛正发.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7(1):1-8.

[7]龚彦忠.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38-239.

[8]张贤坤,苏静,王怡,等.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28-130.

[9]夏英志.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发展与实践研究——以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8(4):188-190.

[10]庄志军,苏显春.关于适合转型发展的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6):1-4.

[11]曹妍.转型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如何留住本地培养人才——基于技能定价模型的因果效应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23):6-14.

[12]方刚,王佳乐.基于产教融合的嵌入式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10).

[13]张海生.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8(1):41-55.

猜你喜欢

应用性技能型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注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性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