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的实践化教学模式探析

2019-09-10杨大勇

学生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杨大勇

摘 要:数学是一门以抽象与理性为标识的学科,且其自身亦有着独特的语言符号体系,而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思维方式、且具有动态活跃身心特征的小学生那里成为一大难点。在此学科教学困境之内,“实践化”的教学模式则以既能有效诠释数学本质、又能有效契合学生兴趣与特征的优势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所应、且值得一试的一次变革。本文便是就此模式的具体建构话题做出的分立实践以理解概念a、实践以疏通原理、实践以学会解决真实问题此三者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化;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课堂形态普遍为静态化的“师讲生听”,然后这并不契合数学其源于生活实践的本质,亦不符合小学生的形象化思维、活跃的身心特点与对其数学素养的真正提升需求。因此,为弥补此缺漏,则提出了动态的实践化教学模式,即引领学生深入进实践当中去,以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升运用此概念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此,实践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则可由以下三大支点得以建构。

1.实践以理解概念

概念是结构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因而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但数学概念有时却具有抽象性而只呈现为一个单纯的术语符号,这便对以形象化的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小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困扰,则更勿论对其的运用。而组织其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则可有效使其理解概念的意义,并同时提升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兴趣。

例如:在《千克、克、吨》一章《有多重》一节的教学中,为让同学们能够真正感知到千克、克等此类重量概念所标示的重量,我则将课堂转移至操场的沙坑旁,发给每个同学一个塑料袋,让其在沙坑里按照自己关于“1千克”的概念装上1千克的沙子。我則在沙坑旁边将其沙子一一过秤,由于其对“千克”的概念缺乏具象化的感知,所以结果可想而知,则是所有人所装的沙子几乎皆没有为1千克或者接近1千克的,皆为过多或者过少。对此,我则把装有真正1千克的沙袋拿给同学们掂量,然后重新让其到沙坑里装1千克的沙子。如此,同学们则不仅能够通过实践将“1千克”的概念拿捏得更加精准,亦会得到更加快乐的课堂体验。

2.实践以疏通原理

原理是继概念之后、并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数学主体内容,学生对此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决定其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高低。但对于一些原理而言,单纯的讲述、推理或者教师的示范皆不足以让学生有透彻的理解,此时,便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以在实践中进行对事物现象的切身感知,从而使这份感知真正能够融于自己的经验内而指导原理理解、问题解决。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与四边形》一章《图形分类》一节的教学中,对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原理的解释,书中只是呈现了拉扯三角形与四边形物体的试验图形,对此的阅读并无法使同学们真正理解此原理,即其并无法做出“拉不动三角形而能拉动四边形”的想象。所以,我便将同学们带到教室外的校园花坛里,让其分别捡7根长短相仿的树枝,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四边形,并用预先备好的绳子的结实捆绑住相邻两根木枝的衔接处,然后拉一拉,其则会真是地感觉到四边形的松动与三角形的坚固,从而清楚地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原理。与此类似而需要同学们去动手实践的还有通过切割圆柱以拼成长方体的方法求取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与高的乘积的原理等,即同学们无法想象此方法的过程,因而亦无法正确理解圆柱底面积与高的乘积为圆柱体积的真正原因,但以橡皮泥等为模型进行的学生亲自切割圆柱、拼接为长方体的方法则可弥补此缺憾,而促进其对此公式原理的深入理解与记忆。

3.实践以学会解决真实问题

除却对概念与原理以理解为目的的实践,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学习概念与原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运用此对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而非对其单纯的知识掌握。且区别于传统“应用题”的实际生活问题总具有诸多的不确定、变化性因素,学生需要对此类因素进行确认与排除,再经由知识运用在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促其思维的真正进步。所以,实践化教学模式的重点即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

例如:在《混合运算》一章《过河》一节的教学中,为锻炼同学们正确运用四则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则结合近期班级针对期中考试将要展开的奖品购买活动,给同学们呈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问题:已知一只圆珠笔要3元,一个笔记本为4元,一个铅笔盒为8元,现计划只买这三种文具,且需将开销限定在80元范围内,而且由于铅笔盒价格稍贵,所以只买3个文具盒奖励给前三名同学,而笔记本则奖励给前5名同学,圆珠笔奖励给前13名同学,问如果你是采购员,你觉得这80元够不够?对此,同学们则需要在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的前提下,运用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且在最后得出买这些奖品实际共需83元的结论之后,其亦需关注到“如果你是采购员”、“你觉得”的词眼及班级实际的采购行为,从而考虑到最后多出来的3元完全可以与店主沟通减免掉。如此,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将稳步得到提升。

总之,实践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契合小学生的认知与兴趣特点、亦契合数学教育之发展思维与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初衷,而将与传统解析教学相结合成为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伟.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75.

[2]徐显芬.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253.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