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堂引领绿色环保新天地

2019-09-10何伟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2期
关键词:变废为宝环保美术教学

何伟杰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也越来越贫乏,可大家为了生存恶性竞争,用牺牲大自然为代价挽回经济的回报,更可怕的是大家明明知道问题的严重,可又没有齐心合力去改变这种情况。因此,对于人类未来的子孙后代正面临着一个极大的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已越来越迫切,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类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小孩子从小没有受一个正确的引导,是导致他们今天环保意识淡薄重要原因,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成为环保大军中的建设者,我们要善于观察事物,懂得变废为宝。让美术教学和环保意识相互渗透的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观念也在美术活动中得到加强,真正实践了素质教育,而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和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环保;变废为宝

一、新课程标准问题的思考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明白了《美术》对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认识到《美术》课程十分注重学生人格健全的塑造,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创新。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美术课程应多联系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出来,开发自己创新的思维又促进社会的发展,让生活更加美。

法国教育家、思想家卢梭说:“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主动地进行学习,获得更多的经验。”这种教学观念同样也适用于美术教学中。只有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才能更好地表现美。在教学中,我们让孩子做个生活有心人,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小手工,纸盒汽车,杯子小人等都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情,在创作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激发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從生活在发现美,创造美。

走进生活,指导他们观察周围环境,用自由之笔画出生活百态。人们不断制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废瓶子、瓶盖、石头随处可见。因此,在本堂课中我利用这些最常见的生活垃圾,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巧妙利用。进行大胆地想象、夸张地设计。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创造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大胆进行“变废为美”的艺术活动。废弃物造型不仅仅是环保教育,还为学生展现了一种新的综合性美术创作思路,传达一种生活情趣。

手工课是一门孩子们手脑并用的美术综合课程,上课时使用材料形式各样,千奇百怪,如果处理手段恰当巧妙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可以启发学生思维,还会改变孩子们一上手工课就往商店购买材料制作的习惯。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废旧材料,以绘画装饰造型基础为主线,再通过各样材料装饰作为细节处理,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在造型和色彩上把废弃物变成色彩丰富、造型独特的工艺品,用来装饰家居,美化生活,这是多么实用、环保的课程呀。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逐步养成搜集废旧物的习惯和掌握加工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保护、美化环境的意识,使环境意识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学校、社会当中。比如,笔者上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玩偶大本营》课程时,引导学生用鸡蛋壳经过颜料的绘制变成哆啦A梦、小黄人等艺术品;用饮料或者矿泉水瓶盖经过绘制变成精美有趣的装饰画;用身边的废弃啤酒瓶子进过涂色变成精美的工艺品;把随处可见的石头经过涂色、加工变成精美的工艺品摆件;用各种蛋壳、瓜子壳、花生壳等做成别具一格的粘贴画等。

二、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

美术课程就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课程。更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与创造美。潜移默化形成一种变废为美的意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既锻炼了创造性、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活中有许多不用的材料,它们看似普通、无用,可是只要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学过美术基本功把它们美化一下,它们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

课例《飞行梦工厂》在上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笔者要求学生通过运用生活在容易寻找的蔬菜瓜果、包装盒、饮料瓶罐等媒材进行直升飞机、纸飞机的设计制作。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废旧的纸盒的材质和色彩这些特点做成不同种类的飞机模型,而纸盒这种材料每家都可以说都很容易找到,较符合学生实际。本课时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欣赏、探索、创作、表现、评价等活动,从而认识、发现生活中的美,继而创造美。学生从家里找出废旧的报纸,药盒,卷装卫生纸的纸轴,纸板箱上剪下的厚纸板,已经用过的草稿本,旧挂历等等,把报纸剪成相同大小的长方形,卷成纸卷,贴在已经剪好的药盒外面,就是一个笔筒;把卷装卫生纸的纸轴装饰一下就是一个人;巧妙利用废旧挂历上的花色就能拼贴出一幅漂亮的装饰画;把草稿撕碎,泡在水里变成纸浆,挤干水分倒入胶水,捏出想要的造型……这些原本废弃的纸,在学生的手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同学们通过这一课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的神奇。

三、美术教学中渗透实施变废为宝的理念

第一,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学生观察发现与设计创作的过程,能更好地激发出他们的环保意识,在制作时,孩子们对自己准备的材料多么的“吝啬”,用每一个纸盒都斤斤计较,把平时随手扔的瓶瓶罐罐爱护有加。真正地突显出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和提升环保的环保意识关键性;第二,更加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美术学科与现实社会相联系”“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和学生上《纸盒之城》的时候引导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把生活中各种包装盒、罐、瓶子等不要随处扔,把它妥善处理,又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材料,等上美术课时可以大派用场;第三,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形成,并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并且可以通过学生以点带面,更好的推动、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上《纸盒之城》美术课时学生就感受到了,由于同学们准备的“东西”很充足,有高有矮,有方有圆,让整节课上起来效果明显,一座座“城堡”转眼间拔地而起,鳞次栉比,高低起伏,有圆柱体的,有长方体的。总而言之,像这样的课把一种环保的理念渗透给学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课程推动了学校环保教育质量,丰富了我校学生的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环保参与热情。使同学们在美术课中对生活和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在体验中锻炼了美术基础技能,在体验中学会了节约与再利用。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研究具有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功能,当我们充分认识并挖掘其本质,它是能够成为创建学生特色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润娟,胡长新,蔡金平.大学生环保意识教育现状调查与提升对策——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沃尔特佩特.张岩冰(译).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贡布里希.杨思梁,范景中(译).象征的图像[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

[4]訾冉.大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的现状与强化对策[J].小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变废为宝环保美术教学
“变废为宝”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差错引领,变废为宝
转变视角,让应用文“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