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应用“支架理论”优化英语课文背诵

2019-09-10马淑琴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2期
关键词:支架理论背诵

【摘要】本文阐述了“支架理论”的概念,通过缺词填空、绘制表格、段意提示、词块归类、提取要素以及图形演示几个方面着重探讨了“支架理论”在英语背诵中的应用路径,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确保“支架理论”视域下英语背诵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支架理论;英语课文;背诵

【作者简介】马淑琴,甘肃省敦煌市敦煌中学。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2020年度“高中英语课文背诵中教师引导策略的研究”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368)成果。

引言

现阶段,英语课文背诵的现状为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难以形成长期记忆,長此以往学生容易出现抵触和厌倦心理,英语课文背诵就失去了意义。“支架理论”能打破机械记忆的局限性,使学生对背诵产生兴趣,通过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尊心确保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一、“支架理论”概述

顾名思义,“支架理论”即是帮助学习者搭建的知识架构,按难易度和关联性组建成任务架构,学习者通过逐渐深入和攀升来掌握概念,深入知识,循序渐进地获取技能。若将“支架理论”用于建筑中相当于脚手架,实际意义是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完善支架结构,达到智力支撑的效果。

“支架理论”在英语课文背诵中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繁琐复杂的任务拆分成众多简单易懂的分任务,引导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当“支架”解除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学习习惯生成英语思维。

二、“支架理论”在英语课文背诵中的应用方法

在实际课文背诵教学中“支架理论”的应用形式分为以下几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功能,促进课文背诵效率的提升。

1.缺词填空。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困生甚至在单词背诵阶段就会遇到困难,若直接进入到全文背诵中会使其丧失自信心,产生放弃心理,所以选择支架方法时需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背诵动力。以Unit1 Cultural relics为例,填空可以设置在考察的单词、语法、句型等方面,如“design”在背诵填词中可以作为填空内容“It was (designed for) the palace of Frederick I.”通过背诵填词再引出design的相关用法,有名词和及物动词两种词性,名词作为“设计”来讲属于不可数名词,但作为“设计作品”来讲为可数名词;作动词后可直接跟宾语。背诵课文填空能将通篇背诵任务简单化,突出重点,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文学习中。

2.绘制表格。绘制表格即是将课文中的主旨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使课文主次分明,一目了然。由于表格更为具体直观,课文中词句的联系感更强,能帮助学生客观分析阅读内容。绘制表格适用于规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按事情发展或时间推移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事物种类绘制表格,做相关习题时学生在头脑中能生成思维导图,使记忆更有规律性。

3.段意提示。顾名思义,段意提示即是总结段落含义,将整篇课文分化成多个小部分,按步骤记忆段落内容。深入分析每篇课文会发现除主题目外各段落都存在分题目,通过总结分题目来增强记忆效果,在背诵时可从分题目入手强化记忆功能,学生开始可以利用段意提示来完成背诵,逐渐脱离“支架”,独立背诵,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教师需要合理配置时间。当学生根据段意提示背诵课文后教师要予以评价,以激励为主,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4.词块归类。当英语阅读中,线索不够明确时可利用词块归类来构建“支架”,在词块的引导下掌握课文内容,顺利理清课文思路,轻松背出课文。词块归类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归类,打破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局限,将学生放到课堂的主体地位上。

教师在进行词块归类时可结合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词块规律,自主归纳总结词块内容和性质,教师在环节中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避免学生在交流环节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学生在归纳好词块后教师要进行修正和评价,引导学生将词块应用到课文背诵中,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一组背诵流利并准确。

5.提取要素。提取要素需要从教材入手,将关键词、重点词和考察词汇提取出来,也相当于明确主旨的一种方法,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要素架构掌握词汇要素,尤其适用于人物关系复杂、篇幅较长、结构混乱的课文,通过要素就能掌握其中的词汇或句型关系,降低背诵难度,使知识点的掌握更为规范合理。要素提取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究法来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教师负责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就达到了文章深入的效果,再通过英语知识的延伸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优化知识结构,使英语的实用性更强。

6.图形演示。图形演示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课文内容转变成图片,学生能更为直观的了解课文内容,避免背诵阶段出现厌倦心理图片的选取要围绕课文内容,还要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复杂枯燥的课文实现创新性转变,形成视觉上的冲击效果。图片的配置可以按照课文中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相当于连环画将课文内容按顺序排列,学生能通过图形的顺序加深记忆,在背诵时能通过图片生成思维架构,掌握课文内容。

三、结论

总而言之,“支架理论”与高中英语课堂的融合需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实际情况,围绕教材课文内容展开。教师应转变传统守旧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确保支架的合理性和适应性,还要在现代化技术的辅助下提升课堂趣味性和灵活性,为学生的课文背诵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艳.支架理论框架下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行动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

[2]金彩霞.例谈“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文背诵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5(11).

猜你喜欢

支架理论背诵
基于支架教学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
用“支架理论”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朗读与背诵——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方式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支架理论指导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