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范行政服务中心 群众满意单位

2019-09-10李亚

公关世界 2019年17期
关键词:湖州市遗失办事

李亚

湖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1年 3月,2017年7月更名为湖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受市政府授权负责全市政务服务管理工作。湖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于2004年3月,2017年7月更名为湖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受市政府授权负责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实施集中监管和行政执法。

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便民、高效、廉洁、规范”服务理念,力求各项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运行。自成立以来,政务服务平台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人员有责投诉保持零记录。今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及省委改革办的统一部署,湖州市围绕市委“一四六十”工作体系,紧盯“营商环境最优市”目标,紧扣“便民、利企、提质、扩面”要求,紧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以“无证明城市”创建为主抓手,着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实现“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

湖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省首批示范行政服务中心、省首批优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湖州市模范集体、市级群众满意单位等30多项省、市荣誉。

2018年11月26日,湖州市委马晓晖书记在全市加快打造现代智慧城市暨政府数字化转型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全力构建以“数字服务”为支撑的智慧政府,全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努力把湖州打造成为“无证明城市”。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湖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和市司法局结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于年初启动“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出台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突出依法取消、后台共享、承诺替代“三个一批”,下大力气解决证明材料多、开具难等问题。目前,我市市县区已公布三批取消证明材料清单,累计公布取消2313项,占比94.72%,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一、全面征集梳理,着力解决“证明多”的问题

重点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全民参与收集。广泛开展奇葩证明征集活动,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发动广大办事群众征集各类奇葩证明,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开门听建议”座谈会、党员干部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代表、热心人士对创建“无证明城市”的意见建议,共计征集各类奇葩证明100余条,确保企业群众办事各类证明材料“应梳尽梳、一网打尽”。二是坚持“六个一律”取消。邀请部门、镇村、法院和律师等一批法律专家组成审核组,确定了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一律取消、开具证明的单位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申请人凭现有证件办理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等信用管理手段解决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能通过部门间会商核查或实地调查核实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能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的一律取消等“六个一律”证明材料取消原则,7天时间密集组织14场审核会,对各部门单位梳理上报的1000余项证明材料逐条过堂会审,确保“应减尽减、能减则减”。三是坚持全域联动清理。这次证明材料的清理,不仅仅涵盖了市级各部门,还横向延伸到政府部门下属各企事业单位和各行业公共服务单位,纵向延伸到区县、镇街和村居,只要企业群众办事涉及到哪里,证明材料就清理到哪里。

二、加强协查共享,着力解决“证明难”的问题

依法取消证明材料其实非常有限,为最大限度实现以后台数据和政府内部流转代替前台群众和企业来回跑腿,湖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多方协作推出证明协查共享“三个一”组合拳:一是建设一个在线远程协查平台。依托湖州“城市大脑”在全省率先开发证明材料远程协查平台,在线横向串联各部门单位,纵向互通市、县、镇、村,如果企业群众在某个单位办事需要由其他单位开具证明时,该单位只需通过平台点对点发起协查申请,对方就能通过信息提示快速审查、开具并传送回相关证明材料,期间全程留痕。二是推动一批证明材料上线。截至目前,全市远程协查系统共配置证明事项145项,证明材料211项;其中20个市级部门已配置证明事项65项,证明材料77项。三是建立一支协查经办队伍。在开展线上协查的同时,为进一步完善现场协查机制,依托各级政府代办工作人员建立了一支近3000人的证明远程协查经办队伍,不断增进各级各单位之间的互动合作和线上线下之间的协同联动。通过数据远程协查机制的建立,有效破解企业群众为开具证明来回往返跑腿的现象,极大提升了证明开具效率。

三、攻坚疑难堵点,着力解决“证明难”的问题

重点针对办事当中需求量较大、让企业群众深感困扰的证明材料进行攻坚突破,探索建立高效便捷的服务机制:一是试行证明告知承诺制。目前湖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已被列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国家试点,全市告知承诺正面清单共汇总1529项(其中承诺替代282项),组织实施办理38540件;市级部门正面清单共有380项(其中承诺替代49项),办理34414件。二是创新遗失声明网上公示制。以往企业群众遗失证件补办,需要先到窗口查询证件基本信息,再到报社登报发布“遗失声明”,最后才能拿着报刊去窗口补办证件,为此湖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在全省率先建立遗失声明统一免费发布平台,推出“补办申请+书面承诺+网络公示+一站办结”的遗失声明网络公示制,实现了证件遗失补办“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今年7月实施以来,截止8月底,已办理证照遗失声明网络公示943件、遗失证照补办“一件事”861件,通过取消、改为网络公示,纸质媒介公示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55件,下降87.92%,为群众和企业节约成本32万元,预计全年可为群众和企业节约成本近170万元。三是优化其他便民服务机制。对于难以数据共享、部门间协查无法核实、由牵头部门核查工作量较大的证明,探索推进政府购买公证调查服务,既为证明材料准确性装上了“安全阀”,又将公证调查环节与证明出具有效衔接,让群众在各方协同服务下办事更加便捷。同时,对于当前依法确需保留又暂时无法实现共享或其他方式替代的证明事项,提供容缺受理、自助查询等其他多种便民服务方式,最大限度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比如公安部门积极探索“无证办事”,目前已经在全市108个办事窗口和17项高频社会化场景实现“刷脸办”全覆盖。

四、严抓督查落实,着力解决证明“死灰复燃”等问题

重点建立三项制度,实现证明事项長效管理:一是落实证明事项动态调整制度。除已公布的清单外,今后将对因设定依据取消或数据实现互联互通等应当取消的证明事项,同步取消、调整事项清单,并实时动态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二是落实举报投诉监督制度。在各级政务办事大厅设立“无证明城市”监督专窗,专门受理办事群众关于“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投诉和举报,对保留清单外仍然向申请人索要证明或应取消而未取消的,将进行严肃问责追责。三是落实定期督察暗访制度。组建工作专班临时督察组,以网上查询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对全市重点部门单位、各区县、镇街和村居定期开展督察暗访。目前,已经走访市级单位23个、区县7个、镇街5个、村居9个、所属办公点85个,对比网络清单2000余条,询问专业人员21人,模拟现场办理事项3次,12345电话询问4项;共计督查证明事项230项,发现问题124项,已全部落实整改。

“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既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更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湖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努力实现“无证明是常态、有证明是例外”,为打造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最优市,助推全市高质量赶超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湖州市遗失办事
遗失声明
寻找
各自为政
明天有事
靠制度来实现办事“不求人”
大公无私
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