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新思路

2019-09-10董飞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2期
关键词:新思路阅读教学

董飞霞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人与文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领会是教学活动的特点,有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教师对文本的领会沟通、学生间的差异沟通等。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将对话式阅读教学理论运用到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在现行的部编教材中,“对话式”阅读教学发挥着领头羊作用,从培养学生对话意识,创设对话情境,提供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几大方面着手,突破传统教学单向传输过程,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改革,使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语文对话;阅读教学;新思路

对话理论明确指出,阅读在孩子和导学者之间确立了一种互相对话交流的关系,这个过程应是一种愉悦的鱼水关系的双向过程。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解惑的过程。德国的克里伯格认为,所有的教学方式,都会有‘对话的产生,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这种互动对话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体现。“对话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平等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展开的,但是现在某些课堂教学,出现了老师课堂反复“提问—应答”的模式,情况不容忽视。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呢?这也是当前课改要攻克的难题。为了提高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效率,结合当今教学新理念,笔者觉得,理清、理顺阅读教学中的思路至关重要。

一、培养学生对话意识

新学期讲授《草原》第一课时,笔者也给学生充分交流与对话的空间,可是学生就是不多说,效果欠佳。不难想象,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不利于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效果产生,所以,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很关键,必须想尽办法创造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开放的、平等的意识,否则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句子,也激发不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因此,笔者调整了思路,播放了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草原的美景,热情的人民,然后自由讀印象最深的部分,抓住重点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草原的辽阔壮美以及自己的喜爱之情。意料之外,学生的话匣子一经打开,滔滔不绝,他们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表着不同的感受。整节课,笔者耐心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对话中了解到草原的迷人景色,蒙古人民的深情好客,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河山,维护民族和谐团结的思想感情。

二、创设对话情境

阅读教学是一个师生不停互动的过程。有意识创设利于对话互动的情境,讲究对话的方式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最佳途径。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动态,从聆听开始,积极地点拨与进行深刻反思,营造丰富多彩的对话情境,激发他们对话的渴望和热情。

针对现行教材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年龄感知,笔者发挥平台网络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对话情景,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实际生活理解课文。如,学到《草原》“盛情款待”这个环节时,笔者精心设计了(1)干部祝酒时可能说:“                    ”;我们回敬时可能说:“                       ”。(2)老翁祝酒时可能说:“                       ”;我们回敬时可能说:“                     ”。问题一出示,学生都踊跃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在阅读对话训练中深刻体会到蒙古同胞的盛情,体会到“蒙汉情深”。

三、提供学生充分的阅读与思考时间

课程改革之前,笔者发现,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对话,与教师过度严格控制课堂有关。由于教学知识点多,教师特别担心题外因素影响计划课程的教学进度,于是紧紧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固定问题,让学生快速作答,甚至给出标准答案。为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排斥与本节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提问和答案,一些与本节教学任务有关但难度大、费时间的问题更是置之不理。在这种气氛下,学生也是被动提问,被动发言。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渐失去好奇心,失去质疑问难的能力。课程改革后,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师心里清楚,应该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多一些合作包容的体验,让学生成为教学全过程的主体。笔者特别鼓励学生要有自己阅读的一套方法,鼓励阅读中保留想法,善于发现、采纳好的建议。

如,教学《草原》一文,课后习题要求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开始时,学生脑筋有点转不过来,生搬硬套字面翻译。于是,笔者让他们借助插图理解,再思考:蒙汉情深具体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体会到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一碧千里,风吹草低,举目四望都是诗,让人意犹未尽,体现了蒙汉一家亲。最后,学生自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虽然阅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但给予学生充足的对话时间,提供展示发挥的平台,最终达到了教与学双赢。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书中的世界,带着欣赏的眼光,细细品读、细细感悟。教师教学的小智慧、热情、细心,都会潜移默化影响他们,让他们爱上阅读,快乐阅读。他们也乐于把自己阅读的点点滴滴与老师分享。在教学《草原》第1段,笔者采取激将法:“第1段写景优美,又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敢不敢向老舍先生挑战,用自己的语言把‘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美景重新进行描述?”一个问题轻轻松松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他们尽情描绘,笔者不断竖起大拇指,他们的信心提高了。紧接着,笔者又引导他们理解作者惊叹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觉得舒服?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分层次突破学习重难点,帮助他们体会作者惊叹的是大草原的美,舒服也因为它的美。情由景生,笔者不忘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果你现在就在草原,你将怎样抒发你此时的心情?再次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新理念,不仅悄悄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改变了老师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更使课堂阅读教学发生质的变化,它培养了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是通往语文高效课堂途径之一。理清、理顺教学思路,课堂阅读教学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对话阅读谱成我们课堂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陈旭远.引领新课程丛书[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3]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新思路阅读教学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乡贤网路”或是数字经济时代乡村振兴新思路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