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杨文选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5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杨文选

摘要:新课改实行以后,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习数学的质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数学逐渐显露出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质量差的缺点,而且无法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影响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因素,并围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实行素质教育,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數学学科抽象和逻辑思维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化应用,并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空间,这样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课改实行以后,对高中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中数学来说,主要作用就是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样一来,就能够使自身的知识水平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对于高中数学知识来说,是由很多知识点共同组成的,而且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将知识点进行连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1】。

二、影响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因素

(一)数学问题本身所产生的影响

对于高中数学知识来说,问题分为很多种,不仅存在理论上的数学问题,也存在实际的数学问题;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也有封闭性的数学问题。高中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所以学生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解题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如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受到问题表述的影响。例如,对于应用题来说,通常情况下都会有很多的文字进行问题的描述,往往学生在做题之前,需要对文字进行一字一句的理解,此时,表述的文字就会给学生带来干扰,学生只有排除干扰才能够解决问题【2】。

(二)受到数学知识结构的影响

对于数学知识结构来说,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心理结构,学生会将自身的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经验以及思维结合在一起,最后形成整体性的结构。从一定角度来看,学生之间认知结构的差异会影响到学生的解题的能力。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措施

(一)对数学知识进行强化分类讨论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需要落实强化分类讨论的措施,就是根据问题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知识讨论行为,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围绕某一类题型进行知识讲解时,需要对相同属性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比如,某服装厂西装200元/套,领带20元/条,销售过程中提出两种销售方案,分别是买一套西装赠一条领带和均按九折销售,比较那种方式会更省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从省钱和数量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从而能够提升学生自身整体的解题能力。

(二)正确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落实数形结合教学的思想,并且要将数形结合贯穿于整个解题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并深入分析自身所获得的条件,从而能够迅速的找到突破口,有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除此以外,在高中数学问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简化已知的问题条件,并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的理解,从整体上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三角函数的知识时,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

(三)引导学生注重对生活的观察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鼓励学生对实践操作和某些想象进行观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直线和平面平行关系”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便提出了“如果直线与某一平面平行,那么平面内所有直线是否均与此直线平行?”这一问题,并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案例,比如,将一根筷子竖直放到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筷子在水中发生弯折,并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观察,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注重对生活的观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够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传授学生数学知识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在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创设新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海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7(3).

[2]刘娜. 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中), 2012(10):101-102.

[3]张成浩. 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 亚太教育, 2016(9):47-47.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