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专业《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9-10何璇芳杨自辉

高教学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何璇芳 杨自辉

摘  要:在电子商务专业《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师资参差不齐等问题,文章从课程总体思路设计、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论证,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6-0152-03

Abstract: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Internet Finance" for e-commerce majo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rrational teaching process setting, low learning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uneven teachingquality ofteacher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cours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practice.

Keywords: Internet Finance; e-commerce; teaching reform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的联系密切。许多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范围已开始向互联网金融领域扩张,如涉足网络支付、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互联网银行等业务,并成为重点发展方向。为此,目前国内诸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培养目标中,已将培养具有金融知识素养与互联网运营的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纳入到培养目标体系中,并在专业课程开设方向上增加互联网金融方向。由于课程设置较新,在该课程的教学上,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校实际发展情况,设立完善和统一的课程规划,综合性地评价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实现对课程体系不断优化。

一、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比重偏低

目前,采用专业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的划分,是大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模式。《互联网金融》课程作为电子商务方向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目前,由于受到实训平台较少、缺乏实践操作资金以及投资风险性等影响,《互联网金融》课程难以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与参与,缺乏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由此,对学生理解互联网金融业务运作基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目前《互联网金融》教学中,大多依然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讲解知识要点,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业务模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尽管教师按时完成了课堂教学计划,但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很多学生因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浓,久而久之,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学习特征,没有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师资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金融相较与传统的金融学课程,更体现多学科综合性及实践性,需要教师具备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信息技能、完善的专业结构与实践经验,能对传统金融理论以外的理论透彻掌握,具有较好的信息技術基础,并能从应用角度对业界实践进行分析。但目前很多教师综合素养不够全面,不具备完善、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不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互联网金融》课堂教学应用演示,对于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互联网金融专业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互联网金融》教学总体思路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总体思路

培养学生金融的知识素养,理解互联网金融业务运作基础,增强控制和防范风险意识,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思维进行金融案例与事件分析,是《互联网金融》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此,在教学的总体思路上,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一是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业务模式、相关概念等基础知识充分了解;二是具备运用第三方支付、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实务运作的能力;三是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了解,具备专业研究能力,以及分析某一互联网金融领域案例或事件的能力。四是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意识,具备风险识别与应对的基本能力,并强调金融从业规范及职业道德的遵守。

(二)课程教学设计

1. 课程导入与概述。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互联网金融应用案例导入,使学生增加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切身体验,从学习和研究角度来看待常用或常见的网络支付、转账、余额宝/零钱通理财、轻松筹等产品,了解它们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属性与归属的业务模式范畴,引发学生走入课程,产生兴趣。进而对传统金融基本概念、功能、金融市场与机构体系作为课程基础补充,对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发展的路径、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业务范畴与模式,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性讲解。

2. 互联网金融业态模式。在本部分中,对互联网金融各种业务模式按照数字货币、网络支付、互联网借贷、网络众筹、供应链金融等业务类别,分专题进行讲解。在各个专题的学习中,重视教学案例的运用,如用比特币的原理与特性讲授数字货币,以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对比讲授网络支付,以拍拍贷的平台运作模式与新彩虹系列产品讲授互联网借贷,以点名时间的兴起、发展与转型来讲授网络众筹等,在案例运用过程中充分使用互动式教学手段,使学生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拓展课堂知识点,更多从应用视角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理解掌握。

3. 傳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运用。在本部分,主要从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与发展分专题进行讲解。该部分的教学主要运用实践操作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开通网上银行、查询体验纯互联网银行网站,对比传统银行业务办理、网上银行使用、纯互联网银行的使用体验与业务运作模式解析;通过学生进行网上开通证券账户、对比传统券商与纯互联网券商的业务范围与特色,讲授证券投资基本的工具使用与价值投资基础理念,班内组织模拟炒比赛,使学生对证券业务及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并具备基本的证券投资基础技能;通过布置调研任务,让学生广泛查询了解目前保险业务在各电子商务平台场景中的融合,对保险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与互联网化的优劣势进行探讨,并通过众安保险的案例讲授纯互联网保险平台运作原理。

4. 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技术应用。在本部分,主要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中的技术支撑与作用原理进行讲解。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课程基础,相对于其他经管类专业学生理解技术原理相对较容易。在本部分的教学中主要以案例进行应用讲解,如介绍大数据在互联网征信、金融产品设计与营销、客户适当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互联网金融机构使用云端进行系统架构、数据存储与运算等,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属性有深刻理解。

5.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在本部分的教学中,从互联网风险的形成、传染机制、识别与评估方法,业界常用的风险防控做法进行讲授,通过热点风险事件作为案例强调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监管方面,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讲述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产物,在目前阶段存在的监管缺失、逃避监管等问题现象,再从国内目前监管体系与监管政策的介绍,强调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在合规性、与金融监管的相互推动作用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互联网金融投资的正确价值观,以及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合规风险控制理念与职业道德。

三、电子商务专业《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为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应不断更新教学思想。针对互联网金融普惠性、与日常生活高渗透性的特点,自主学习性是高校《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应具备的观念,促进学生对这一思想的认知,并采取实践体验分享、专业培训、公司实习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思想。另外,技术更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依托,所以,高校《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变革应关注教学方法的更新,更多应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增强。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利用各式各样的网络教学资源,增强专业教学的吸引力及趣味性,促使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学习产生高涨的热情,进而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水平。最后,教师应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利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形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教学水平的改进。

(二)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金融业务能力

结合互联网金融特点,《互联网金融》课程应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体系设定,丰富课程内容。电子商务专业在设置《互联网金融》课程时,需要对与专业的其他学科的关联性高度重视,利用好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知识面广的优势,把握好学生学习领域广度与深度的关系。首先,利用电子商务专业与互联网技术相关课程的基础,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促使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技能有所了解,提升学生对互联网金融技术属性的理解与掌握水平。其次,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缺乏金融学科系统性的课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金融学与投资学的基础理论进行适度的铺垫与补充,并联系宏微观经济学与网络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回顾,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属性。另外,注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性与动态性,加强对创新前沿与事件的关注,实时关注业界创新动态与监管动向,对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讲授,使得学生能深入了解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沿知识,促使课程制定满足金融行业发展需要,为金融行业供给高水平的人才。最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将金融法律、风险识别与应对等相关要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延伸,对课程的综合素养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地构建。

(三)加强价值引领,将思政教学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不应分割,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充分考虑纳入思政教学环节。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金融产业与互联网创新结合的产物,在快速发展与渗透的过程中,违规展业、逃避监管、欺诈跑路等行为也数见不鲜。《互联网金融》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互联网金融方向人才的专业课程,应在人才培养的源头上把关,在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中纳入思政教育内容,结合专业知识与案例内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操守。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综合素养是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倡导互联网金融专业老师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体系,丰富知识储备。另外,还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能对高水平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充分运用。最后,作为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讲授者,教师应抓住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积攒业界工作体验与经验,提升对专业的理解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中体现业务深度与专业性。

(五)制定更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为了科学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必须有效实施科学的课程体系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师生都能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查找,并且对教学模式和方案不断调整和改善。需要由教师、学生和企业三个方面构成主体,共同实施评价方案。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全面客观的评价《互联网金融》教学。结合教学目标和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完善和统一的课程体系,综合性的评价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实现对课程体系不断优化。

四、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然而,当前《互联网金融》课程还存在缺乏实践性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改善变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价值引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更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金融业务能力、将思政教学融入课堂、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搭建平台和创造条件。在实践中,笔者所在高校目前为电子商务专业1个专业88名学生开设了《互联网金融》课程并实施教学改革,学生兴趣与学习热情较高,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将《互联网金融》课程改革纳入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上更为合理,以此真正提高《互联网金融》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应用型的互联网金融人才提供优质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吕勇斌.互聯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8(05):64-68.

[2]赵培培.《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8,34(03):71-72.

[3]梅媛.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12):158-160.

[4]詹浩勇,冯金丽.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金融学专业实训教学优化探析[J].对外经贸,2015(11):132-134.

[5]汪连新.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89-191.

[6]米高磊,吴金旺.基于学习体验的在线课程设计与实践——以“互联网金融”公共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1):92-98.

[7]林培光,刘理争,聂秀山,等.计算机类专业互联网金融方向知识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7(08):135-138.

[8]郑迎飞.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投资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04):141-143.

[9]邵腾伟.财经类专业的《互联网金融》课程设置[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37-38.

[10]郭文娟.网络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6):145-146.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