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群体跨专业学习能力调研与研究

2019-09-10刘旭东陈麒羽蒋嘉慧

炎黄地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跨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

刘旭东 陈麒羽 蒋嘉慧

摘 要:教育通识化过程中的专业教育正在向多学科复合、稳基础、普适性高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大学生跨专业学习群体同样在不断壮大。本文聚焦于大学生群体跨专业学习能力的构建,通过对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分析。针对大学生跨专业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动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合理定位自我、纠正学习态度等对策和建议。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开展广泛的跨专业学术交流,为学生课程设置独立的专业基础知识,充分发挥跨专业背景的优势。以期构建大学生跨专业学习能力提升系统。

关键词:跨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

1 什么是跨专业学习

1.1研究背景

教育通识化过程中的专业教育正在向多学科复合、稳基础、普适性高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大学生跨专业学习群体同样在不断壮大。本项目聚焦于大学生群体跨专业学习能力的构建分析,通过情况摸底、具体分析、对策研究着力于相关问题分析解决。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其指导思想是科教兴国,培养目标与生产部门直接对应,专业分工比较狭窄。这一特殊时期的训练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学生专业分工过多、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知识创造、社会快速变化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1.2相关概念澄清

1.2.1跨专业

本研究中的交叉专业是指学生的本科学习阶段跨越学习专业,而目前的专业不属于同一一级学科。

2 本科生跨专业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2.1调查结果

本研究对我校300名跨学科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4份,回收率88%。

具体的数据分析通过选取南京工业大学大一至大三学生为被试样本,从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四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然后比较学习效果,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南京工业大学采集了300份原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进而运用matlab进行编程,通过灰色关联度进行相关性模型的分析。

2.2模型的建立

变量我们称之为相关度。结合实际背景,有正面作用的我们叫做正相关,反之负相关;大于0.7称之为强相关,小于0.3称之为弱相关。

运用matlab编程得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呈现正相关关系。

2.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习目的功利化

通过对本科生跨专业群体的抽样调查,我们发现选择跨专业的学生中过半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取向体现了极强的功利性。他们的跨专业选择大多是为了换一个较为热门的专业以此作为将来步入职场的加分项。且他们对学术活动的取向也带有明显的的倾向。没有奖项设置和证书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趣。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错位。

2、学习态度的被动化

高等教育的普及与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前景,给本科生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不少选择跨专业学习的学生将跨专业的成功入学看作跨专业的终点。产生学习态度被动化,具体表现在:具体表现为:许多学生都在进行职业化学习,心态淡薄,不寻求太多的理解;在对待学习任务时,很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有些学生在被动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习任务。3、学习方法的单一化

3 外国的相关做法

德国比勒菲爾德大学的路德维希胡贝尔在《通识教育与跨专业学习》一文中通过对通识教育这一历史的概念的阐述,重点是区分和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指出关键技能和学术工作能力是普通教育的核心,并注重培养学生两种能力的相关条件。

如果要开设特殊课程,两门课程的学分都将达到30%。在获得关键技能方面,这种综合办法确实比提供简单叠加的专门课程要好,但后者也是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相结合是必要的。

同时明确导向性知识的内容必不可少。而不是从短期利益出发,而是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来确定.

原则上,在所有本科专业设置中,应考虑关键技能和定向知识等因素。截至2004年,德国约有近七成本科专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重点技能和定向知识教育。明知有问题还在推广的实践项目和有限几门叠加型课程,代之以传授,关联性知识的总体计划,为培养富有反思精神的专业人才服务,从差异化出发,我们将整合各种因素,平衡培训,根据不同专业设置特殊课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但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总体规划。

然而外国的做法主要还是偏向于学科的重新设计,如果要在国内高校推广太过大刀阔斧,非一日之功。

4 本科生跨专业学习状况的改进措施

4.1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而言,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增加学习的动力。通过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对学习行为影响调查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学习的兴趣越大,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更明显。因此在大学生跨专业的学习调查中各大学在学生的本科期间可以多针对专业课程开展一些活动,例如讲座,实习,调查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大学生在专业的学习研究领域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己对专业学习的热爱。其次可以 适当建立学习科研竞争机制,像奖励机制、评比活动,提高专业学术和科研氛围的创造,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得到熏陶,从而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大学生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监控与管理,规范专业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专业老师对大学生的教学质量,以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较高的学习认知水平可以有效的缓解大学生学习压力,减少大学生学习的紧张和焦虑,从而进一步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从而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一些之前的学姐学长针对本专业的学习就业情况进行分享和介绍,通过对自我的专业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人生体验,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充满希望,也更加珍惜自我的专业学习,促进良好合理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树立。

4.2广泛开展跨专业学术交流活动

跨专业大学生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用崭新的思维方式去吸收新知识,进而形成自己的科学惯性思维。而对于跨学科的本科生而言,靠自己的努力是远不够的,还需要跨专业的指导老师及时的指导。在老师的科学严谨的教学下,培养跨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跨专业本科生要更加接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科领域,促使自身的学习更加全面性。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多开展拓宽本科生专业视野的活动,给有需求的学生以平台学习和交流,如跨专业学术交流会、学科沙龙、座谈会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激发他们的学术创造力,更能锻炼他们在学术社交场合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言行举止。在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师生能够平等自由、轻松地相互在熟悉的领域分享自己的见解,有助于提高跨专业本科生的内在学术涵养。

注:本研究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810291106Y)

参考文献

[1] [美]乔 伊斯(Joyce,B.)等.教学模式[M].荆建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跨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商科类院校跨专业经管实验运行体系思考和探索
中韩合作办学中跨专业学生的韩语教学探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