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9-09-10张辉辉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信息技术

张辉辉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培养大量能驾驭高新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愈益凸显。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信息技术对于开发青少年智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作用,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创新潜能

一、开发信息技术的创新功能,有效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交互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实践。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具有以下一些创新功能:

1、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性学习,学生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有效开发其创新潜能的前提。

2、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教师间接主导教学,并履行设计、主持、示范和评价等主要职责。

3、现代信息技术可使教学信息呈现多媒体化,图、文、声、像、动画等技术功能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开发大脑,使思维过程更灵敏、连贯、流畅。

4、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形式符合现代教育的认知结构,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认知路径,使师生得以摆脱陈规旧习,有利于发散思维、启发想象、激发智慧。

5、现代信息技术使教育媒体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和宏观限制的特性,使思维可以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纵横驰骋,并在主动探索、自由想象过程中产生新思维和超常构想。

6、信息技术具有激发创新热情的特殊吸引力,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各类创造性活动。学生在探究与创作过程中,创新思维可以得到发展。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在掌握科学理论、认识信息技术的创新功能的基础上,学校必须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在各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一些专业课知识和原理、理论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不浓,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知识的内容,有机地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提供图像、图形、动画、活动景象和声音等图文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抽象静止的画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智力,提高创新意识。例如:讲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时,学生对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功能不清楚。这时如果能够制作一个课件,把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画出模拟图、加上工作流程线,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这样学生会在新鲜之余,理解各部件的工作机能,从而接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这样的启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2、運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发展思维能力。

计算机专业课《QBASIC编程语言》,涉及到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但学生往往感到太过于抽象,分析题意时会出现缺漏条件的情况。而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编写“鸡兔同笼”问题的程序时,此题是这样的:已知笼中有头M个,有脚N只,求笼中共有鸡多少只?兔多少只?如果让同学们自己编写程序,可能存在考虑不周全的情况。而如果采用生动的实例,在课件中加入鸡和兔的图片,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加以想像,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生动直观地演示,令本来比较抽象的内容一下子形象具体了,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教学的重难点也得以解决。

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讲授一些实用软件,如Word、Excel、Flash等软件的时候,尤其是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采用老师提前在课件中把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列举出来,然后由学生自己尝试动手操作,在该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在一种操作进行完之后,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操作方法。例如:讲解在Windows中删除文件一节时,老师可以先在课件中指出常用方法。然后提出问题:问题一:为什么要先选中对象呢?问题二: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删除文件呢?从而使同学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起到了扩充知识、操作熟练、发散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积极性。

信息技术为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提供了技术支撑。但要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还须借鉴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科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与途径。除信息论外,以下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能力是经发散思维而表现出流畅、变通与独特三种问题解决特点的能力。我们应以开发信息技术的创新功能为突破口展开研究,深入探讨凭借信息技术发展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与模式。

2、教育学理论认为,“在现代的学校里,要掌握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与态度”。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组织学生就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将相应的研究成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加工、整合,在探索性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3、让创新的火花结出硕果。除了课堂上老师们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我还指导教师们利用已有的硬件优势,如:校园局域网、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作和技能比赛等活动,激发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创造热情,锻炼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几年来,我们信息技术专业已有数十件作品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奖励。

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使人类的创新空间不断扩展,科技活动将不断呈现出新的形式与内容,这就要求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不断转变观念,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接轨。

关键词:

【1】刘志伟. 创新点亮教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思想与实践[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6):50-53.

【2】王晓蒙. 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化[C]// 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 2005.

【3】殷丽.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5):123-123.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