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待进生,促进均衡化育人

2019-09-10崔链松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9期
关键词:闪光点转化教育

崔链松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差异,让每一位學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实现素质教育是构建教育教学均衡化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初中学校待进生数量较多,怎样有效转化待进生是素质教育的重难点问题。作为班主任应如何通过德育工作转化待进生呢?本文就转化农村初中待进生问题,从实际出发阐述若干教育观点。

【关键词】待进生;转化;闪光点;教育

所谓待进生是指非智力因素,但思想品德差,文化学习差的学生。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然而,在农村初中学校存在的待进生较多,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因此提高待进生素质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迫切性的需要。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待进生往往是一个容易受忽视和冷落的群体。为实现素质教育,班主任必须摒除教育上陈旧的观念,方法要灵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理解和包容待进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尊重关心他们,帮助其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期待中茁壮成长。那么在实际中如何有效地转化待进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教育工作。

一、筑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学生踏入初中阶段时,家庭教育已经对其影响十多年。而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指导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教育既是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家校联系不能出现对立、分化,否则会导致转化待进生的教育寸步难行。班主任工作需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地位,通过加强与家长联系沟通达成共识,相互配合为转化待进生工作奠定基础。

1.通过家访拉近距离

上门家访是家校联系的关键桥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班主任了解待进生具体情况和思想动态的重要渠道。家访有着电访不能比拟的效果,能让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同时与家长面对面的促膝详谈既得到反馈也可以增进老师与家长的感情,更有利于转化教育的推进。

要善于家访。若一开始直截了当地列出待进生的缺点批评一番,也许是出自真心恨铁不成钢。但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容易让家长误以为老师是来告状的,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出现交谈的僵局。记得罗某某同学初一时期无心向学、脾气暴躁、经常打架,但劳动积极肯干,经了解他家境困难,且父亲常喝酒打骂他说他读书笨。考虑到此情况,我在家访的时候则着重肯定罗同学做事勤快、能吃苦耐劳、为人直爽等优点,待其父感受到自豪开心,再简洁建议教育方向。他爸爸当时就很乐意接受了建议,而在后续的德育工作也事半功倍。后来罗同学远赴新疆当兵,他爸爸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我,感谢老师当年的欣赏。可见善于家访的重要性。

其实,缺点,家长和待进生都是心中有数的,不必急于罗列指出。相反应该采取迂回战术,在交谈开始时应从先肯定待进生的部分优点切入,从点滴的进步谈起。而他受到老师的表扬时会很高兴,家长也会因此觉得自豪,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形成融洽交谈氛围后,再客观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一分为二地和家长分析问题,以商量方式探讨教育,用优点克服缺点。使学生心悦诚服,家长也欣然配合,让转化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2.利用网络通讯有效提高互动

建立和完善家长的通讯录、校翼通和互联网群组等沟通平台,适应信息时代变革,提高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和教育互动的效率。比如建立班级的家长微信群,通过群组老师可以随时和家长分享一些教育信息和教育经验等,无需担心影响对方的工作;同时家长们也多一个方便相互探讨教育的交流平台。记得有次在暑假期间,笔者上微信发现家长群有几十条信息提示。打开一看,原来有两位家长“同病相怜”,都是对自己孩子整天躲在房间沉迷上网和玩手机,既不看书也不参加户外活动的不良习惯很困恼。无计可施下寻求帮助,结果有不少家长非常踊跃地发表意见,各自都积极分享自家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方法。类似这种家长之间的教育交流平时也是比较常见的,他们因为热情互动成为朋友互相帮助。为家长群增添友谊色彩,也为教育工作添砖加瓦。

此外,考虑到家长都有了解自家孩子的心理需求,教师要经常拍下各项比赛、表演、义工活动、校运会、校本、课堂等校园活动的照片分享到微信群,营造亲切的交流环境。不仅可以含蓄地认可所展示的同学,也能多方位打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家长帮助和鼓励待进生成长进步,有助于提高家校协同教育的效率。

二、走近待进生,以生为本

1.发掘闪光点,及时肯定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发掘优点是转化待进生教育工作的突破口。而教育家卢梭强调“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不吝表扬是必要手段。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可塑性很大,班主任需要通过日常中的大小事情发掘待进生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小的进步,也得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引导待进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以缔造转化的契机。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帮助他们,促使他们进步。比如,曾教过一女生冯同学,知识基础差,上课打瞌睡,学习懒散,常有迟到。但发现她很喜欢画画和唱歌,于是笔者避开缺点,直接表扬她艺术细胞活跃,鼓励她多参加学校各种校本活动,不到一个学期,冯某既积极参加了文艺活动,上课学习也认真了。几学期下来,她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青少年时期的荣誉感较为强烈,有渴望成功和获得赞扬的心理需求。一个小进步或小成功都有可能影响他的思想态度。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适时给予待进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或者一句表扬,往往能使他们的思想面貌焕然一新从而促进待进生的转化。

2.保护自尊心,有教无类

自尊心是待进生进步的源泉,相互尊重也是改善人际的基础。对此班主任应当尊重他们,消除一切疑虑和隔膜。待进生在家已经挨骂挨打,在校又遭同学嘲笑和冷落等,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尊重。特别待进生会主观认为老师看不起他的表现,如果我们还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往往会弄巧反拙,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对抗,最终会导致转化教育功亏一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时刻提醒我们,所以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尊重我们的学生呢?

3.营造正能量,树立楷模

选好班干部是構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核心前提,营造正能量的必经途径。部分老师只看到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而忽视班干部的适当任选既能起到楷模作用,也能在鼓舞待进生发挥其潜力的中起关键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通过一定时期的观察,先确定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担当主要班干部,树立学习楷模,为建设良好班风奠定基础,让待进生“学有榜样、追有目标,赶有方向”,是日后转化待进生的有力保障。同时合理给予待进生一个展示和锻炼的舞台,安排他们担任委员、助理、课代表(初中课程较多)、组长、管理员等岗位,公平对待让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总之,教育实践中原则上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班干部,但也要适时更新观念对待进生委以重任。拨开乌云,腾出一片蓝天让其展翅飞翔。

三、发挥团队力量,帮扶助力

在教改创新的背景下,学校推行“练评讲”教育模式,所谓“练评讲”是指:小组练习——助教点评——教师讲解——小组竞赛。其其核心理念是分组学习,老师要做到均衡分组以保证各个小组总体水平相当,有利于顺利展开讨论学习和小组竞赛。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团队力量互相帮助,增强待进生的责任感。自从学校实行“练评讲”分组教育模式以来,学生学习的参与率明显提高,课堂上待进生睡觉、走神等不良现象也大幅减少,有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之前班里有个学习态度懒散的男同学,上课不是开小差就是睡觉,导致成绩较差。而他在分组学习、组内讨论交流等学习环节中,经过组长多次督促帮助及小组团队的潜移默化下,学习态度也慢慢发生了转变。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学习当中,有时还听到他自信地向同学提出见解,代表小组踊跃参加课堂竞赛。像这种转变情况有不少,所以通过分组学习是可以凝聚团队力量带领、帮扶待进生进步。另外教师也要适当引导优秀生结对子帮扶待进生进步,从而起到助力转化待进生的作用。

转化待进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反复的教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持之以恒循循教诲。因此,除上述几方面以外。班主任也要针对待进生个体的差异,在教育中及时做好反馈工作,调整转化教育的策略。只要教师对待进生多一点宽容、理解与信任,多一点关注和帮助,定能让他们在进步中成长,绽放人生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N].中国教育报,2001.

[2]朱思红.惠爱视角下的后进生转化议析[J].中小学德育,2014(06):69-71.

[3]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国德育,2015(22):6-9.

猜你喜欢

闪光点转化教育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