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方法探讨

2019-09-10黄雪梅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7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生

黄雪梅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班级管理对于小学生的各方面教育都十分重要。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小学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殊之处,要求不仅要针对具体的各种事物进行管理,还应在管理的过程中注意到师生双方的“情绪”与“理性”的相关问题,必须针对“情绪”和“理性”的特点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与方式。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管理;情绪与理性;方式探讨

引言

小学的班级管理与初高中的管理是截然不同的,小学生还未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思维,对于事物的认识十分模糊,大部分的行为举止都是在情绪的引导下做出的。而对于班级管理来说,光凭借情绪来进行管理是不现实的,实现合理的班级管理就要求师生都用理性的思维来看待事物,因此在小学教学中也必须强调对于理性的教育,正确处理“情绪”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班级管理得以完善的重要前提。

一、班级管理中“情绪”与 “理性”的 现实情况

(一)教师的管理方面

首先,针对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行为举止缺乏规范的现状,小学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较为严格地制定班规或者是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来震慑学生,使小学生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减少犯错的几率。这种管理方式是教师基于理性选择的,一方面学生年龄太小,试图以讲道理的方式说服小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孩子的“任性”。通过强有力的行为规范准则以及惩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得班级管理的效率更加高,减轻班级教师的工作压力,更有利于维持班级纪律,提高班级内部的和谐程度;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理性”的管理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之处,这种管理方式较为固定死板,对于小学生们一般的行为举止可以进行规范,但长期下去则会给学生们带来很强的压迫感,对于教师的态度也会越来越畏惧,不利于师生之间建立亲密感与信任感。同时,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学生们之间如果内部出现了矛盾,只会在表面上看起来矛盾已经解决了,实际上可能会加深学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同学之间关系的维护。

教师在理性的管理之外,也存在着因为种种原因情绪爆发的情况。小学生们因为年龄太小,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很多时候过于调皮捣蛋,也会出现“不听老师话”的情况,在某些场合下,教师可能会控制不住自身的愤怒,导致情绪上的一个爆发,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工作上面临的很常见的考验。

(二)班级管理中的学生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经历过一段小学的教育之后,学生们会开始养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对于事物的好坏、正确有了一定的认识。出于这些思维上的完善,学生们对于很多理解范围内的事情是可以做到理性处理,也就是可以做到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自身的情绪。但是从心理发育状态来看,小学生们毕竟不是成年人,在很多情绪的控制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遇到学生们感兴趣、愤怒或是专注的事情,小学生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主观情绪去决定自己的做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化”。这在小学生身上往往多见。因此面对班级管理,小学生们存在的最大问题应该就是对于情绪的控制出现困难,对于自身也缺乏全面的理解。

二、对于“情绪”与“理性”在实践中的思考

“情绪”和“理性”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缺一不可的。小学生们的情绪如果一直被不断地压迫,只能通过“理性”来规范自身行为,那么久而久之则会缺乏一种生活的积极性以及竞争性,导致学生自身缺乏个性特征;而如果又不强调“理性”对于小学生们的重要性,只重视学生们情绪带来的作用,那么小学生也无法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以往则会导致学生们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使自己成为一个易怒、多变、缺乏理性思考的人。因此在推进钣金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既要重视理性的培养,又要重视对于情绪变化的引导。

(一)教师要在引导情绪中同时保持理性

小学生们的情绪变化非常快,往往一件小事就可以导致小学生们的情绪发生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首先保持成年人的理性,然后尝试站在学生们的立场上去理解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在不打压、影响同学们积极的情绪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该做的,什么是错误的、不该做的。我们强调保持理性不光要借助班规这些外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们理性思考的能力。

(二)学生要在理性的学习中保护自己的情绪

学习、懂得、掌握理性对学生们的终身发展以及综合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理性思维 的引导下,学生们才会更加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但对于学生们而言,光有理性而放弃自己的情绪是十分片面的,情绪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種生活上的必需品,在情绪的引导下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因此当学生们逐渐养成正确的理性思维时,还需要保留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情绪,来促进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结束语

总之,“理性”与“情绪”在班级管理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努力实现二者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们掌握理性思维,保护学生们的情绪。在促进班级管理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努力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雪梅.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方法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91.

[2]李赫.积极情绪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119-120.

[3]孟爽,蒋煜系.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管理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87-188.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