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读写”互促策略探析

2019-09-10刘兰峰

学生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读写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刘兰峰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五大主体内容之二,前者为对创作成果的解析,而后者则为主体的自主创作行为,以解析创作成果推动自主创造行为、以自主创造行为激发解析创作成果需求,即“读写互促”,则是对读写教学契合各自规律的高效、高质落实,亦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在此背景下,本文便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读写’互促策略”的话题做出:以细节洞察为核心的读写互促、以想象增添为核心的读写互促、以感悟深化为核心的读写互促此三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读写”互促

阅读与写作具有在“创作”层面的内在联系性与共通性,即前者为创作成果,后者为创作行为,而对前者经验的借鉴将极大推动后者的进步,对后者行为的组织亦将极大激发解析前者的动力,因而二者具有整合互促的可能性,以推动读写教学的高效、学生读写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共提。但“通过哪些点来连接读写二者,并能够创造核心素养培育潜力”却是我们所首需探索的重点。

1.以细节洞察为核心的读写互促

“洞察”即是对微小事项或者事项的微小细节进行敏锐的捕捉、发现过程。因此,在读写互促模式下,教师则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内细节描写的观察与分析指导写作,亦可做出细节描写的要求,则促使学生去自主分析文本优秀的细节刻画。

例如:在《走月亮》一文的教学中,对于文中“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一句,为使同学们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细节刻画的妙处,我则将其改为“卵石间又好多个小水塘,都被月亮照射着。”而后,则让同学们通过对比,分析“改后的句子相比于原句而言少了什么,以及这些少了的东西对于表达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其则可发现“每个”、“抱着”、“一个月亮”等词所展现出来的月光美、画面美、在月亮照耀下的水塘美、情感美与语言美等,而这便是洞察与细节的妙处,及所能够指导写作的作用。此后,我则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自选事象进行细节刻画的写作题目,对此,不知道该如何下笔的同学则自然可联想到刚学过的文本细节而去阅读、体悟。如此,其对于洞察方法及细节描写在读与写层面的掌握则皆将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2.以想象增添为核心的读写互促

想象可分为两种,其一为在旁观者视角下对事象的想象、其二则为作者将自己忘掉,而按照写作需要将自己想象为各个人物或其他形象,以其视角设身处地对自身的言行及心理感受进行描写刻画。所以,在读写互促模式下,则可引导学生先对文本中的想象成果进行分析以指导写作,再进行在想象式写作要求下的想象描写阅读,以同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及关乎审美、语言等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对《走月亮》一文中的上述语句分析中所得的其细节刻画之妙处与作者洞察力之精细结论之后,我们亦可发现其“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的细节亦是作者针对细节进行充分想象的结果。再例如《普罗米修斯》一文作为一个神话故事,亦充满了浓烈的想象色彩。如在火神劝告普罗米修斯叫他归还火种时,有这样的描写:“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此则是作者将自己变为普罗米修斯,居于他的境遇和立场上做出的“坚定地摇头”、“有什么错?”等的生动刻画。所以在对此的分析之后,我则让同学们想象自己化身海力布,在面对村民的不信任时,自己会怎么说、怎么做,来既保全自己,又能救村民。并又让其“化身”一只飞鸟,或者一支笔等进行写作,而基于写作需求再去观察文本细节描写之语言、神态描写等的方法。如此,其共情想象力、读写能力及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皆将得到稳步的提升。

3.以感悟深化为核心的读写互促

思想情感是文本的灵魂,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点,因而亦是读写继洞察与想象之后所应进行的深化与所应增赋的关乎生命、情感等的内容。而在读写互促模式下,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先去分析在既定文本中作者表达感悟的方法,并指导写作,而后则发起另外的感悟书写活动,以促其对文本中感悟表达方法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例如:《暮江吟》一诗表达的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作者对此情感主题的传递方式并未为直接的抒情,而是通过对“残阳铺水”、“半江碧綠半江红”、“似真珠之露”、“似弓之月”的此类意象的书写及对由此组成的意境的描绘来进行含蓄而美的传递。在明晰此主题的表达方式之后,我则让同学们先将此诗歌用白话翻译出来,而后则再将其诗的情感用白话写出来,以比较这两种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的效果,以使其体悟得到前者的艺术性。然后则依据自身经历,选择一件难忘的往事或者事物,进行写作实践及凭此方式进行主题寄寓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基于写作需要而将促成其去自主地分析间接抒情之借景抒情的方法,从而更加深对诗歌美的体悟。

洞察、想象与感悟是优秀的文学文本所共有的特征,亦则是读写教学所应执重的关键,而凭此三者建构的读写互促模式则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了莫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米秀芳.读写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巧用[J].文学教育(上),2019(11):107.

[2]高霞.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40.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平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中年级“读写”策略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xywxd2018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读写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教学注重课内外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有效的“读写”习惯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