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外活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2019-09-10高卓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方法与途径

高卓

摘要:《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关键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方法与途径;师生情感关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很多方法与途径,课堂教学中营造新型良好师生关系是主要的途径,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课外活动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途径,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怎样在课外活动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

教师只有走近学生,才能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实行一种心心相印的教育。教师要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多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创造机会和学生相处在一起,打成一片。

学生可以透过参加课外活动,舒缓学习的精神压力,并利用课余时间,培养个人兴趣,发挥才华,以获取读书以外的成就感。培养个人兴趣 ,发挥自己的长处; 培养待人接物、和人相处的社交能力; 培养分析、抓重点、和解决问题的办事能力;培养合群、沟通、表达和组织能力。课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课堂以外,能够给予学生充实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透过群体活动而促进学生、教师等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友谊,加强大家之间的沟通,使教师更能发挥他们对于教育学生上的功能。此外,课外活动使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加,使他们对学业产生更浓厚的 兴趣。透过活动,学生的德、智、体、群、美都能够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对社会以及个人的认识,培养良好的人格,成为一个良好的市民。课外活动是提供了一个消闲以及发泄精力的机会,而当中透过活动,从而灌输了在课堂上难以传达的价值观,以及公民意识,扩阔知识领域,不同种类的课外活动能给予学生机会去发展原有和培养新的兴趣。透过这些群体活动,学生能够促进彼此间友谊,扩大社交圈子,发展全面的群体性,促进身心发展,发挥创造能力,体现、公平、合作等友爱观念。课外活动能够作为一个补充课堂,使学生可以发掘课堂的学习经验,促进发展师生,有助课堂教学习,亦使学校有更多渠道以及不同的团体对学生作出辅导。课外活动能够促进师生关系,这可以加强学生,教师以及行政人员之间的合作性协助教学的推动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归属感以及促进校风。更重要的是,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之外的活动,使学校有机会促进其与社会的联系,使社会人士更关心及支持学校。

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主要必须如下:

(一)、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二)、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開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提问只求通法或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通法”或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课外活动对促进学生充分的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全面实现中学教育目的,科学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新型的师生关系也会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融融的课外活动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我们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当然,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单靠这片言只语无法叙述详尽的,只能怀着一颗真挚的心对待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去摸索。

参考文献:

[1]杨如林. 注重课外活动功能的发挥[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5(11):40-40.

[2]柳静静, 孙传国. 浅析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 课外阅读:中下, 2012(21):154-154.

[3]李孝贤. 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 都市家教月刊, 2016(4).

猜你喜欢

方法与途径
重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现状与对策分析
谈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谈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高速公路收费站基层班组建设方法与途径
试论“批注式阅读”中找准批注切入点的方法与途径
围绕中心聚焦生产构建系统化、标准化党建工作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为培养学生能力创设条件
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思考
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促管理水平提档升级的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