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声音资料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2019-09-10聂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9期
关键词:倾听能力低年级学生技巧

聂燕

【摘要】当今课堂,老师更多关注学生发言,却忽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习惯。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不但要求學生能“听见”,还要求学生能“听懂”。本文从利用声音资料来激发学生倾听兴趣、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训练学生倾听技巧等几方面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进行了阐述,正是教师关于学生倾听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声音资料;倾听能力;习惯;技巧

一、低年级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倾听能力的缺失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传播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但是,当我们聚焦低年级课堂时,就会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地倾听。经过笔者及所在学校部分老师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发现低年级学生之所以没有倾听习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儿童年龄特点突出,有意倾听短时低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正处在自控能力较弱、好奇心较强的阶段,本身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持久。小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主要是“跟着感觉走”,往往和个人的兴趣密切相关。而课堂呈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很难有持续性的吸引力,从而导致自然而然注意力不集中。

2.幼时行为培养不良,倾听习惯尚未养成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都在最大程度上受父母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有部分年轻的父母很爱孩子,但是却并不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有的甚至对孩子有求必应。在这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很多都习惯性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比如,有一些孩子在课堂中表现欲望特别强,希望课堂成为他独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的孩子还会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自行插嘴,一方面扰乱了课堂秩序,一方面导致自己完全没有听清老师和同学的观点,致使课堂效率低下。

3.课堂过程平淡无奇,无法激起倾听兴趣

除了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个主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课堂本身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比如,有的老师备课不细致,准备不充分,在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那很难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做法

针对于以上原因,笔者选择、收集、创编了大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声音资料,分别从激发学生倾听兴趣、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训练学生倾听技巧等几方面进行了引导和训练,收到了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学校课堂,激发兴趣

①创编趣味儿歌,激发倾听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时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陌生。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倾听的兴趣。针对于这个特点,我选择和创编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精神来进行倾听。比如,上课铃一响,全班同学就边回座位边诵读“铃声响,快做好,仔细听,动脑想。”在课堂进行到大约一半时,一年级学生基本都会感觉乏味和疲劳,难以专心听讲了,这时候,笔者又让学生们起立,边做课中操边齐唱儿歌“一二点点头,三四弯弯腰,五六拍拍手,七八快做好”来进行组织教学。在学生们完成好练习要收好文具的时候,笔者又教给学生们儿歌“小铅笔,要休息,把它放到笔盒里。”这些节奏明快、语言简短的儿歌既帮助了老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听的兴趣,他们在自己诵读的同时就在听同伴的声音,而且在儿歌结束之后,他们就能更有兴趣倾听老师的授课内容。

②奖励“听答”故事,提升专注程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在每次上新课结束后如果还有时间,笔者都会奖励学生听故事,低年级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但是如果单单只是在觉得新鲜、有趣的前提下听故事,对于培养集中注意力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因此,为了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倾听的投入程度和思考能力,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来讲故事。第一种是先设置好问题,并将问题告诉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听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或者听完故事之后,提问学生来进行回答。因为有了目标性,学生听起来非常专注。第二种是老师根据学生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即兴编故事讲给学生听。因为在低年级的课堂上会发生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一些状况,比如有蝴蝶飞进教室里,孩子们七嘴八舌开始议论;突然遭遇雷雨,闪电吓坏了一些孩子;有个别学生做作业时偷懒耍滑不想写,等等。如果遇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突发事件,笔者就会根据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正确导向来即兴编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这样既引导了学生专注倾听,又引导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可谓一举两得。

2.生活课堂,培养习惯

①学校家庭通力合作,拓宽倾听视野

为了能最大程度来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笔者一直都请家长们进行配合帮助。从一年级开始,笔者就建议家长每天坚持给孩子读故事、讲故事或听音频资料,尽量少看视频资料。笔者给家长们推荐了诸如豆瓣电台、青少年读物、评书相声等声音平台,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拓宽他们的倾听视野。

②创设和谐交流环境,培养倾听习惯

“倾听是为了表达。”一个人如果能有效倾听,那么在表达时会更完整更清晰。口语交际课可以说是培养倾听和表达习惯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生活化的情境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倾听和表达的欲望。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时,笔者课前准备了相关的照片图像和声音资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自己扮演春天里的某一种角色。然后,老师播放春天里各种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天的来临……接着,让学生一起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倾听再进行评价。因为整个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就激起了学生倾吐的冲动与交流的欲望,所以学生们都兴趣盎然地仔细倾听,表达也很踊跃自然。

3.引导帮助,教给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仅仅只靠时间上的累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老师必须要教给他们听的方法和技巧。所以,为了让学生的倾听更有效果,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他们进行了倾听技巧的训练。

①老师引导,示范倾听

小学生的向师性强,既然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那么笔者自己首先就一定得做一个细心而专注的倾听者。比如在课堂上,每当学生发言时,笔者都带头全神贯注地倾听,决不在这个时候做其他事,也从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指导和适度评价。在课后与学生聊天、受理学生的投诉事件时,笔者也是放下手头的事情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给孩子一个展现个人思维的机会。另外,在学校每天中午的“红领巾广播站”播报时间里,更是一边带学生一起听,一边细致地引导学生们该如何倾听。

②有效帮助,传授方法

因为学生年龄还较小,所以每一步都必须手把手地教。笔者从一年级开始从记忆性倾听、理解性倾听、评价性倾听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起初,笔者选择篇幅短小的、角色可爱、情节生动的童话,反复给学生读几遍,并告诉孩子们听后要自己讲出来。于是他们都会尽自己所能认真地听、专心地记、投入地想。经过长时间不断的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和记忆能力有所增强。接下来进入第二层次——理解性倾听。因为理解话语意思是倾听训练最重要的目的,要理解话的意思,就先要听清楚话的内容。因此笔者经常先让学生听一段话,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借此逐步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信息、选择信息、整合信息和积累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上笔者还经常对学生进行评价性倾听的训练。笔者告诉学生对于别人的话,应该要自行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要听清别人讲话的内容,要能从中提取出优点,也要能提取出缺点和不足。在听完之后,还要能进行反思,他是这样说的:“如果换成我,我要怎样说才更好呢?”

为了提高学生倾听的细致程度,笔者还会经常进行一种专项训练,那就是“听不同,找不同,说不同”。设计准备一些内容、形式都比较接近但是又有区别的两段话让学生听,然后让他们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一来,既训练了学生的倾听专注度,又训练了学生的分析、比较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声音资料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一些做法和探索,虽然这些做法在学生的身上已经逐步显现出了效果,但是对于如何能够选择筛选出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声音资料还是存在极大的困惑,希望能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

[2]皮連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4]张瑞芳.倾听[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11).

[5]陈向明.教育研究中访谈和倾听技(艺)术[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

猜你喜欢

倾听能力低年级学生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探讨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