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寄宿生的心理素质

2019-09-10黄丽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寄宿生寄宿制心理素质

黄丽梅

【摘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造成他们心理素质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等,笔者在教学生涯中,认为想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老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责任,还要十分重视寄宿生的心理素质,使寄宿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寄宿生 心理素质

我所处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从目前来看,农村初中寄宿生的心理素质较差。例如有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孤僻心理。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学习成绩较差,家庭经济条件不如别人,他们不敢跟老师、同学交流,甚至不敢与成绩好一点的学生交往;有些学生盲目从众,这些学生因为家是在农村,来到县城后,环境的改变,加上之前的生活方式跟县城的有所不一样,虚荣心使然,也会产生“你会上网,我也要学”这种心理,最终因为自控力有限,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还有一些学生有那种贪图享乐心理,如今农村生活变好了,他们在家没有体验过劳动的艰苦,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加上家长溺爱,使他们逐渐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抗挫能力较差。

一、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是有很多的,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都会影响心理素质。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特别是留守儿童对诱惑的免疫力明显比其他人要低。

2、家庭因素。我校寄宿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亲长期在外打工,疏于管理和培养,内心缺乏关爱和陪伴影响心理素质。另外,一些学生的家长未能以身作则,在家打牌、抽烟,使学生耳濡目染,心里方面走向偏路。

3、学校因素。学校在培养学生时注重心理素质教育的程度,某些方面是否完善的措施都可能影响。同时,不良的校风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不良影响。

4、社会因素。学生关注社会,数以万计的信息通过大众传媒舆论传播,当中的不良信息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不良的社会风气也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解决途径

针对以上这些现状,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农村初中寄宿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素养,要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积极乐观的方面进行引导和帮助,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发展。我认为从以下途径:

1、班主任要重视每一次家长会。家长要自觉主动向班主任及时了解自觉孩子的心理现状,谋求共同解决的方法。例如2017年四月,在中考来临之际,我校举行九年级家长会。166班家长会通过一个亲子互动“翻牌”游戏,当场宣读“给父母的一封信”等方式,消除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同时通过这样的家长会,很多孩子的竞争意识增强,为父母争光的决心也提高了。

2、我认为,老师对学生充满“爱”是提高学生心理素养的基础。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平等对待”是关键。2016年我担任170班语文。170班是学校的一个普九班级,成绩较之民族班学生差一大截,可是在学校进行一次教学评议中,他们全班都给我打了一百分!这是全校唯一一名老师得到的殊荣。用他们班卢春海的话讲就是“语文老师把我们当人看”!而且他们班语文成绩的平均分逼近民族班!这给我启示,不管是哪一类的学生,我们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他们待人礼貌都要及时肯定和表扬。校内外都要对他们关心爱护,主动接近,平等相待,用心用爱来滋润学生的心田。

3、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对于农村寄宿制的学生,我们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他们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及时表扬鼓励他们,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落后都与集体有关,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理。

4、培养学生学会“感恩”。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我们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每一月的生活费,直接开口向父母要钱,从没有体验父母的艰辛,从而每一个月理所当然得向父母索取很多生活费。对此,我经常给学生观看《變形记》,给他们真正了解其实很多农村孩子比我们更不幸。很多学生每一次观看《变形记》,他们都哭了。故事情节跟我们孩子很多经历都相似,但是电视主人公懂得感恩。这样,潜移默化地就影响了我们自己的学生,使他们也学会对老师,对父母什么时候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5、经常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理论指导实践,农村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的是理论的指导,所以我经常利用语文课时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教给他们自我调节、自我暗示的方法和技巧。我在166班的教室布置中,就有这样的一些标语“我自信,我成功”,“苦一时,乐一世”等这样积极向上的标语。

总之,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老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责任,还要十分重视寄宿生的心理素质,使寄宿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柔鲜古丽·库尔班.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2X):142-143.

[2]刘锡邦.加强农村中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9):36-37.

猜你喜欢

寄宿生寄宿制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感悟
重视农村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