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诵对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2019-09-10李志龙

学生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背诵语文素养兴趣

李志龙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我们不少教师忽视了背诵教学,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下滑。我们要激发学生兴趣,以听引背,以说促背,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背诵;兴趣;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我们不少教师忽视了课改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之间的扬弃关系,忽视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互补关系,混淆了能力培养与知识积累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那么,基于如此现状,该如何让学生将背诵视为一种享受,让孩子们乐于背诵,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下面就谈一谈本人的一些浅显看法:

第一、背诵的过程就是理解记忆的过程。

我们知道,古代的私塾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手段就是背和写作,老师讲得很少,但教学质量确实很高,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因为背诵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把文章读熟了,那么文章的字、词、句、篇以及文章的语气、语势和文章的含义等,学生也就基本上理解了。这时老师再点拨一下就会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

一方面,从生理角度讲,脑子越用越灵,就像磨刀一样,越磨越快,越不磨越生锈。另一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背诵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知识,而且在诵读的过程中会逐步领悟到记忆的方法,记忆的东西越多,新的知识就越容易被记住。因为知识之间或直接、或间接总是相互联系着的。如相同体裁的文章,学生诵读时自然而然就会与先前背诵的文章进行对比和类比,从而提高记忆的能力,提高背诵的效率。

第三、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记忆的是经过锤炼、规范的书面语言和文字语言,通过诵读,学生就会对这些准确、形象的语言娴熟于胸,吸收消化为自己的东西。需要口头表达时,就会脱口而出,需要书面表达时,就会随手拈来,自然流诸笔端。尤其是那些经典的、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格的优美语句,诵读后会给学生留下永久不灭的深刻印象,日积月累,就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如古人所说“熟讀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发愁了。

第四、背诵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下流传下多少灿若星空的优秀经典诗文,像《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等,无不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人处世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要是孩子们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把中华民族语言最精华的东西牢牢背诵下来,积淀在头脑深处成为一种基本的素养,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自己生动形象的讲解、优美的示范背诵来诱导学生;在组织学生踏春时,看到景色宜人的青山绿水,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吟诵与春天有关的古诗或散文,教师先背,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绝句》及郑振铎的《燕子》的有关章节,学生们这时感到了学有所用,平添了背诵的兴趣。

二、以“听”引背

我们可播放精美文章的诵读(当然要是名家美读),让学生尽情地谛听。在听中,学生会被那悦耳的声音,悠扬的语调,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情感和逼真的意境所感染,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为下一步自己去熟读背诵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听”的方式还有很多,例如二人互相背诵,一人背一人听,听得多自然自己也能背,并且效率极高。另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张耳广听,听别人说话,听电视,一旦遇到精彩的句子,便可选择记住。尤其是听高人的精彩演讲,对名言名句的旁征博引,听后便可铭记于心。

三、以“说”促背

1、复述课文法

如在执教《颐和园》一课时,全文要求背诵。为了方便孩子背诵,在课堂中我设计了做小导游这一环节:让学生选择一处景点,带领大家去欣赏。任务一布置完,孩子们就劲头十足地准备起来。长廊的颜色美、形状美、画面美;站在万寿山上从几个方位眺望看到的不同美景;昆明湖的静,桥的雕刻精美等等。这些课文中的字句从孩子们的介绍中一句接一句地冒出来,有的孩子甚至为了做个好导游把课文的原话都给背出来了。孩子们在这有趣的情境创设中,快乐的记忆,为背诵全文奠定了基础。

2、以“唱”代背法

如在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让孩子们结合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来进行学习;在执教李煜的《相见欢》可以结合邓丽君的《无言独上戏楼》这首歌曲来背诵等等。从音乐中感受词的婉约,从唱中记忆歌词。还可以让学生配上自己喜欢的旋律唱古诗。让学生自己发挥,孩子的思维在自己喜爱的旋律的伴随下自由奔驰,从而使古诗教学课充满了情趣,充满了活力,充满了乐趣。结果是学生们歌唱熟了诗能背了,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3、画中现文法

如在执教《清平乐·村居》一课时,我让学生将词中的景色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地理解词的意思。这样一来避免了老师的枯燥的分析。画后我又让学生看着图画把词背出来,有了自己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画,学生很快就背了出来。同学们在这样形象生动的视听中,很快就能体味词人辛弃疾的思想感情,并能牢固地记住这些画面。这样,学生就能依照这些画面顺利地把全文背诵下来,这种情景加文字的背诵,可以说是背诵教学的最佳渠道。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有注重背诵这一重要手段,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背诵兴趣,让他们乐于、勤于背诵,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02期.

[2]、《小学生背诵“七招式”》作者:纪燕珍发表于:2010年08月16.

[3]、背诵课文巧记六法--《语文世界》2001年02期.

猜你喜欢

背诵语文素养兴趣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