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汉唐中国梦

2019-09-10马悦

大东方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梦教育

马悦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对学生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而教育内容的不断改革也是教育界的重要事件。教育改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其鲜明的生动形象吸引了大量的教育者,几乎成为教育改革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方向,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成为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整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精髓,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國不断繁荣富强,在提出“中国梦”的主题之后,各行各业都在努力为实习中国梦而努力,本文将从教育方面振兴中华优秀文化,实习超越汉唐中国梦。

关键词:教育;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梦

引言

汉唐时代是中国的大时代,经济富足,富强安康,回顾中国的伟大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伟大的创造和强盛的国力。当今,中华民族又站在一个新的时代,在承载着五千年优秀文化中不断前行,为实习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必须以伦理道德为基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这祖国的新一代青年,所以一定要为中国梦而努力,做出自己的点滴贡献。

一、回顾中国汉唐辉煌时代

汉唐盛世是汉朝和唐朝时文治武功及国际声望较强盛,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汉朝和唐朝国家统一,文化昌盛,经济富足,文化昌明,汉有“文景之治”,唐有“贞观之治”,可以说汉朝和唐朝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上有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也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景之治,景帝采取修生养息的政策,提倡节俭,以德化民,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难逢的契机,也出现了《史记》等巨作;到了贞观之治,唐朝文化十分繁荣,诗词、儒学、科举制度等等都达到了高潮,国力强盛,经济富足,在国际上的地位不可撼动,可谓是天下第一,也留给了中国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今,中国提出“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教育事业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超越汉唐的中国梦,在国家繁荣与社会发展中重视教育,以教育促进中国的发展。

二、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1.教育无形中的社会作用

文化是民族繁衍生息的血脉,也是一个民族扎根的根基,在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教育”。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它不需要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或是书写进法律条规,是一种在众人心中认可的社会准则,在某种程度上讲,无形的规则产生的民众力量有时候甚至比法律产生的力量强大。在中华传统当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孟子主张德育,这就反映教育在治国当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教育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教育是传承传承伦理道德的重要途径

伦理道德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就广义的伦理道德而言,是内在的价值理念和外在的行为表现,包括品德,规范,道德,诚信,德行,自律等等概念;就伦理道德的日常概念,它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时所要遵循的道理和规则,是指导人类行为的一种观念和哲学思考,在人处理各种关系中有行为规范的作用,包括人的情感一直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在中华文化中,伦理道德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占据了大部分,且在人们日常行为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伦理上,中国人讲究孝道,诚信,团结,爱国,忠贞等等,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经历千年未变,并且在中国发展当中,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点,也成为鼓励当代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强有力的伦理道德中,教育成为传承伦理道德中的重要的途径,教育可以把优秀的文化继承并且传颂,逐渐形成学生的正确伦理道德观念,指挥学生的行为。

三、当前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传统文化教育主要表现在概念性和欣赏性两个方面,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赏析,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达概念性的知识,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比较局限,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根本不能够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老师教学观念陈旧,部分教师仍遵循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如传统文化教学就是传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开篇便是文章内容,古文阅读,古文背诵等等,单单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单方面的输送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自我探索,开发思维的过程,也把传统文化中精髓的部分丢失。

2.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单一,老师对学生标准要求一致,不能够因人而异的发挥学生的独特之处,无法让传统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当下主要开设的语文课程比较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单一的方法往往会让学生思维固化,不能够在传统文化方面进行认知和创新。

3.各地区教学实施情况差别明显,教学内容不能够凸显地方特色,缺乏乡土教材。在现阶段,东西部及农村与城市教育观念差距较大,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学实施情况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的课程开展较好,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美术总是难以得到落实,尤其是大部分农村地区思想观念陈旧,不够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开课率不足,参与面小,难以得到重视,让学生最佳时期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长此以往,将制约国民素质的提高。此外,即使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地方,教材没有地方特色,缺乏实际的教育性,往往是纸上谈兵,没能够实际发挥传统文化的真正作用。

四、传统文化教学思维的培养和基本课堂要求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把部分教学内容分配给学生,让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查找,空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上台演示或者边讲边实践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感知传统文化的机会。

2.课堂要注重实践教学

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实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在实践课程上,就是要先给学生设计一个学习目标,然后按照教案的基本步骤,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分析缺陷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并要求学生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课堂体验感想,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自己创新的思维。实行案例教学,课堂教学内容针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开展相应的实际案例课堂教学内容,老师给学生进行实地授课,尽可能的和每一个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尽可能的让学生参观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展示品,在实地参观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对学习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烈的求知欲。

3.课堂教学满足小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一定要面对现实问题,冲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地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给学生表达个人情感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欣赏和学习当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大胆的表达想法,在课堂上给予一些建议,及时纠正学生使用不恰当的一些理解,将文化形式带入课堂。

4.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教学老师要将传统文化形式和现代文化形式巧妙结合在一起,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展现在课堂之上,在课堂上成功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保证上课效率的同时给学生灌输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时时刻刻发现身边的美,对传统文化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力。

五、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泉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时代精神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这个梦想,凝聚了中国人几代人民的愿望,也是中国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如何振兴中国,超越汉唐,实现中国梦成为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中国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引领力和号召力,主要在于它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中,中国这两个字具有十分强大的意义,给中国人民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中国梦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民族伦理道德中每一个中国人认可的社会规则,爱国成为中华优秀宝库中最美丽的花朵,深刻地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质。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还强调个人梦想和民族前途的紧密联系,所以伦理道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显示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以伦理道德要求个人深刻地把中国梦贯彻落实,在实现个人梦想终未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青年人是当今时代的一种骄傲,祖国的未来寄托在青年人的身上,培养青年人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以伦理道德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贯彻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中,为实现中国梦打造思想基础。

总结

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内容,不断稳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传统文化带入课堂为中国的未来灌入持以不断的发展源泉。不断发现当前课堂的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学习自信心,共同促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在此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曹建林.在现代艺术和民间传统艺术的结合点上探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J].前沿论坛,2003,3.

[2]张全胜.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J].现代教育科学,2004,10:68-69.

[3]曾雪梅.中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创造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6,11:48-49.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绿地小学)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