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

2019-09-10杨鹏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7期
关键词:计算机生活化教学模式

杨鹏

摘要: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已飞速的发展并且运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涉及在很多行业之中。在小学的教学之中,运用信息技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成为必然趋势。同时,新课标要求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化。在本文中将为大家阐述如何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落实到生活之中,促进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并制定出有效的策略来激起學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突破以前的教学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之中,一般都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技能的快速进步,从而去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然而在新的要求之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人技能和技术的培养,还要对学生的个人修养以及个人素质培养有更多的重视。在学生的发展学习过程之中要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进能的多方面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加强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该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信息技术的教育课堂的生活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2、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21世纪以来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逐渐发展。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孩子只有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紧跟社会的潮流,才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在小学对学生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早地去了解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和简单地使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计算机时代的发展。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让学生过早的接触计算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但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只有充分了解这个时代的需求和竞争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早的了解计算机,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去使用计算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与学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可能存在一些十分不合理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学生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只有符合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才能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在教学上就是一个重大问题,只有改善了这一内容,学生才能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理解教学内容里的知识。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会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如果发现自己所学与实际不符,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重大打击,所以要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可持续性的教学方案。随着学生的成长,理解能力逐渐加强,课程的生活化也就更加重要,在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时候合理的引导他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这样有兴趣的教学才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进行更好的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过硬的计算机本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和策略

l、创建良好的信息教学环境

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的目的就是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把生活引入到学生的课堂之中,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可以在课堂上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之中,老师必须在课堂之中静心设计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之中把生活作为出发点,并且与小学的信息技术内容相结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的创作,这样的课堂才更容易收到学生的关注和接受。发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作。比如在对学生讲授Word文档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的交流,让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有简单地了解,互相完成信息的采集和输入,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交一份完整的Word文档。这样,一个单调的课堂就变成了学生交流的场所,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加强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可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帮助学生的学习。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任务,有助于学生自身操作能力的加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计算机老师应当加强对情境的创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2、找出教材上的生活化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的主要就是将信息技术课堂与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才具有实用型,因此教学的前提就是找出教材上的生活化内容。在课堂进行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责任感是学生成才的关键。老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将生活与之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珍惜动物的保护”时,老师可以拓展生命教育,教导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环境,保护动物从而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计算机老师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方式把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以后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总结: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将教学生活化,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乐趣之间的矛盾。在另一方面,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适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任务设置方面,做到合理、得当,使学生主动的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规划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俊.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生活化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1,1(3):65.

[2]李强.构建生活化信息技术课堂,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新课程学习,2012,1(2):56-57.

[3]王宏芳.例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J]科学时代,2012,4(8):2122.

猜你喜欢

计算机生活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