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约式管理:班级人文关怀的再现与重构

2019-09-10陈晓芬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契约班集体成员

陈晓芬

班级管理  班级契约  心理契约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79-01

“契约”是一个复合词,由“契”和“约”组成。在拉丁文(contractus)中,契约指交易。契约包含了对某种形式的承若,反映了“平等各方同意达成的一种具有约束力的约定。”实施契约式管理,体现了对全体班集体成员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关爱,让全体学生明晰自己的权力、责任与义务,让班级成为一个具有民主、平等性的“准社会组织”。

1.在“自由与规则”中孕育班级契约

班级契约,不仅包括贴在墙面上的显性契约,更包括隐性的心理契约。从根本上说,契约式班级管理的目的就在于每一个班集体成员的心理缔结一种公共契约,这就是心理契约。只有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了心理契约,契约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效力。如何让契约更好地“约”住学生?关键在于班级契约要成为班集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陶行知先生说:“班级需要学生的共同管理,而不是学生的自由行动;需要大家立法守法,而不是打消规则。”在班级中,班级成员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体差异,班级契约要关照学生的这些差异,而不是无视或抹杀这些差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情,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薄弱点、困惑点等,这些是制定班级契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班级契约要发挥双重效用:一方面要让学生遵守一定的规章准则,另一方面又要成为解放、舒展学生生命的力量。可以这样说,班级契约让全体班集体成员“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此,班级契约就必须交由学生来制定,制定完毕后交由学生审视、研讨,从而不断完善班级契约。要让班级契约成为“我们”的约定,成为一种“重叠共识”。由于班级契约体现了班集体成员的共同意志,因而班级契约能获得全体学生的认同。

班级契约是“自由与规则”的辩证统一。在班集体中正如在社会之中,自由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规则也一定是体现自由精神的规则。班级契约区别于传统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缘由就在于:班级契约不是班主任的个人意志,而是集体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班级契约式管理不是人治,而是法治。

2.在“交往与互动”中实施班级契约

班级契约是班级的根本大法,体现了班集体成员的共同意志,因而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班级契约召唤着每一个班集体成员自觉践行、恪守班级契约的精神,从而让班级契约具有一种内在的执行力。班级契约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而且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定好班级契约,应当让全体学生从班级契约中明确自己的权力、责任与义务,应当让全体学生从班级契约中懂得合作、分享与交流。在实施班级契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交往与互动。通过交往和互动,打破学生的心理防御,让学生敞亮内心的想法。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平等融洽地交流,不断完善规范,形成共识、达成默契,并不断赋予其现实意义。班级契约的执行,要公平、公正,因为只有公平、公正,才能彰显班级契约的权威,才能提升班级契约的效能。通过执行班级契约不仅仅是写于文本之中、贴在墙面之上,而是体现在班集体成员的一言一行之中,落实在班集体成员的话语和行为里。对于契约的执行,要让班集体全体成员监督、评价,从而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契约关系。班级契约能将外在的班级管理的“胁迫文化”转变为内在的“伦理文化”,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契约,这是一种更具稳定性、持久性的契约。心理契约是一种主观性的体验,心理契约在班集体中构建了相互信任、相互期待的心理关系。拥有心理契约的学生群体,不仅与伙伴积极对话,而且还将“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已成的我”与“生成的我”的积极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是一种互动,更是一种积极的回应。

3.在“文化与精神”中彰显班级契约

班级契约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尊严,体现了学生生命自由成长的愉悦。班级契约如同舒尔兹所指称的“上道的知识”一样,具有缄默性、一致性、可靠性,能让学生获得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在班级的“文化与精神”中能显现班级契约。构建班级文化,就是构建学生存在的精神家园。

班级是一个文化生态组织。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彰显班级的契约精神。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首先要关注班级舆论,也就是说要关注班级的公众意见。言为心声,班主任要引導学生进行积极的、高质量的对话,引导班级的积极舆论,关注班级的日常风气、风貌,让班级的整个文化生态都能体现班级契约精神。班级文化要涵育学生的心理,关照学生的心灵和生命。班级文化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体现在班级板报、班级图书角、绿植角、争章角以及班级活动等班级硬文化与班级的舆论、班风、学风、班徽、班歌等软文化之中。换言之,体现班级契约的班级文化,不仅包括班级的物质文化,更包括班级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蕴含契约精神的班级文化能给予学生的认知记忆,深化学生的情感记忆,丰富学生的精神记忆。可以这样说,班级文化的发展史就是班级契约的完善史。

4.结语

班级文化是班级契约存在和发展的灵魂。置身于班级文化之中,学生能够产生家的感觉、感受与体验,学生悠然地徜徉、诗意地栖居,获得一种身心舒展的丰盈与充实。浸润于充满契约精神的班级文化之中,学生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班集体成员共生、共在、共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契约班集体成员
两只挂钟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我家的新成员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课题组成员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卖地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