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思维导图、重构小组合作的研学后教英语教学实践初探

2019-09-10黄嘉斌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2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组合作思维导图

黄嘉斌

【摘要】在基于小组合作的实践中,本文作者通过在普通班中整合思维导图的教学实验,反思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总结经验。在初中低年级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思维导图的应用,重构小组合作模式,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探讨深化研学后教的改革。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组合作;研学后教;英语教学

由于现阶段大部分的中小学大多进行大班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存在一定差距,教师教学的切入点必须把握准确,以照顾大部分学生的适应程度和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深化研学后教,笔者进行了整合思维导图、重构小组合作的英语教学尝试,通过一系列探索和改进,得到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研学后教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意义与目的

英语作为一门实用型学科,本身就要求教师运用课本、配套练习等材料,结合实际创设情景、设定交际任务,让学生从练中学、从学中练。而“研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改革,则要求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们互帮、多讲。

研学后教中的小组合作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实践。小组合作教学的最基本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水平的差异进行分班教学或分开教学,但由于分班教学和分开教学容易使学习能力较差或水平偏低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阻碍学习进步,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并不适宜。

二、基于小组合作的研学后教英语教学实践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小组合作课堂模式探究。下面以“Reading”内容为例作汇报。

1.以小组“观察——探究——展示”的方式代替教师讲解

2012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每单元均以Reading为第一部分。该部分是单元的重点,并呈现该单元的语言点或语言现象。因此,笔者尝试让学生分组观察文章,组内讨论查找语言点,在小黑板上写好解释、疑问或一两道练习题,然后轮流上讲台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提问、纠错、研讨。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在小组互帮的情况下,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笔者尝试让学生创设一些情景,练习相关的举行、对话,并让负责展示的学生模仿使用教师平时的课堂用语。

2. 以小组“合作——竞争”的模式开展课堂知识检测

笔者尝试用小组“合作——竞争”的模式开展课堂知识检测。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记忆、互相过关准备小测的内容。然后,布置小组共同完成一张趣味性强的小测练习,譬如“大家来找茬”,即找出图中错误的单词、更正并写下词性和中文意思,然后各自用该词造句,最后看哪个小组和个人用时最短、准确率最高。

3. 以小组“角色扮演——一文多读”的模式开展口语练习

在“研学后教”模式下,笔者采取“角色扮演”或“一文多读”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多种方式来朗读课文,学生在组内互相帮助、互换角色,尝试情感朗读,开口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使英语的语言性得到运用。

三、整合思維导图、重构小组合作的意义

笔者认为,整合思维导图、重构小组合作, 有利于深化研学后教的教学改革。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阅读篇章。另一方面,整合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像逻辑图那样让思路清晰,把篇章理解透彻。而且,完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地回忆阅读篇章。因此,重构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互助,共同分析阅读篇章,分工合作开展思维导图的绘制和修正、完善,能使教材更适合、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良好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

四、整合思维导图、重构小组合作的研学后教英语教学实践

1. 两人合作,开展思维导图指导下的口语训练,举例说明

对于口语训练课而言,两人合作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在口语训练课中,我们尽量采取两人合作的生生互动,学生两人利用思维导图,采取对话、问答的方式练习口语。

2.四人合作,在思维导图指导下组织写作,举例说明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写作,针对话题的新旧程度,采取不同的研学策略。譬如,以“环保”话题为例,安排一个同学写开头(beginning),两个同学写正文(body),一个同学写结尾(ending)。然后整合各部分思维导图,构成一个完整的、适用全篇文章的思维导图,再开展写作。

3. 六人合作,开展思维导图指导下的泛读课,举例说明

在阅读新授课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课文,绘制思维导图,解决短语、句型等。课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用思维导图辅助,以角色扮演、背诵、复述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五、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

笔者整合思维导图、重构小组合作的研学后教英语教学实践中,课堂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但实践中还存在着局限。首先,个别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依赖心理。其次,针对在不同阶段、不同课型的任务开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再次,如何把握思维导图的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反思和探讨。在将来的研究中,笔者加强在教学中,就如何提升整合思维导图的高效性,以及如何完善小组合作多元评价体系,使之多样、灵活、全面、有效,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实践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饶振辉.学习环境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J].国外外语教学,2006.

[5]胡一宁.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5(2).

[6]贺新民.英语小组活动教学的探讨[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3(4).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小组合作思维导图
让游戏“畅游”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反复确定 使研学问题显出实效性
利用“研学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
作文评改“五步曲”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