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之我见

2019-09-10张友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5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张友

摘要:阅读可以在提升学生理解力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力,并在此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感知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逻辑性,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单一化、流程式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消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他们语文潜能的激发,阻碍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增强。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在转变原有错误观念的基础上,学习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积极地运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真正地用心和文本交流,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

一、阅读生活化,增强文本品读能力

生活化的阅读教学可以打破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局限,构建与学生情感和生活的连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体验迁移到语文文本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文本品读能力。

例如,在讲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部分内容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引起学生的生活感触,增强学生对文本思想的认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第一,整体把握文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块阅读本篇文章,对在文章中描述的事件产生形象化的认知,为下一步的生活化教学奠定基础。第二,创设问题,进行生活化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生活体验,感知下面的句子。“十二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作者为什么描述时间的变化?是什么信念让“父亲”在别人都放弃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儿子?你们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揣摩和感知。第三,巡场观察。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并适时地对学生思维方向进行引导,增强他们语文阅读方向的科学性,降低其语文学习的坡度。第四,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提问学生。小陈积极地回答:“这句话让我联想到父亲为了不让我挨雨淋,将雨衣披到我身上,在回到家后,他得了严重的感冒的这件事情。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无私。而在文中,正是凭借这种无私的爱,让“父亲”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孩子。对时间的描述,可以体现“父亲”毅力的坚韧,更能彰显对儿子坚定不移的爱。”

二、阅读实践化,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文字化的生活,生活是情景化的语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实践的方式,模拟语文阅读内容中的场景,让学生调动多重感官,品读实践中的情景,并打通和语文文本之间的连接,在提升学生文本感知力的同时,让他们的语言更具有鲜活性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讲授《咏柳》这首诗时,教师考虑学生直接学习古诗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而采用:解读古诗大意---开展实践---回归古诗内容的方式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教师从以下三点进行执行。第一,讲授古诗大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营造与古诗相近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内容和视频向结合的方式,增强对古诗内容的感知。第二,开展实践。为了提升整体的实践效果,教师可以提前确定实践观察的对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并创设小组语文学习的共同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和主观意愿,增强语文阅读实践学习的高效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指定每个小组的实践观察对象,并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现实中的柳树和古诗中柳树有何不同,并建议他们从柳树的形态以及构成角度分析和想象。第三,介绍实践效果。在大部分学生实践观察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小韩回答:“我们从两个角度对柳树进行观察。第一个角度是远观。远远地望向柳树,柳叶的颜色特别嫩绿,像是一团绿雾笼罩在柳树上。第二个角度是近看。走进柳树,柳叶和枝条与古诗中描述的非常像,真地似绿色的彩带在随风摇摆。我们感觉是微风在为柳树‘理发’。”通过运用实践化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所观、所感、所触、所思,真正地感受语文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增强学生语言的鲜活性和感染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阅读信息化,树立社会担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并将阅读内容由一个点拓展为一个面,让学生更为全面和立体感知语文阅读内容,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维度,提升他们的思想高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效用。

例如,在讲授《只有一个地球》这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以环境带来的种种危害导入,让学生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思考环境问题,并运用他们生活中的事件,让学生意识到日常错误行为对环境的危害,从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点进行执行。第一点,以境激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比如,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第二点,联系生活,规范行为。语文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我们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是有什么制成的?”小兰说:“树木!”教师询问学生:“砍伐树木会造成什么危害?你们可以联想我们看过的视频!”小韩说:“水土流失,引发泥石流或是洪涝等。”教师说:“那么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呢?”小站说:“我们不应使用一次性筷子,用那种可以重复使用的筷子!”教师微笑说:“我们不仅要考虑现阶段的生活,更应从整个人类,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约束自己行为,促进社会的良性和健康发展!”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提升他们思考问题的高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获得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道路上,教师应多些耐心和毅力,并不断地思考越过在语文阅读教学道路中沟沟坎坎的方法,从而逐步建立屬于教师个人特色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并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语文阅读方法,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慧影.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9(04)

[2]杨月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7)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