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课堂观摩能力研究

2019-09-10李晨曦

大东方 2019年4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李晨曦

摘 要:课堂观摩以一种“课中课”的形式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与各类课堂教学情景近距离接触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2015级和2016级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为例,根据教学录像观摩和真实课堂观摩这两大形式,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在课堂观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学意识不足、理论探讨过多、观摩顾此失彼等。对此笔者也提出相应建议,如要深刻参悟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通过这些研究从而进一步发挥课堂观摩在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上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观摩;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一、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课堂观摩的形式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度愈加增强,实践能力也应相应提高。课堂观摩在完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者的实践能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堂观摩是从听课人的第一视角出发,是“观课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观察。通过不同类型的课堂观摩活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在樹立良好教学意识的同时,对个人未来的教学实践方法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能及时加以改进。课堂观摩主要分为两大形式,即汉语课堂教学录像观摩和汉语课堂教学现场观摩。

1.汉语课堂教学录像观摩。南京师范大学的授课教师以播放汉语课堂教学录像的形式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能培训。录像主要来自于北京语言大学等学校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公开示范课、汉办志愿者的海外教学录像、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师的课程录像等。

2.汉语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听课人身份参与进留学生课堂,坐在教室后面身临其境地观摩完整的汉语课堂。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课堂观摩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真实课堂观摩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身临其境,与课堂进行零距离接触,但往往过于关注某个课堂教学的环节反倒未能从整体上把握课堂。参与调查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的课堂观摩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意识不足。观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授课教师或教学对象的个体行为上而忽略了课堂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观摩者未能体现出即将进行自身实践的专业性,缺乏足够的教学意识。

2.理论探讨过多。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自身缺乏实际课堂教学的经验,往往难以客观的评价课堂。有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评论内容太过普遍化,主观性强,未能体现出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学能和素养。

3.观摩顾此失彼。观摩者往往关注了学生学习行为却忽略了授课教师,太过专注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又会缺乏对学生主体行为的观察。观摩者对课堂整体情况的掌控力有所欠缺。

4.缺乏课堂思考。观摩者在观摩过程中只是记录,不但难以从本质上提升自身水平,而且难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远程发展。

5.观摩主观性差。由于听课内容及方式是由学院同意安排,在事先未了解课程的情况下,观摩者在观摩过程中所获得的理解则过于肤浅。

综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堂观摩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课堂观摩能力提升策略

根据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课堂观摩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提高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堂观摩能力,笔者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树立规范教学意识,加强汉语本体学习

在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良好教学意识的教师才能指导教学对象的行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可多开展有关教师精神的讲座,例如:可以邀请由国家汉办选拔出的归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来分享自己异国生活与教学的点点滴滴;亦或是语言学大家来分享他们曾经进行汉语海外传播的心路历程以及感想。在提高专业知识层面,南京师范大学可以举办不同形式的汉语基础知识竞赛等等,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

2.加强基础技能培养,落实多方位全发展

除去平时的专业课课程,也应安排包含其他相关的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对于多媒体的合理利用,多种形式教具的设计与使用等。南京师范大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上,有一部分可以借鉴师范生培养计划,增加一些有关留学生班级管理或者行政能力方面的课程。

3.深刻参悟教学规律,学会互相交流探讨

首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课堂观摩时就要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们在每次课堂观摩结束后可以让同学们写一写观后感,或者是让同学们根据课堂内容写一份自己的教案,最后一起交流,在讨论中成长。

4.运用灵活教学方法,掌握课堂教学技巧

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课堂节奏,及时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解决课堂中即突如其来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南京师范大学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如课堂组织与管理等。老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学生在真实课堂进行感受,了解学生上课的成效,同时也能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处理突发情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结语

在坚持可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对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堂观摩能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和借鉴,也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教师和学者们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不仅仅是课堂观摩能力,也是其他相关实践能力的关注。

笔者分析了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课堂观摩能力的现状,归纳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笔者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通过一一分析这些问题为本教学设计提供了设计方向;剖析了教学设计的背景,为本教学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这体现出本论文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同时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概括性较强,部分规律性不强内容未作设计;活动性较强,专业论述上仍有欠缺。这些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究和解决。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堂观摩能力研究还有进一步的探讨空间,观摩者在基本掌握课堂教学进程后,应趁热打铁、加强巩固,让自己的教资教态、教学方法等更加的自然大方,这需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不懈努力,同时也是更多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努力前进的方向。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