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9-09-10温炽仓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2期
关键词:特殊学生

温炽仓

【摘要】特殊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带着或这或那的身体缺陷,给教育带来了不少的难度。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保持一颗激情的心、关爱的心,把特别的爱投射到这些特别的孩子身上,才有可能带来实际的效果,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关键词】特别的爱;特殊学生;管理实效性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特殊教育。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班主任,应懂得有缺陷的孩子异于常人,在班级管理中应给这些孩子特别的爱。“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坚持如此思路,班级管理才可能求得实效。

一、克己求真,爱应无私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琐至极。奋战在特殊教育的第一线,虽然平淡,但却伟大。如果繁琐而麻木,就失去了特殊教育的真谛。毋庸置疑的是,克服自己特殊教育的职业倦怠,克服特殊教育工作上的挫折感,去追求特殊教育的真谛,才能在平时工作中保持激情、无私无欲,才能在班级管理中真正关爱到每一个孩子。

1.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活到老,学到老。”特殊教育的步伐相比普通教育迈得比较晚,也比较慢。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关注到每一个特殊学生的需求,如何把握每一个特殊学生的心理,如何走进每一个特殊学生的内心使其充满阳光,这都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唯有保持学习的激情,不断充电,在管理技能上、沟通心理上不断提升自我,才能让自己保持对这份事业的激情。

2.调整心态,坦然面对

坦然面对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愉悦地接纳特殊学生。让“爱生”常驻心田,对每一个学生,都以诚恳的态度,善意的心态,尽心尽力地帮助,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3.以身作则,行动在前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执行者。作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影响学生;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在育人活动中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例如,每天早晨和学生一起做早操锻炼,课间到课室走一走、聊一聊。事情虽小,但孩子们却能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持之以恒,自然就会配合老师共建良好的融洽的班级。同时也在努力提升自身,大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关心爱护帮助别人,自己先做出榜样;要求学生认真作业字迹工整,自己在板书和批改作业时,力求把字写规范工整。要求学生讲究卫生,自己就从不乱吐痰,不乱丢垃圾,见到垃圾就捡起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必然就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积蓄了可持续的正能量。

二、春风化雨,爱有温度

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学生心灵深处向上、向好的愿望与意识;是一种引领,把学生引向光亮的地方,引向高处,帮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热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和目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被教师所喜欢的学生,常常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而一个被教师忽视或厌恶的学生,往往是意志消沉、充满自卑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地懂得了“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的含义。全心全意地爱着每一位学生,是笔者一直以来工作的宗旨。尽管所教班级的学生有或这或那的缺陷,没有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较差,但是笔者从未鄙视这些孩子,而是常鼓励,树信心,让他们喜欢上学。有时一个温馨的笑容,有时一个赞许的目光,有时一个期待的眼神,有时一句亲切的话语,有时一条鼓励的作业批语,有时一个及时帮助的动作,笔者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激励着每一个学生成长。

三、因材施教,爱无疆界

孩子皆有天性,“每一个孩子就是一粒种子”,只不过开花有快慢之分。班上这些缺陷的学生家庭情况不一,父母职业不一,家人关爱不一,教育方法不一,凡此种种都决定了这些特殊学生的特点多样,行为各异。唯有做到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才能让老师爱的甘霖铺洒到每一个孩子。比如,对于反应迟钝、动作迟缓、表达吃力的孩子,要真诚等待,积极鼓励;对于调皮多动的孩子,要眼神制止,把握语言。更多的是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育人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或者通过日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在平等中实现及时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

四、家校合作,爱更有力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脑海中,都会潜意识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是“5+2=7”,还是“5+2=0”,众所周知,学校5天的努力,如果没有周末在家2天家长的努力配合,那教育的结果只会回到原点。没有谁生来就是师者,没有谁生来就会懂得如何做好父母,更没有谁因为孩子生来有缺陷自己就立刻会有教育的方法。可见,在实施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家校合作显得比普通教育更为重要。首先,要让家长提高认识。思路决定出路,心动指引行动。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等形式,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让每一个家长都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需要配合学校、需要为孩子的成长尽最大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家长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才会知道不足在哪里,学习才会掌握真知,学习才会掌握日常沟通技巧,学习才会使自己正视问题、心平气和关爱孩子。再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沟通,可以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可以让坏事变为好事。通过微信群,可以每天将孩子的点滴表现、进步告诉家长,赢得家长的鼓励支持,赢得家长的信心;通过活动的组织,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见证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历来都是教育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让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对特殊孩子的爱应该会更有力度。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及:“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靈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特殊学生如同一棵棵先天疾病的幼苗,尽管身有缺陷,但是依然努力生长。给这些特殊孩子特殊的爱,让这些身有缺陷灵魂正常的孩子茁壮成长,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唯有把特别的爱给这些特别的孩子,我们的班级管理才可能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唐海英.浅谈全员育人[J].读与写,2015.06.

猜你喜欢

特殊学生
对待特殊学生的思考和策略
如何培养特殊学生的耐性
融合教育中特殊学生行为问题的认识与管理
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管理及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浅谈特殊学生在歌唱教学中对歌曲的情感表达
有爱才有教育,微笑产生奇效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浅谈对特殊学生的关爱
主题班会的选材应当“与时俱进”
特殊学生教育方法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