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史料教学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有效策略

2019-09-10张智

学生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心得历史解释高中历史

张智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观念的日渐深入人心,基于史料教学培养历史解释素养就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基于史料教学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有效策略,即史料立足课本,建构知识体系;多元史料运用,拓展解读视野;引导探究史料,培养历史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历史解释;教学心得

随着核心素养观念的日渐深入人心,基于史料教学培养历史解释素养就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此谈谈几点建议,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史料立足课本,建构知识体系

建构系统的有机的知识体系是准确解读历史问题的基础,若不具备这一基础也就谈不上历史解释素养。而教材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基本载体,知识体系的构建自然也应以教材为依托,与此相应地,基于史料教学培养历史解释素养首先需要立足课本,即了通过史料探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本知识,并逐步建构起有机的知识体系。相关调查显示,这一点也正是很多教师做的不到的地方。笔者基于自身实践和思考认为,在这方面需要重点把握两个基本的方面:

第一是注重教材重难点的史料化,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多教师对教材中的历史文献和历史图片往往有忽视的倾向,并未充分利用,若能充分利用这些教材上的史料,则对学生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大有益处。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中“天朝田亩制度”的插图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引导学生加以探究和分析将有助于其对太平天国运动特点的深层次理解。第二是引进史料解读教材,完善教材认知角度,这是建构具有系统性和深度的知识体系的必要条件。教材中所包涵的史料资源固应充分利用,但仅此还是不够的,因为教材的编写毕竟以精简和准确为基本原则,课外资源的引入很多时候颇有必要。譬如说很多教师在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时,往往将之最终归纳为清政府腐朽落后的封建體制。这当然不能说错,但对于这种教材式的答案学生难以获得深切的认知,这时如果结合清军与敌人军事力量的对比以及林则徐写给友人的信则能让学生从史料中获得一定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从而为理性归纳奠定基础和提供便利。

二、多元史料运用,拓展解读视野

多元史料的概念向来为专家学者所重视,《新编历史教学论》中明确指出:“恰当选择和呈现史料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教师应该选用多则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概括地说,就是要通过多则史料的优化组合以拓展解读视野。这又可分为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利用多则相同指向的史料拓展和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比如让学生按照要求思考和探求多则史料间的联系,归纳其共同的观点以及立场、意图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之处,最终对史料做出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解读,这种情况是多数教师比较熟悉的;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种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情况,即利用一些相互之间有一定矛盾性的史料让学生分析和探讨,以打破学生的思维惯性,在促进其对知识深刻理解的同时锻炼其历史思维和眼光。

例如,在评价太平天国时,我们往往倾向于强调其“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于农民阶级和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和落后性却相对有所忽视,当然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教材中对此点表达颇为隐晦,比如《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均主义及《资政新篇》中资本主义的设想均不甚现实。为使学生能辩证、全面地看待太平天国运动,教师可适当引进多则史料,比如以统治集团大肆修筑宫殿、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史料与太平天国的斗争檄文、进步文件等进行对比辨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抓住主要矛盾,使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或问题形成全面而客观的认知。

三、引导探究史料,培养历史思维

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的基础是合格的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品质具有一定的特征,如辩证性、逻辑性、创新性、发散性等,其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生性感悟,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只可引导和点拨,而不可能向一般知识那样“灌输”给学生,因此,基于史料教学培养历史解释素养,还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史料使其产生内生性的学习感悟,从而有效培养其历史思维。对此,教师要注重史料情境教学,这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体验历史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注重练、讲、评相结合,深化史料探究效果,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发展。

如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基于史料教学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有效策略,即史料立足课本,建构知识体系;多元史料运用,拓展解读视野;引导探究史料,培养历史思维。在平时教学中,一线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和总结,以期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茂强.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研究[J]. 高考, 2018(14):173-173.

[2]林海英.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有效培育[J]. 高考, 2018(33).

基金项目: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9年开放课题《基于史料教学下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KCZ-2019049)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教学心得历史解释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点滴谈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从未知到已知: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