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如何让随班就读学生有效融入集体

2019-09-10庞杨德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随班教学要求环境

庞杨德

体育教学  随班就读学生  融入集体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37-01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刚一出生就如折翼的蜻蜓,这些孩子一生都在努力寻找人生的平衡点。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黑暗之处,就如小小的苔花,只能自顾自怜。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班就读学生也有自尊,他们也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获得别人的认可。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学科,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让这些孩子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健全学生一起学习、运动,加强彼此的交流,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为他们今后能平等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社会认同奠定良好的身心物质基础。

1.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

体育教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摸底,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另一方面是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预防为主、鉴定自愿、保护隐私的原则,给学生建造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主要指随班就读生在所处的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随读生的关系、随读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心理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游戏等活动之中。体育老师从接手随班就读生开始,就要根据随读生的个别差异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实施分类教学,帮助随班就读生在学习活动中消除畏惧、紧张情绪,克服自卑感。如我校其中一位随读生平时沉默寡言,遇事畏缩不前,不敢尝试,总说“我不会”“我不行”。针对她的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多与她交往,多为她提供表现的机会,一旦发现她有困难,大家就伸出援助之手助她闯过难关,发现她有一点进步、取得一点成绩立即加以肯定,及时表扬鼓励。渐渐地她就不会再自卑,有了自信心,性格也会变得开朗乐观,与同学相处也会很愉快。 有随读生的班级就要求学生尊重随班就读生,平等对待他们,让随读生能在一个得到帮助、心情舒畅的班级中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2.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着随读生的心态,没有教师的爱心、恒心和耐心,就没有学生的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关爱随读生,尊重、期待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凭着高度的耐心和深沉的爱心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在愉悦的气氛中与同学交流情感,获取知识。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考虑班级的集体教学,也要兼顾随班就读生的个别教学与辅导,可以制订个别化的教学计划,采取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例如一年级有一位随读生患有自闭症,注意力无法集中,不敢大胆发言,恐惧心理比较严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他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肯定他的回答,教师一次次的表扬和鼓励可以逐渐增强他的自信心。

根据普通学生的教学要求和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计划,以此来激励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对于这类学生,有些要求要一视同仁(如:在练习内容安排、练习次数、训练要求等),有些可以降低难度(如:技能层次、训练难度等),有些甚至可以为其个别调整教学内容,做到课程的整合性与分化性的统一。课堂教学中,制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应该体现出对特殊学生的教学要求和特殊照顾,做到课程的补偿性、发展性与功能性相统一。

3.加强协伴环境建设

协伴,就是互相协作的伙伴。一方面,同伴与随班生的年龄相当,心理基本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比起教师、家长而言更容易相互沟通、相互接纳;另一方面,通过团结协作,建立起互相协作的伙伴关系,可以增强學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普通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班级里,可以成立“爱心小伙伴”小组 。小组成员分别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和帮助每一位随班就读的学生,让随班就读生在与小伙伴的交流中消除孤独、感受友爱、开阔眼界,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学会适应生活和社会。“爱心小伙伴”一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每组选配2~4人,选配的助学伙伴必须是品学兼优、有热情、有耐心的正常学生,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包括课前帮助预习要学习的新内容,课中帮助完成课上的练习作业,课后协助完成作业;在生活中加以协助,包括带领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等。

对于低年级学生,初期可以采取跟随老师和老师结伴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如学生可以让他跟在老师的身边,在老师的直接关注下进行学习。随着时机的成熟,或者对于中高年级学生,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有些甚至还可以让他们做老师的小帮手,来鼓励他们上好体育课。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悉心构建合作学习小组,通过情感的建立,目标分层,让这些学生融入到小组中去,通过伙伴间的互相学习,促进特殊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他们能获得更多来自同伴间的认同感,这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老师要针对这些孩子积极采取课前铺垫辅导,课中及时辅导,课后强化辅导;布置课后任务可以区分对待,不搞一刀切。

4.结语

总之,通过随班就读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况,力求逐步实施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方法,满足特殊需要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提高这些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构建人人平等,和谐共促的融合的繁星校园。

猜你喜欢

随班教学要求环境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环境清洁工
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漫观环境
新高考对“曲线运动”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趋向研究
采取更多措施,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论环境雕塑